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15日,夏秀玲攜孩子左純溪、左浩驊向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捐款100萬元人民幣,成立“敦煌·莫高未來專項基金”。“敦煌·莫高未來專項基金”的誕生,其實源於左純溪、左浩驊兩個孩子的心願。

孩子,是父母的寶;敦煌,是世界的寶。愛孩子,每個父母都有不同的方式;愛敦煌,每位人士亦有不同的方式。瀋陽女士夏秀玲卻把愛孩子、愛敦煌用與衆不同的方式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6月15日,夏秀玲攜孩子左純溪、左浩驊向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捐款100萬元人民幣,成立“敦煌·莫高未來專項基金”。

爲了莫高窟,一位母親和兩個孩子設立基金

夏秀玲(左二)攜孩子左純溪(右一)、左浩驊(右二)向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捐款。

爲了莫高窟,一位母親和兩個孩子設立基金

簽約儀式現場。據瞭解,“敦煌·莫高未來專項基金”爲公益基金。

“敦煌·莫高未來專項基金”由夏秀玲與甘肅莫高重華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甘肅莫高重華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也將爲基金捐款50萬元。該基金爲公益基金,將用於敦煌文化在靑少年羣體中的傳承與弘揚。

“敦煌·莫高未來專項基金”的誕生,其實源於左純溪、左浩驊兩個孩子的心願。

今年2月,夏秀玲帶着就讀於北京鼎石學校的兩個孩子參加了莫高學堂第二期青少年班。

姐姐左純溪對於敦煌的喜愛,源於一本樓蘭畫冊,敦煌之根早已扎進女孩的內心深處。她此次參加莫高學堂青少年班已是第四次來敦煌了,在莫高學堂的研習中,女孩一次次被莫高窟的石窟藝術所震撼,她希望用自己小小的力量爲敦煌石窟事業作更多的貢獻。

弟弟左浩驊則是第一次來敦煌,五彩繽紛的敦煌文化深深吸引着這個男孩。當他走進洞窟,看到許多壁畫的色彩已經褪去,部分塑像的手指也有斷裂,便萌發了一個想法:希望用自己微弱的力量爲再現莫高窟光彩添磚加瓦。

姐弟倆有着相同的心願。於是,他們拿出多年積攢的5萬元壓歲錢,捐給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用於敦煌石窟文物保護事業。

有人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夏秀玲和孩子正是最好的例子。

“唯有愛與緣分才能最好地詮釋自己與敦煌的故事。”當談起創立專項基金的初衷時,夏秀玲幾度落淚,她說,在敦煌,感染自己的不僅是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還有純真可愛的敦煌人,“我愛上了這裏的人,愛上了這裏的文化,深厚的敦煌文化學也學不完,淳樸的敦煌民風愛也愛不夠。”

“孩子們把這裏定義爲另一個家,我們願意用餘生爲敦煌守望和付出。”夏秀玲說,能和敦煌站在一起走一程,是全家人的榮幸;成立“敦煌·莫高未來專項基金”更是自己要用餘生去完成的使命。這個小小的舉動只是希望爲更多孩子播下藝術的種子、文化的種子,將來有一天,孩子們能站在世界的舞臺,講述敦煌的故事,講述自己的故事,將莫高窟的美好向更多的人傳遞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啓發左純溪、左浩驊兩位孩子愛心善舉的莫高學堂青少年班,是敦煌研究院開展的世界文化遺產與青少年教育體驗的一個有益嘗試,已舉辦多期,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參與。

“莫高學堂能吸引像左純溪、左浩驊這樣一批摯愛敦煌的青少年,令我們欣慰;其愛心善舉更令我們感動。”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馬世林說,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文化遺產的保護陣營中來,也希望通過夏秀玲女士和兩個孩子的這份善舉,喚起更多人加入到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弘揚”的隊伍中來,將遺產更好地傳承給下一代。

爲了莫高窟,一位母親和兩個孩子設立基金

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馬世林(右)感謝夏秀玲(左)與孩子的愛心善舉。

據悉,敦煌研究院和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將秉承“弘揚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理念,對專項基金的使用進行有序規劃、安排、管理和監督,使專項基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其最大效用。

爲了莫高窟,一位母親和兩個孩子設立基金

夏秀玲、左純溪、左浩驊與敦煌研究院人士合影留念。(所有圖片均由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提供)

在離開敦煌前,夏秀玲女士用一首詩記錄了她與敦煌的情緣:

兒時,媽媽告訴我

你在天邊

是畫滿圖畫的屋子

即使在夢裏

我使勁望

也望不到你的樣子

而今天

我又坐在你的門前

看你的樣子

坐在你的門前

聽你的過去

坐在你的門前

想你的未來

如果說

靈魂是一種和諧

莫高窟

我在你這裏找到了音樂、藝術、生活

我渺小的靈魂找到了一個家

歷史太長

生命太短

即使生命拼命的瘋長

在歷史的面前

也無法凝固成一秒

現在,我只想知道

有多少孩子能看到你的樣子

有多少孩子能聽到你的故事

我好想讓你成爲

會說話的莫高窟

在灑滿星星的夜晚

緩緩的講你的故事

遙遠的天邊

有一個畫了圖畫的屋子

來源丨新甘肅(記者 施秀萍)

編輯丨楊倩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