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釜底抽薪和隔岸觀火,“環保兵法”誰高一籌?

唐僧師徒走到車遲國的時候,正趕上抓和尚,虎鹿羊三位國師大仙不但跟和尚作對,連“剪鬃、禿子、毛稀的”也跟着遭殃。西二旗的一衆程序員們,若是去往車遲國,想必也是有些麻煩。車遲國的荒唐,有時候並不都在戲說裏,一旦搬演到現實中,這一幕就顯得更加荒唐了。

河北有兩個縣“絕交”了。像小學生同桌吵架似的,邢臺沙河市小臉氣得通紅,在“課桌”上畫了一條線,不許邯鄲永年區的胳膊肘放到自己這邊來。她們鬥氣其實都是因爲“愛美”。來自永年區工業園區的大貨車,很多超重超限,而且管理不善拋灑遺漏。這些貨車駛過,造成的揚塵污染問題,卻留在了沙河市。

去年沙河市政府就給永年區政府發函,要求其對此進行整改,但永年區一直沒搭腔。一氣之下從去年6月份開始,沙河市在與永年區交界的路段放上了水泥墩,不允許來自永年區的大貨車通過。這回輪到永年區給沙河市發函了,但喫了個請君入甕。傲嬌的兩地政府賭氣絕交,可永年區的工廠、居民受不了,因爲他們的大型貨車都得經過沙河市才能通往高速和鐵路。

說起來本來都是好同桌,沙河市突然鬧起脾氣,原因和你我這些上班狗一樣,還不是因爲焦慮。沙河市是全國最大的玻璃生產基地,多年來污染極其嚴重。特別有趣的是,不久前河北省對轄下168個縣級行政單位前三月空氣質量進行排名,沙河市和永年區分別排名145和146,綜合指數只差0.01分。怎麼樣,這是不是很像五十步嫌百步、倒數第二不願和倒數第一玩?

這話並不誇張,2018年沙河市就曾排名河北空氣質量最差的縣市區。環保考覈之下,沙河市領導班子的壓力可想而知。沙河市委書記劉果芳是由市長升任的,多年主政沙河,治污責任尤其大,曾多次被約談。2017年河北省副省長、邢臺市委書記、市長一度同時點名批示,並幫助沙河召開環保治污會議。在那次會議上,劉果芳直稱,環保已經成爲沙河的“命門之穴”。而他們在去年6月決定和永年區“絕交”,其實也是在環保重壓下做出的。因爲那個時間點,正是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對河北開展環保督察整改“回頭看”的時候。

重壓之下釜底抽薪,沙河市不是第一個。不久前河南上蔡縣的麥子熟了,眼看着70畝麥子再不收割就要倒伏了,劉女士收到了綜合執法局的通知,不允許她用收割機,只能用手割。即使劉女士耕種這片麥子地的權利還存在爭議,但從最樸素的仁民愛物的角度出發,也不能眼看着70多畝的糧食來不及收穫。上蔡縣這麼任性,也是有原因的。年初駐馬店市政府就環保考覈連續倒數,對上蔡縣公開約談,而這片麥子地又恰好靠近空氣質量監測站。縣政府擔心收割機帶來的揚塵影響監測數據。

正如河南省官方通報上蔡縣錯誤做法時所說的那樣,保護環境的根本目的是維護羣衆的民生福祉,是保護羣衆利益,而不是折騰羣衆。有沒有從講政治的高度對待環保問題,一個重要區別就是看出發點究竟是爲了民生福祉,還是爲了自己的官位不在環保督察中受到影響。而後者就是典型的官僚主義。

上蔡縣的做法就不用說了。其實“絕交”事件中顯得很無辜的永年區,也是一種蔫壞的官僚主義。沙河市率先給他們發函,要求整改其轄區內大貨車環保問題,修整環保不達標的道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理應及時採取措施。但是因爲這些貨車不在永年區停留,而是往沙河市行駛,他們就樂得把這些環保“包袱”丟給沙河,並且選擇了最不負責任的“不予回應”的方式,反正這些貨車影響不到我的考覈,說不定還能把你們的排名往下拉一拉,此招大有隔岸觀火之妙。而沙河市採取了釜底抽薪式的絕地反擊,不考慮這樣做符不符合公路管理條例,會不會影響羣衆生產生活,反正不能讓你們的貨車連累了我們的環保排名。在羣衆利益和官位之間,他們都做出了不講政治的選擇。

無論是沙河市還是上蔡縣,當初被約談後,都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從講政治的戰略高度看待環保的重要性。但政治站位這幾個字,不是華麗的語言裝飾。從他們的做法來看,他們可能並沒有真正理解和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多年來的環保欠賬,要儘快償清;體制還有不健全之處,難以事事都做到總體協調,這些都會給地方政府帶來壓力,也都可以理解。但即使有各種困難,既然許給人民一個承諾,既然念念不忘政治站位,總不該“敏於言而訥於行”,那豈不是忘了初心。

(文/於永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