马铃薯块茎增长期与开花期(早熟品种)、盛花期(中晚熟品种)相一致,即以每株最大块茎直径达到3cm以上,植株进入开花期或盛花期为标志。

  该期是以块茎体积和重量增长为中心的时期,是决定块茎大小的关键时期,是干物质分配用以建造地上部有机体为主转向建造块茎为主的阶段。

  该阶段茎叶和块茎的生长都是非常迅速,在适宜条件下,每穴马铃薯块茎每天可增长10~50g鲜重,大约是块茎形成期的5~9倍。如早熟品种,每天每穴可增重10~20g,中晚熟品种每天可达15~40g以上,植株高度每天可生长2~3cm,单株茎叶鲜重的日增量可达15~40g以上,页面积和茎叶鲜重都在该期内达到一生中的最大值,该期一般持续15~22天。

  马铃薯在块茎增长期,植株和块茎都迅速增长,形成大量干物质。该时期是马铃薯一生中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吸收的钾肥比块茎形成期多1.5倍,吸收的氮肥多1倍左右,约占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50%以上,达到一生中吸收肥、水的高峰,因此,充分满足该期对肥水的需要,是获得块茎高产的重要保证。

  应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防治土壤板结和过高的湿度,否则易造成块茎皮孔细胞增生,皮孔开裂,使薯皮粗糙,病菌容易侵入,从而不耐贮藏。

  在土壤过湿,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甚至会使块茎窒息,引起田间烂薯,以致大幅度减产,造成丰产不丰收。

  在氮肥施用过量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植株贪青晚熟,推迟鲜重平衡期的出现,影响有机物质向块茎中转移和积累,影响块茎周皮木栓化过程。

  所以,必须抓好如下几点:

  1.及时培土

  当前普遍存在土薄垄窄现象,极易产生青薯,影响商品性,必须结合中耕大培土1次,厚2~3厘米,盖住整个地膜,防止出现青薯现象。

  2.根处追肥

  对马铃薯植株长势弱、叶片发黄的地块要及时进行叶面喷肥,也可用0.3%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喷雾,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烧伤植株叶片。

  3.控制徒长

  经田间调查,个别地块有徒长现象,植株长势特别旺盛。要及时喷施“多效唑”进行调控,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对出现的花蕾及时掐去,以免消耗养分,大田规模化种植不考虑去除花蕾。

  4.水分管理

  马铃薯苗期到现蕾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植株营养生长。一般当齐苗后视苗期地况可浇1次水,特别是在现蕾期、开花期和结薯盛期要保证水的需要,在这三个时期视天气情况各浇1次水,一是增墒,二是降温,以利于薯块形成、膨大,水要顺垄沟浇,最好不要漫过垄顶以防土壤表皮板结,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

  文章来源:中国三农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