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3)红色基因•中国心系列报道

走进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红色基因•中国心 创建者刘佳佳,红色基因传承陈列馆顾问宋濯新,常务副馆长马世勋、顾问李维波、副馆长靖德利、中国徳邦老兵大院援越抗美共和国老兵代表:宋树德、李希任、金巨友、戴金生、徐宝泉、孙振国,辽宁徳邦红色文化传媒副总孟令杰、辽宁国防教育阳光支队50位红色基因传承人等一行开展的“红色基因•中国心”重走红色路线 寻访革命英雄活动走进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老一辈革命家为之奋斗的事业正在大踏步前进,他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这是我们对老一辈革命家最好的纪念。

黑山阻击战是中国解放战争中辽沈战役期间,发生在辽西黑山、大虎山的中华民国国军与东北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一场战斗。

辽沈战役的关键在锦州,而黑山阻击战成功地阻截了廖耀湘兵团,对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辽西围歼战也在黑山打响,为以后的淮海和平津战役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面,有人将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与塔山阻击战以及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

黑山以及大虎山以西到绕阳河是驻沈阳国军主力第9兵团计划撤往营口的通道。为保证东北野战军在攻占锦州后迅速东进围歼国军第9兵团的意图得以实现,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一线建立防线,阻击并拖延了国军第9兵团向营口撤退。为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第二阶段辽西之战中歼灭了国军第9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

“黑山部队”于黑山东北及西北英勇阻击蒋匪“廖耀湘攻击兵团”,自十月廿三日至廿五日,在敌机敌炮猛烈轰击下,一连战斗三昼夜,击退廖匪耀湘亲自指挥的新一军、新六军、七十一军,整二零七师第三旅等部的轮番猛攻,使敌无法寸进,保证了我各兄弟部队赶到指定地点,从四面八方攻向敌人,将敌分割包围彻底歼灭。该部现已由东北野战军军政首长光荣命名为“黑山部队”。

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是辽西一带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了每年有大量的群众前来参观、祭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之外,各单位、学校还选择这里作为职工、学生入党、入团的宣誓地点。2001年“五四”青年节,黑山县的数所学校在烈士陵园举行了庄严的入团宣誓仪式。

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建于1948年11月,始建有中心顶高2米的圆形公墓,墓顶部立有5米高方碑一块,墓南立有文祭碑一块、烈士名录碑四块,墓四周建砖筑木栏围墙,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当时辽沈战役战火硝烟刚刚散尽,黑山各项事业正百废待兴,全县群众齐动手,铲废墟之土安葬忠骨,平疮痍之地造建灵碑。此后,烈士陵园又经1972年和1986年两次修葺,整个陵园分成墓群、纪念塔、花坛三部分,出现塔碑高耸、墓群有序的景致。县政府又将重修黑山阻击战烈士纪念碑列为10项惠民工程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巨额资金,修缮烈士陵园。整个工程于9月3日动工,历时50余天,已全面竣工。

工程修建了纪念碑,恢复了碑文历史原貌,修缮了烈士墓群,扩建了瞻仰广场。重建的纪念碑高19.48米,寓意黑山阻击战发生在1948年;瞻仰广场台阶3级,寓意黑山阻击战历时3天3夜;纪念碑基座11级,寓意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11月。

碑身正面镌刻着“黑山阻击战烈士纪念碑”几个金色的大字,碑身东面是时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林彪的题词:“为人民解放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身西面是时任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罗荣桓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碑身北面是时任东北军区参谋长刘亚楼的题词:“为革命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纪念碑基座的东、西、南三面是反映当年黑山人民踊跃支前的浮雕,纪念碑基座的北面雕刻着黑山阻击战简介。纪念碑碑身、基座、台阶和周围栏杆都用汉白玉制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工程修缮了安葬着751具革命烈士忠骨的革命烈士大墓和贺庆积将军之墓等六个单墓。烈士墓正门朝南开,两旁的门柱上,雕嵌着一副楹联,上联是:“功昭日月”,下联是:“气壮山河”。烈士公墓前方,东西两侧耸立方碑,东侧是烈士名录碑,铭刻着人民解放军第十纵队指战员在黑山战役中光荣牺牲的烈士英名;西侧是纪念文碑,上面嵌刻着黑山县政府敬立和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全体指战员敬挽,对烈士沉痛哀思的悼词。

陵园东南角,黑山阻击战烈士纪念馆里珍藏着大量历史文物和图片,向人们讲述着当年革命烈士英勇奋战和黑山人民踊跃支前的感人事迹。重新修缮的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将成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扩大黑山对外影响的红色教育旅游基地。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位于黑山县县城东北4千米,S304公路222.3千米处北侧,西距G102公路2.5千米,镇安镇下湾子村黑山阻击战“101”高地遗址西南侧。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总占地面积915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79平方米,主体高11米,长82.8米,宽21.6米,为二层框架钢穹顶结构建筑。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是一座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黑山阻击战战史于一体的对外开放的纪念馆,纪念馆内主要展示黑山阻击战期间的珍贵历史文物和相关资料,其中有珍贵文物612件。馆内陈列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战前形势。第二部分为战役实施。主要展现迎击强敌,鏖战三日、浴血黑山,四面合围,会战辽西的壮烈场面。第三部分为人民支前。展现了后方人民紧急动员,支援前线、执行战勤,保障后援,踊跃参战的动人场景。第四部分为英烈风范,歌颂英烈功绩,缅怀先烈千秋。装配了多媒体半景画系统,整个系统由场景模型、弧幕画面、多通道环幕投影系统等组成。系统演示时,静态画面,动态影像,灯光与立体声音响效果,山炮、重机枪、步枪等武器及硅胶像人,生动地再现当年101阵地上炮火连天、弹片横飞的战争场景。

来源:「红色基因•中国心”重走红色路线组」;值班编辑:陈龙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