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通俗解釋:

上一篇寫到區塊鏈是因爲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火熱,讓人關注到加密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被歸結爲區塊鏈技術。

數字貨幣後的擴展

區塊鏈技術架構是一系列之前成熟技術的結合,加密算法,共識機制,分佈式系統理念,P2P網絡技術等。

講的通俗一點,“區塊鏈”本質是一條鏈,當然你可能不能很直觀去觀察這個鏈,這個鏈連接一個個區塊,區塊中記錄相關信息,通過區塊頭的hash值進行連接。

和現在流行的雲平臺架構一樣,區塊鏈也有三個大概的分類,公鏈、聯盟鏈、私有鏈。

那麼區塊鏈能做什麼,區塊鏈興起是因爲中本聰的比特幣論文和比特幣系統,比特幣系統實現了加密電子貨幣系統的交易,通過共識機制和加密算法很好的規避了“雙花問題”,實現了互聯網上交易的可靠性,比特幣的火爆,讓人們關注到底層的技術架構,發現一種去中心化的系統架構,保證每個節點可保存一份完整數據,數據一旦寫入區塊形成共識後,無法篡改並可追溯。

結合目前的應用場景,參考區塊鏈架構特性,目前爲區塊鏈設計了衆多應用模擬場景。

去中心的特性:

區塊鏈技術架構最早被關注的一個特性,去中心化和互聯網最初的設計初衷吻合,在互聯網中,更多的要求節點之間的平等,類似這樣一種理念:每個人都說,每個人選擇性聽。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需要二次解讀,去中心化是最佳的狀態,結合現在的場景,更多的選擇多中心化、弱中心化的概念去建設區塊鏈系統,更有利於應用的實現。

去中心化的好處,最簡單的理解,以交易爲例子,不通過第三方中介保證機構,兩個節點之間互相就可以交易,簡化整個交易流程,節省交易成本。稍微深入理解下,結合分佈式系統的概念,去中心化對數據的多份副本保存,節點之間相對平等,實現整個系統一種活性化,系統運行不依賴於個別節點,那麼整個系統中只要有正常運行的節點,那麼理想化下,系統會一直永不停歇的運行下去。也更好解決了一些冗餘容災問題。

去中心化在介紹區塊鏈技術架構中被提的最多,也是區塊鏈技術最大的一個特點。

價值傳遞:

現代互聯網發展迅速,數字資產應用越來越頻繁,互聯網已改變人們之前傳統的生活習慣,試想一下離開網絡,現在生活中會有多少不便。

互聯網中一開始的電腦,到現在的移動終端,越來越普遍,那麼在互聯網上價值信任的傳遞將會成爲新的互聯網挑戰,區塊鏈技術的出現,由於數字貨幣的火熱,實現了網絡上加密數字貨幣的交易,那麼更深入理解,數字資產的普及,在互聯網上價值的傳遞,最重要是一個認可共識,簡而言之就是信任,區塊鏈技術能提供底層解決信任問題來提高效率的服務,或者說區塊鏈會重新架構互聯網,稱作下一代信任互聯網的基礎。

區塊鏈中信任的傳遞,需要各種應用實踐,不單單是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一直在說區塊鏈技術不僅僅是一個加密數字貨幣,真正的應用價值在各個需要信任傳遞的場景,實現信任的保障。

不可篡改:

結合傳統的中心化的系統來看,信任都來源於對中心化節點的認可,那麼一旦中心化節點出現故障,或者中心化節點被惡意攻擊或篡改,那麼數據也會相應被改變,在區塊鏈架構中,分佈式節點,通過共識機制來寫入數據後再廣播分發到各節點,繼而確認數據,那麼以比特幣的共識機制和算法爲例,如果想對數據進行篡改,一旦區塊中hash值有過改變,整個鏈上都需要去改變,這個要實現需要“51%”算力支持,理論上可能出現篡改的數據,但是隨着節點算力的增長,“51%”的攻擊需要的大量成本,難度也極大,所以認爲區塊鏈的數據寫入後不可篡改。

數據不可篡改,理想化的狀態,保證了權益的公正,對於追溯數據也是一樣有證可靠。

匿名性和效率:

一直對區塊鏈技術中匿名性和效率有不同觀點,匿名在計算機領域中的解釋:unlinkability,中文叫無關聯性。那麼在比特幣中,地址是一串公鑰加工後的顯示,在網絡上交易時一直通過地址來記錄個人信息,區塊鏈全節點中記錄了所有的賬目明細。那麼如果黑客通過對某地址的數據挖掘,其實不難得到地址-賬戶-個人的關聯關係,不考慮交易雙方,每次交易找零的地址,就不難發現地址-賬戶-個人之間的關係。

運行效率現在不同的共識機制有不同的運行效率,區塊的大小和區塊生成的速度,一直影響區塊鏈的發展,不但但是比特幣中區塊大小討論,以太坊對共識算法的更換考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