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6号上午,到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讲座,聚集分析中国电影新格局及其成因。众所周知。最近几天票房下降成为了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热点,一方面引起了全社会的热议,另一方面则引发了电影业界的集体性焦虑。

银幕增长,票房反而下降,问题严重性不容低估

而在这焦虑的背后,还有很多很多,大家都懂的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票房下降是在银幕数量增长一万多块的基础上发生的,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可能的严重后果不容掩饰、不容忽视、不容低估。我们宁可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而不能采取鸵鸟政策。

尽管如此,我们也还是需要冷静地、理智地、全面地、科学地分析票房下降的深层次原因、结构性原因,寻找有效的对策。2013年底,笔者就提出要主动性降低中国电影发展的速度,提醒大家不要沉溺于票房数字,而要千方百计、聚精会神提升电影质量,着眼于中国电影的长远发展。

症结:三四五线城市的观众,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2018年初,笔者提醒大家注意中国电影某种“增长的极限”,摆脱绝对增长性思维,对有可能出现的某种下降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重要的话还是需要说三遍,我们千算万算,还是对互联网的发展、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对各种各样的视频网站、视频终端对电影观众的分流作用估计不足。对前几年三四五线城市增量观众缺少具体细致的分析,也没有努力去培育培养他们的观影习惯,盲目乐观,以为“有瓜“自然就会有“吃瓜群众”,不曾想到增量观众的很大一部分“看电影是过年而不是过日子”。

数据显示,三四五线城市观众观影下降幅度远远超过一二线城市。加上电影票价偏高,不少观众虽然减少了进电影院看电影,但仍然保留了通过非电影院的方式观看电影。换句话说,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对内容的需要并没有消失,甚至也没有降低或者减弱,只不过是转换了方式而已。

观影人次比票房指标重要,科学的评价体系不可或缺

笔者一直反复强调,观影人次比票房指标更重要。而要让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机制和措施,也就是所谓的“组合拳”。

更重要的是,是借助于结构性调整或者说“大洗牌”推进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培养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电影的观众群体,建设科学的电影评价体系及其引导机制,通过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拓展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力、话语权。

当然,不可或缺的是要拥抱高科技、匹配高科技,借助于高科技实现融合发展——高科技不是万能的,但脱离、游离于高科技是万万不能的。

做好自己的事情,赢得观众,才是根本

第一大电影市场是迟早的事,无需刻意强求划定时间。

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做好自己的事情莫过于创作生产出更多高质量、差异化的作品,以高质量、差异化的作品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精致化、个性化的需求,尤其是激发观众的新需求,可持续培养、拓展更多的增量观众。

观众是电影的生命线,是电影发展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赢得了观众,也就赢得了电影,赢得了电影的一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