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小編的記得訂閱哦!

有一種植物,和金銀花長得很像,以至於年年都有類似新聞報道稱有人因誤食而死傷。

現在,正好又到了春季,不過,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仔細辨別的話,金銀花和斷腸草還是很好區分的。

先說金銀花,斷腸草比較複雜,後面講。

【金銀花】

金銀花 ,又名忍冬。“金銀花”一名出自《本草綱目》,由於忍冬花初開爲白色,後轉爲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藥材金銀花爲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及同屬植物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金銀花,三月開花,五出,微香,蒂帶紅色,花初開則色白,經一、二日則色黃,故名金銀花。又因爲一蒂二花,兩條花蕊探在外,成雙成對,形影不離,狀如雄雌相伴,又似鴛鴦對舞,故有鴛鴦藤之稱。

金銀花自古被譽爲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於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症,均效果顯著。

【斷腸草】

斷腸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馬錢科鉤吻屬的鉤吻。鉤吻的根部含鉤吻鹼(葫蔓藤鹼)甲、子、醜、寅、卯等,在離開泥土時略帶香味,但多聞會令人產生暈眩感。鉤吻的葉則含鉤吻鹼甲、辰等。當中又以鉤吻鹼子含量最高,而鉤吻鹼寅則毒性最烈。

鉤吻可在200-2000米的丘陵、疏林或灌木林[7]向陽的地方生長,廣佈於中國及東南亞地區,於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貴州、雲南、海南、臺灣等地皆有發現。

鉤吻的毒性主要成分爲多種生物鹼(包括鉤吻鹼),包括極強烈的神經毒性,服食過量即導致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強烈反應,腸會發黑粘連,中毒症狀包括流涎、噁心、口渴、吞嚥困難、發熱、嘔吐、口吐白沫、抽搐、四肢麻木、肌肉無力、肌肉纖維顫動、舌硬、言語不清、共濟失詞、煩躁不安、心律失常等。迷走神經時,可使心跳減慢、加速及失常,出現四肢冰冷、面色蒼白、體溫不開及血壓下降等症狀。中毒晚期可引起痙攣、呼吸肌麻痹、窒息、昏迷及休克,最後甚至可因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至身亡。其毒理主要爲抑制延髓的呼吸中樞,當嚴重受抑制時會引發酸中毒,最終可因延髓呼吸中樞及呼吸肌的麻痹而死於呼吸衰竭,同時亦可抑制腦部和脊髓的運動中樞而引起肌肉麻痹。一旦發現類似情況,就應及時就診,如果時間緊迫,可以先給誤服鉤吻者灌一些鵝血、鴨血、羊血,這在臨牀上已經證明有一定的療效。

所以,兩種不同的植物一定要分清楚,千萬不要因爲一時大意釀成不好的後果。

那麼,問題來了,毒性大的斷腸草就只有毒性嗎,當然不是,它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斷腸草雖然全身是毒,但其實還是一種中藥,它的全身都可以入藥。因爲斷腸草有劇毒,一般不口服,製成外用藥。外用對溼疹、體癬、腳癬等皮膚病,風溼骨痛、跌打損傷等外科病有很好的效果。

斷腸草雖然是種劇毒的植物外表卻十分美麗,每年春天百花爭豔的時候,斷腸草也會開出美麗的花來,一簇簇黃色的小花,別提多好看了。

不過由於斷腸草全株有毒,最好不要採摘,只能遠看,不可褻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