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连着热闹的集市,一头连着美丽乡村,小城镇,作为城乡“黏合剂”,不仅寄托了乡愁,更承载着梦想。过去,集镇乱停乱开现象时有发生,如今,行走在常山县球川、青石等各个小城镇,令人揪心的“车乱开”现象明显减少了。这一切,都是常山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车乱开”治理带来的变化。

9月7日上午9点,球川镇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收到一条群众发来的监督信息:在该镇红旗路农商银行门口有辆灰色小轿车违规停放。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张爱玲获悉后,第一时间将情况交办至县综合执法局球川中队,不到半个小时,平台即收到中队队长胡剑峰的反馈信息,告知灰色轿车已被劝离。 同时,记者来到球川集镇红旗路,只见镇干部正与交警一起巡查。“师傅,您好!请将车子停放至车位上。”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白石中队民警郑基良发现一辆外地货车违规停放在马路边,遂上前劝离。“眼下正在争创文明城市,针对集镇范围内的不文明停车现象,我们还是要让那些车主‘红红脸’。”球川镇干部占鲁明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推进“车乱开”整治专项行动,球川镇在镇政府门口LED屏上设立曝光台,并综合推进“三眼”(天眼、网眼、众眼)建设,依托乡镇“四个平台”,利用“千里眼”、网格员和群众随手拍、及时拍等形式助力“车乱开”长效管理,有效解决乡镇集镇交通拥堵情况。

此外,针对车辆违停等不文明现象,交警大队白石中队还在球川集镇的主要路口安装了10套电子警察系统,加强对集镇车辆的管理。

一乡一镇皆顺畅,一路行来一路安。小城镇环境整治中的青石镇,每天都上演着“变形计”。9月8日,周六,青石镇四五十名干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到集镇所在的柚香路、S221省道及320国道沿线,检查、清理集镇环境,并与交警一起对机动车违停现象进行劝阻。

记者了解到,青石镇交通干线类型多,国省道穿镇而走,停车设施缺乏。为此,青石镇党委扬长避短,通过全面清理脏乱差,打造了一批景观节点等,使穿镇公路成为沿线的风景带。

电动自行车是小城镇内最普及的交通工具,为此,常山县把治理电动自行车乱开作为重点之一,率先在全省开展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着力从源头强化电动自行车管理。截至目前,全县已登记上牌电动自行车近10万辆,并安排126名半义务协管员在小城镇主干道进行电动自行车管理,使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井然。此外,常山县还推进平台建设,创新电动车登记管理及集镇治堵考核,利用“三眼”进行“车乱开”专项整治。 据了解,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车乱开”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常山县通过创新规划全覆盖、创新指挥平台建设、创新电动车登记管理、创新集镇治堵考核,利用“三眼”(天眼、网眼、众眼)模式,共排查整改道路交通隐患142处,施划地面标线5040平方米,设置警告、禁令等交通标志354块,新增公共停车场35个、停车泊位3401个,查处重点交通违法4382起,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参加创建的7个乡镇均通过省级验收,其中青石镇被评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

记者:郑月红

通讯员:宋婷 张爱玲

编辑:陈蓉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