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近日召開第三次會議,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會議認爲,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總體穩定,經濟金融保持穩定發展態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就業保持穩定,微觀主體韌性進一步增強。金融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積極貫徹執行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並根據形勢的變化有針對性地適時適度預調微調,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保持合理穩定,各類金融風險得到穩妥有序防範化解,金融市場風險意識和市場約束逐步增強。

會議強調,做好當前金融工作,必須保持戰略定力,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總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遵循既定方針,抓住關鍵問題推進工作。

一是在宏觀大局的變化中把握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充分考慮經濟金融形勢和外部環境的新變化,做好預調微調,但也要把握好度。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和部門協調,特別要加強金融部門與財政、發展改革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大政策精準支持力度,更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三是繼續有效化解各類金融風險,既要防範化解存量風險,也要防範各種“黑天鵝”事件,保持股市、債市、匯市平穩健康發展。

四是務實推進金融領域改革開放,確保已出臺措施的具體落地,及早研究改革開放新舉措。資本市場改革要持續推進,成熟一項推出一項。

五是更加註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經濟和企業家的活力。

六是更加註重激勵機制的有效性,強化正向激勵機制,營造鼓勵擔當、寬容失敗、積極進取的氛圍,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做好各項工作。

專家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

基本上肯定了我們到目前爲止金融的總體的穩定的形勢、化解風險的努力和它的成效。同時,對當前的一些外部環境的變化也有了一個新的判斷,對金融領域裏未來的政策和一些措施,有了一些基本的安排,特別是重點突出了對未來幾個方面的政策的安排的要求。

對貨幣政策未來的安排有了更加細緻的要求;政策之間協調配合、發揮政策合力的作用,也是對政策部門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個是對貨幣政策未來的安排有了更加細緻的要求,要求貨幣政策能夠適應經濟金融形勢,特別是外部環境發生的新變化,要做好預調、微調的工作,這是更細緻的、更加嚴格的要求。另外一個是政策之間協調配合、發揮政策合力的作用,也是對政策部門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財政和貨幣政策怎麼樣能夠更好地協作,能夠形成更好的合力來對經濟的穩定發展能夠有更好的作用,能夠更好地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這是兩個最主要的政策的安排。

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該如何應對?

在國際上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新興市場的國家金融出現一些不穩定的現象和不穩定的風險的時候,怎麼樣把我們的工作能夠做得更好,能夠儘可能避免這種風險,特別是在金融領域,把它的風險能夠隔離開,不讓它傳染到我們這兒來。這就是化解我們現有的風險的同時,要防範所謂的“黑天鵝”事件,就是那些偶然性的金融風險事件對我們國內市場的衝擊和影響,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爲在此之前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外匯市場、金融市場出現了比較大的震盪,大家也很擔心這些情況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市場,我們怎樣把這些負面的影響都給它隔離開,同時能夠保持我們市場的平穩運行,保持我們市場有一個良好的預期,有更好的信心,這個是現在專門強調的。

記者:唐 明

責編:王京源

編審:劉志軍、李 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