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原來私募是這樣取名的!星石、高毅、重陽…各有來歷,近百傢俬募都愛一個字,還有大把生僻字)

好名字對一家公司而言,可謂價值千金!

在私募圈,名字就更顯重要了。無論是追求財富增長、回報客戶還是期望持續經營,起名字時,不少私募都頗費一番心血。或者體現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或者朗朗上口易於被人記住,或者期望財富增值,或者蘊含回報客戶的寓意。

例如,趙軍執掌的淡水泉,三字象徵對客戶的承諾,“託以滴水,報以湧泉”。邱國鷺領銜的高毅資產,則寓意着高屋建瓴、志當恆毅;星石投資,“星石”兩字則寓示“若星之恆,若石之堅”,即像星辰一樣恆久,像磐石一般堅韌。這些名字都代表着他們的投資理念或是回報客戶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圈也有一些人拿自己的名字來命名私募,比如申毅投資、明達投資等。以個人名義來背書私募,意在做好業績和品牌,也容易讓投資者與其公司聯繫起來。

券商中國記者在基金業協會中搜索發現,有近百傢俬募的名字中含有“泉”字,例如淡水泉、湧泉資本、盈泉投資、北京萬泉潤澤等。

然而,隨着私募管理人數量的逐漸增多,好的私募名字早早的被註冊完畢,一批新成立的私募取名就頗費腦筋了,最後只能另闢蹊徑。

菡萏資產、懋峯資產、明浤投資、瞰瞻資產、思勰投資、頎臻資產、熵一資產、少藪派投資、明曜投資、青騅投資等等,這一串私募的名字你認識幾個?

蘊含企業價值觀

談及私募的取名,不得不提私募教父趙丹陽創立的中國首隻陽光私募赤子之心。

2004年1月,赤子之心成立了國內首隻依託信託模式的陽光私募產品——率先將海外信託基金模式引入國內資本市場。赤子之心的價值觀爲,不管市場怎麼變,赤子之心的投資理念從未改變,堅如磐石。

2008年初,當A股沉浸在牛市的喜悅中時,趙丹陽主動清盤旗下所有的產品,原因是“找不到既符合投資標準又有安全邊際的投資標的”,保持投資的“赤子之心”。

此後,一大批公募、券商以及海歸人才奔私,國內私募進入大發展階段,而取個好名字,更是私募創立的頭等大事,不少創始人爲此可謂絞盡腦汁。不過,也誕生了很多具有寓意的名字。

例如,裘國根創立的重陽投資,重爲復,陽爲升,重陽寓意複合增長;重陽節有登高習俗,極目眺遠,映射投資需遠見。2008年-2018年,陽光私募行業規模從最初的5千億一路增長至10萬億,重陽投資的管理規模也突破了200億。

2007年,李華輪在上海成立私募公司,取名“朱雀”。朱雀在中華傳統文化的語境中,是生生不息的靈獸、降福人間的祥瑞。取朱雀爲名,希冀伴隨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走向強盛。

同一年,呂俊也創立從容投資。從容則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要求於投資標的並不熱門之機從容介入,先行佈局;二是買入的品種預期漲幅必須是足夠大,能夠從容持有。

北京的知名私募星石投資也在2007年成立。“星石”寓示“若星之恆,若石之堅”,即像星辰一樣恆久,像磐石一般堅韌。

星石投資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希望成爲中國資產管理行業“恆久不落”的一顆星,能穿越牛熊,跨越風雲變幻的市場風格,保持初心,力求爲投資者提供穩定持續的超額回報。

同時,星石希望自己如磐石一樣踏踏實實、堅忍不拔地致力於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堅守在所擅長的領域中,努力爲投資者踏實做出穩定優秀的投資業績。過去12年如此,未來仍將如此。

此外,還有不少私募以“犇”字爲名,例如同犇投資、富犇投資、萬犇投資、犇牛投資等,希望管理的資產快速奔跑。

2013年,邱國鷺領銜的高毅資產,以“高屋建瓴、志當恆毅”即“高毅”爲名,自成立起高毅就秉承這樣價值觀,打造頂級的平臺型私募。彙集鄧曉峯、卓利偉、孫慶瑞、馮柳、王世宏等六大基金經理。

取回報客戶之意

除了希望資產增長以外,還有一些私募的取名有回報客戶之意。

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水在中國意味着財富,客戶投資購買私募產品,自然希望資產增值,獲得回報。

無獨有偶,北京多家知名私募以泉或者水來命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趙軍執掌的淡水泉投資,“淡水泉”三字象徵對客戶的承諾,即“託以滴水,報以湧泉”。

在創始人趙軍的心中,“淡”字有格外的份量,有着“水”“火”交融後的平靜和平衡。在這樣的平靜和平衡背後,孕育着一種持久的激情和力量;此外,泉水清純明澈,代表透明、公開的文化理念;泉水的持續噴湧,寄託了淡水泉打造可持續的投資能力、創造持續回報的期望。

此外,胡繼光掌舵的成泉資本,也蘊含着“匯湧成泉,湧泉相報”的含義。而前泰達宏利基金總經理劉青山創立的清河泉,名字中的“清”爲溼潤,“和”爲和順,含有清和潤萬物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中國記者在基金業協會中搜索發現,有近百傢俬募的名字中含有“泉”字,例如湧泉資本、盈泉投資、北京萬泉潤澤等。

以自己名字命名

在私募圈,也有一些人拿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公司,其品牌有鮮明的個人特點。

例如,上海的申毅投資,其董事長名字就爲申毅;明達資產的掌舵人劉明達,則用自己的名字的後兩個字來命名。作爲深圳老牌的私募管理人,明達資產的管理規模近年來已經突破百億大關。

申毅投資市場總監程文蘭表示,實際上海外不少機構都用自己的名字來註冊公司,但目前國內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私募還不多。私募以個人名字命名私募是以個人信用來背書,自信能做好產品業績,旨在打造百年老店。同時,也很容易讓投資者與基金經理聯繫起來,更好的爲投資者服務。

生僻字私募

隨着私募管理人數量的逐漸增多,好的私募名字早早的被註冊完畢,新成立的私募取名就頗費腦筋了,最後只能另闢蹊徑。

菡萏資產、懋峯資產、明浤投資、瞰瞻資產、思勰投資、頎臻資產、熵一資產、少藪派投資、明曜投資、青騅投資,這一串私募的名字你認識幾個?

瞰(kan)瞻(zhan)資產副總經理史鋆龍表示,在取名時發現很多好名字都已經被註冊了,最後取詩句“高峯瞰羣山,雲巔瞻曙光“中瞰瞻兩字,俯爲瞰,仰爲瞻,希望能以向上和向下的多維視角全面、平衡地審視和研究市場,洞察市場的趨勢,尋找阻力最小的方向跟隨。

“我們內部,債市的報告,就叫債市瞰瞻;股市就是股市瞰瞻等等。”史鋆龍說。

再比如,熵(shang)一資本,熵者,混沌之度也;一者,大道之簡,萬變歸一。“熵一”兩字也代表他們的投資理念。

而少藪(shou)派投資,雖然字讀(shou),但是他們希望自己在投資上做少數派。

剩下的這些生僻字,看看你能不能認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