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史中,有过无数的王朝和政权,除了汉唐宋明等朝代之外,还有更多短命的政权,比如张献忠的大西国等。中国人讲究名正言顺,一个政权不能没有自己首都,历代王朝下来,中国便有了很多著名的都市,比如最著名的这四个,北京、洛阳、西安、南京,在历史上不止一次成为了多个政权的首都,人称中国四大古都。

其中,西安曾号称13朝古都,但为了宣传,为了吸引游客,硬是把黄巢、刘盆子等人的政权也给加上了,变成了16朝古都。洛阳人称十三朝古都,南京曾6次被作为都城,北京也是6朝古都。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史,中华民国也就诞生了,诞生之前最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关于新政权首都选址的问题,一时间各种看法纷杂无比,把全国能选择的地方都列举了一遍。

其中比较奇葩,或者说奇特的是同盟会的成员章太炎老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在武昌定都是最合适的,列举出了一大堆好处,还说服了一群人。孙中山却摇了摇头,他认为武昌这个地方是不错,但有点偏,无法辐射到我国西部的新疆,西藏,北方的内蒙等等地。

进一步地,孙中山阐述了自己理想的首都应该具备的条件,他说(翻译过来):把首都选在关中,自然益处良多。但如果我们回看历史,就会知道西域对于一个政权的重要性,如果想成为亚洲的“共主”,我觉得把首都选在伊犁是最好的!

服不服,孙中山的野心可不是中国,而是整个亚洲!这种气魄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敬佩啊。

但野心归野心,这种观点还是太过理想化了,伊犁可以是亚洲的中心,但却不是中国的中心,伊犁太过偏僻,而且落后,如果建都在此,中原地区的稳定性就值得商讨了。而且首都如此落后也不是大国的气象。虽然他的目光很远,但却有点脱离了实际情况。我也想在伊犁建都啊,但确实不合适。怎么说呢?勇气可嘉,但脱离现实吧!

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国民政府的首都被选在了南京。

值得一提的是,首都这个名词在1927年之前是没有的,知道国民政府把南京作为首都之后这个名词才开始出现并且被人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