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且,錢瘦鐵在獄中擁有畫室,能夠相對的自由地進行書畫篆刻活動,是橋本、池田等日本友人的出力,再加上田等人與監獄相關的人員交涉的結果。那時錢瘦鐵41歲。

隨着中華藝術宮從去年開始對外展出“鐵骨丹青——錢瘦鐵作品展”,近現代書畫印大家錢瘦鐵先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事實上,1920年代開始,由於受到日本篆刻書畫界名家的推崇,錢瘦鐵先生幾度往返日本進行文化交流。而在1937年至1941年,由於幫助郭沫若從日本回國,錢瘦鐵在日本被捕入獄的事情少爲人知。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刊出日本學者堀川英嗣《錢瘦鐵的文化自信:初次公開在日入獄時期信件四則》,除了透露錢瘦鐵在獄中何以仍然可擁有可以作爲兇器的篆刻刀,而在其寫給妻子張珊的四封信中,獄中的錢瘦鐵流露更多的則是極強的文化自信。

錢瘦鐵在日本被捕的1937年到1941年,這四年間情況,除了從了廬、錢明直所著《錢瘦鐵年譜》中刊載錢瘦鐵獄中三十餘封信件的文字資料之外,幾乎是一片空白。然而在日本國立國會博物館等找到錢瘦鐵被捕時期的日方檢察官和司法所對於錢瘦鐵的回憶錄等資料,逐漸填補了這一空白。在撰寫過程中,筆者又與錢瘦鐵親孫女錢晟女士相識。在錢女士的允許下,在此首次公開發表錢瘦鐵在日本獄中所寫的“三十餘封”中最重要的四封信件圖版。

錢瘦鐵刻印的場景

錢瘦鐵(1897~1967),名崖,一字叔崖,號瘦鐵,以號行,別號數青峯館主、天池龍泓齋主等,江蘇省無錫市鴻聲里人。齋名有瘦鐵宦、梅花書屋、峯青館、磅礴、契石堂、一席吾廬、煮墨盦、臨江觀日、天池瀧泓硯齋等。善於書畫篆刻,與吳昌碩、王冠山併成被譽爲“江南三鐵”。

1922至1941年,錢瘦鐵與日本文化名人的交流

1923~1941年期間,錢瘦鐵幾度往返中日兩國,與日本衆多書畫篆刻家、學者、作家等著名文化人相互交流,名垂日中藝術交流史。但除了圍繞郭沫若歸國問題之外,錢瘦鐵當時在日本的情況幾乎沒有被提及。然而此間的唯一線索是了廬、錢明直《錢瘦鐵年譜》(後略爲《年譜》)。《年譜》中敘述,“獄中與在上海的妻子和兄長們通信三十餘封。”,並且對其信件內容一一做了釋文刊載。從而可以瞭解錢瘦鐵獄中的大致情況,是珍貴的一手資料。但是,其三十餘封信件,除了一封的小圖被刊載在《年譜》之外,其他一律沒有公開發行過。

錢瘦鐵治印:“室有尊彝,門無車馬”

錢瘦鐵畫作

於是筆者在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等地收集到了錢瘦鐵被捕時期的日方檢察官和司法所對於錢瘦鐵的回憶錄等資料,從此逐漸解開這四年間的空白。

筆者去年開始在篆刻團體晉陽印社社刊《印象》(內部刊物)雜誌連載《錢瘦鐵與日本文化人的交流》(上)(中)(下)三篇後,與錢瘦鐵孫女錢晟女士相識,在錢女士的允許下,首次公開發表錢瘦鐵在日本獄中所寫的“三十餘封”中,最重要的四封信件。

首先參照《年譜》等資料來整理錢瘦鐵赴日情況,如下:

