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通貨膨脹高漲的時代裏,我們都知道了拿在手裏的錢只會越來越不值錢,那麼我們如何去管理好我們的現金了,很多人都想到了一種辦法,那就是去理財。

我很想理財,實現財產的增值,可是我毫無頭緒,怎麼辦?

第一,小白第一步就是要學習理財

我們經常在一些理財產品上、炒股軟件、證券交易所等看到類似這樣的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而在銀行,我們看不到這樣的提示,那麼,說明什麼問題呢?理財本身有風險,是需要學的,盲目地進行理財,可能適得其反,虧得一塌糊塗也是大有可能。

那麼,小白學理財,要了解些什麼呢?首先,要知道理財有哪些種類,嚴格來說,儲蓄、基金、股票、保險、黃金、白銀、房地產等等,都是理財的範疇,那麼,這麼多理財知識,肯定一時半會學不會,所以,你首先要了解的是各種理財方式本身的特性,基本的常識,風險指數如何,是理智穩健型、保守謹慎性,還是投機冒險型,進而根據你個人的性格來選擇一兩種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除了在網上了解外,也推薦大家正經八百去書店買兩本理財的書,先看後動,否則資金打水漂就後悔莫及了。

想理財,毫無頭緒,怎麼辦?

第二,理財不只是大手筆的投資

作爲理財小白,不是非要投資幾萬幾十萬,才叫理財,接地氣點說,你可能需要做的是從記賬開始。我們身邊一定有很多月光族,他們收入可能並不低,但是每個月都緊緊巴巴的,爲啥呢?就是沒有理財意識,通過記賬,你完全可以發現自己的收入與支出有那些是合理的,那些是不合理的項目,進而可以逐步開源節流。

第三,現金流

理財本是錦上添花,爲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好,如果沒有足夠的可以滿足當下生活的現金來支撐,那可能理財的目的就適得其反了。現金流的準備,一般需要儲蓄3-6個月的生活總開支來應付一些可能突如其來的意外、疾病,或者暫時性的失業而導致沒有收入來源。假如你月消費是4000,那應該留多少備用現金呢?一般來說4000x3=12000元,4000x6=24000元,因此,建議保證1萬5到2萬的活期存款。

很多人都知道,股票是可以獲得高收益的,但股票也可能讓你坐過山車,今天賺了一萬,過幾天轉眼就虧掉2萬,曇花一現的感覺你要考慮下能否接受!一般而言,在股市裏能夠賺到錢的只有三種人,一是機構投資者,二是職業操盤手,3是多年的資深股民,那麼,理財小白,是不是隻有快速學習,讓自己進化爲資深股民呢?

那麼,從真正意義上來說,理財市場上到底有沒有穩賺不賠的理財產品呢?小編想要說的是,保本產品是有,但是絕對安全沒有。

想理財,毫無頭緒,怎麼辦?

首先我們來看看哪些產品能保本。

1、國債

很多人以爲國債是銀行發行的,但實際上銀行只是承銷商,國債的發行方是國家,是以國家的信用爲擔保的,所以它的安全級別在所有產品中都是最高級的。即使銀行倒閉了,還有國家擔着,國債被公認爲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2、銀行保本理財

銀行理財指的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按照發行數量來看,只有3-4成是保本的,按照存續金額來看,只有2-3成是保本的。保本理財又分爲兩類,一是保證收益,就是本金和收益都能保證,二是保本浮動收益,就是本金能保證,但是收益不一定。現實之中這兩種產品差別不大,都能拿到本金和收益。例如:定期存款、大額存單

不過根據銀監會的說法,銀行能保證的收益並不是產品的預期收益,而是不低於本行同期存款利率。比如說一年期保本理財的預期收益率是4%,銀行的一年期掛牌利率是1.95%,銀行能保證給你的是1.95%,而不是4%。

想理財,毫無頭緒,怎麼辦?

3、保本基金

保本基金利用利息或是很小比例的資產從事高風險投資,大部分資產從事低風險的固定收益投資。一般大部分都投資於固定收入債券,10%-20%投資股票等工具來提高回報率。由於高風險部分投資比例很小,保證投資人不會虧損。保本基金的鎖定期一般爲3年。

不過自2017年2月開始保本基金就要逐漸消失了。證監會將保本基金更名爲“避險策略基金”,以後將不再有保本的說法,市場上現存的保本基金到期一隻就少一隻。

4、萬能險

萬能險是保險公司發行的,本質上屬於壽險,兼具保障與投資理財功能,由於繳費靈活、保額可調整、保單價值領取方便等,所以會說它“萬能”。萬能險有保底收益率,一般在1.75%-2.5%之間,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款保本產品。

不過,由於前幾年保險公司大肆發行萬能險,脫離保險公司的本職業務,大量資金投向高風險領域,保監會連下政策,叫停一年期以內的中斷存續期產品,且萬能險也不能作爲附加險形式存在,所以目前在各大渠道萬能險幾乎不見蹤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