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一把剪刀,就是民间艺术家方军化最珍贵的宝贝。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潜心创作上。 ”说到这里,心中对家庭的愧疚,几度让他哽咽。

作为方家剪纸的第4代传承人,母亲临终前的话犹在耳畔:“没想到我们家把这门技艺传承还发扬了!”在坚守剪纸的这几十年间,日子虽苦,但方军化却乐在其中。

方军化原是寿县人,现在肥西县三河古镇的一家服务中心工作,这方天地让他拥有了一个安定的创作环境。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军化道出了“非遗伤痕”、“非遗保护”和“版权保护”这三个概念。剪纸这门技艺在方家一脉中默默传承,到方军化的儿子已经第5代。

在采访过程中,方军化几次提到“非常遗憾的事”。他说,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不能让这些艺术瑰宝成为非常遗憾的事。这些东西是精神层面的,不是茶米油盐这类生活必需品,只有上升到一个高度,才能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

方家剪纸以现有剪纸实物、剪纸熏样以及祖辈口述推算,发展至今约百余年历史。从最初的绣花样发展到如今的鸿篇巨制,一直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从方军化个人来说,一直坚守以艺养性、以艺养心、以艺养艺、以艺养家。他说,“人生短短几十年,谁都想做有意义的事情。但这个有意义的事情,能把它留住,影响到后世,它就需要一个载体,把你的心性融进去。自己这门剪纸的技艺,在以后的传承过程中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在思考中传承,在坚守中创新。 ”

方军化剪纸作品介绍:

方军化,1978年生。安徽寿县人。现为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间文化传承人,安徽省民间工艺师。

方家剪纸起源于皖北地区寿县,诞生在清末那个封建落后、动荡不安的旧社会背景下。方家剪纸能从最初的绣花样、门笺和窗花到现如今的鸿篇巨制,是在国家稳定繁荣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方军化的剪纸作品,构思奇巧,题材多样。既重传统,又有创新。或静或动,或俗或雅,或精致小巧、玲珑通透; 或鸿篇巨制、大气磅礴。风土人情、天地大观,让人耳目一新、雅俗共赏。在他的剪纸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传统的刀剪功夫和流畅的线条、饱满的构图及造型。作品不乏时代气息,更透着一股灵动活泼的韵味,充满着激情四射的青春活力,无不彰显着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审美情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