1922年,成爲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的畫師,同年孟秋在上海與橋本關雪會晤。

1923年春,受橋本關雪的邀請赴日,並寓居於橋本的白沙村莊。

1924年秋,從上海歸國。由外狩素心庵支持,在東京銀座的松屋百貨店開個展。組建了中日書畫家的民間團體“解衣社”,並於日本舉辦了第一次展覽會。會員共七人,即王一亭、劉海粟、石井林響、小杉放庵、森田恆有、小川芋錢、橋本關雪和錢瘦鐵。吳昌碩也作爲特邀出品該展。

錢瘦鐵治印:“散人有詞”

錢瘦鐵治印:“不鳴一執”

1929年,開始與會津八一交流。此年出版《瘦鐵印存》(私家版)。該印譜由吳昌碩題字,長尾甲、會津八一撰跋文。又因獲谷崎潤一郎、橋本關雪支持,於東京和大阪的松坂屋百貨店開書畫展。參加關東大地震救濟活動的“中日文化展覽會”。

1935年,攜家眷來日,再版《瘦鐵印存四集》(私家版)發行。

1936年,轉居東京,11月爲支持會津八一在新潟開展覽會。擔任書法雜誌《書菀》的客座顧問,爲發刊和編輯出力。3月書法雜誌《書菀》創刊。

1937年8月7日,《書菀》雜誌第九期篆刻作品的刊登戛然而止。究其緣由,是因隨着郭沫若的祕密回國,錢瘦鐵被當作中國的間諜而被檢舉一事。錢瘦鐵遂因違反日本治安維持法被逮捕。那時錢瘦鐵41歲。

10月,三兒子明直在日本出生,妻子攜帶兒子月底歸國。

1941年 5月15日,刑滿出獄,歸國。服刑期間,橋本關雪、會津八一和川村驥山等人舉力求其釋放。獄中與在上海的妻子和兄長們通信三十餘封。

1946年,作爲聯合國駐日代表團的文化祕書的身份來日。秋,給谷崎潤一郎題其齋號“潺湲亭”。

1947年8月,於京都舉辦《瘦鐵書法頒佈會》。

1949年,辭任文化祕書一職。中央公論社主辦錢瘦鐵與會津八一對談《遺留的美術,該留傳的美術》。 

錢瘦鐵與日本人的交流以1922年與橋本關雪在上海的會面爲始,到1949年辭任文化祕書爲止,不到三十年時間。日本文化人對錢瘦鐵藝術的崇敬,從錢瘦鐵被聘爲《書菀》雜誌(1936年3月發行~1945年2月停刊)的客座顧問一事也可以看出來。《書菀》是專業的書法雜誌,錢瘦鐵自創刊號開始就一直參與策劃。《書菀》發刊發表會的記錄中,錢瘦鐵被介紹爲“畫家,而且是民國屈指可數的篆刻家”,當時錢瘦鐵才四十歲。而且,作爲客座顧問,在當時在日的一流文化人中,錢瘦鐵是唯一中國籍的成員。於此可窺見,錢瘦鐵的書畫篆刻藝術在日本受到了重視。

錢瘦鐵治印:“墨法”

錢瘦鐵治印:“疑者皆明”

錢瘦鐵在《書菀》雜誌第一卷第三期至第七期刊登了共計11方篆刻作品。第五期刊登了3方,其餘的每期刊登2方。第三期的編輯後記中這樣寫道:“從本期開始刊登錢瘦鐵先生的鐵筆,每期刊登兩頁。今後也會繼續刊登”。又在同一期的後記中敘述:“先生除了篆刻外,也工於書畫,即便是在現時的中國也是爲數不多的大家。”,壯年的錢瘦鐵在日本已經被認爲“大家”,這也足夠證明錢瘦鐵在日本書畫家心目的位置。

另外,《書菀》創刊號中刊登了錢瘦鐵《中華民國習字法》一文。但是,第九期上刊登錢瘦鐵所藏《顧若波山水冊》之後,除了過後一段時間在“顧問及特邀人員”的名單中留名之外,他的篆刻作品和論考再也沒有被刊載。同時,之前預告過的“石濤和尚的書法”及“南畫評論”也不見蹤跡。

錢瘦鐵對《書菀》雜誌的策劃,隨着1937年第九期篆刻作品的刊登最終戛然而止。究其緣由,是因隨着郭沫若的祕密回國,錢瘦鐵被當作中國的間諜而被檢舉一事。時值1937年8月7日,錢瘦鐵41歲。

錢瘦鐵在獄中

(一)被捕前夕

要探討錢瘦鐵服刑中的書畫篆刻活動,必先提及郭沫若。當時郭沫若遭蔣介石政府通緝,流亡在日本千葉縣市川市。從郭沫若的祕密回國到隨之錢瘦鐵被捕之始末,需在此簡單記述。

盧溝橋事件發生不久後的7月15日,金祖同探訪了當時住在千葉縣市川市的郭沫若,勸其回國。金祖同作爲當時的知心人,向郭沫若介紹了錢瘦鐵。因爲錢瘦鐵與駐日大使許世英關係密切,方便對回國的籌備。而且錢瘦鐵重義氣,是洪門會員,在中國國內有着廣闊的人脈,這一點也十分有助於順利回國。當時郭沫若受到日本刑警、憲兵、巡警的嚴密監視,感到生命受到威脅。翌年7月25日晚上9時,在錢瘦鐵的幫助下,郭沫若與金祖同二人冒名登上了由神戶發往上海的加拿大籍客船日本皇后號的頭等艙,回到了國內。這一年中發生事件的詳細內容,被金祖同以“殷塵”的筆名發表在《郭沫若歸國祕記》一書中,其內容十分驚心動魄。郭沫若的回憶錄中也記載了這樣的經過,讀者可同時參照。次月8月7日,錢瘦鐵以違反治安維持法的罪名被捕,在獄中度過了四年多的時間。

(二)獄中用着篆刻刀與書畫應酬

要了解錢瘦鐵的獄中生活,最出名的資料莫過於他寄給妻子張珊和兄長的信。那麼,當時錢瘦鐵在獄中處於什麼樣的生活狀態呢。在郵局印爲1939年11月19日給妻子張珊的信中這樣寫道:“今將每日起居動作告吾愛:起身用冷拭法使皮膚堅實,朝餐後即開始工作,午餐後運動,溫習太極拳。四時許晚餐,工作至每晚有間可讀書。”並非之前的“數十年閒散生活”,而是過着“今此規律生活習慣鍛鍊筋骨體膚,讀書可得許新知識,誠良好之教訓也”這種非常規律的生活。這顛覆了之前根據治安維持法對被捕者嚴刑峻罰的印象。

那麼錢瘦鐵在獄中進行了怎樣的活動?下表提取了錢瘦鐵書信中的有關內容。

表1錢瘦鐵獄中的書畫、讀書相關活動(注:根據了廬、錢明直《錢瘦鐵年譜》內容做整理)

從這張表中也能看出即便身陷囹圄,錢瘦鐵還是能相當自由地進行書畫篆刻活動。時任東京區法院的監督法官上田操《回顧名人錢瘦鐵》中也可以證明這一點。上田在某月某日,受監獄長S的邀請,並在S的見證下,與錢瘦鐵在監獄長室會面。於是,據上田記述,他和錢瘦鐵“暢談中國自古以來的繪畫和篆刻”,每月還來慰問一兩次。而且,在這期間,“當時法律界有某人委託錢瘦鐵刻一方印章並被委託篆刻刀和章料,我有些猶豫,但那人說‘真正的名人,絕對不會用自己使用的刀來傷害別人的’。我便爽快地答應了,並如實地將此事傳達給監獄長S,委託錢瘦鐵刻印”。另外,上田自己也委託過錢瘦鐵刻印。“大概是那時候吧,我當時有個友人從中國作爲禮物帶回來田黃石和雞血石,我帶去給錢瘦鐵看了。錢瘦鐵對石頭愛不釋手,說務必把它們讓他刻,我也很開心地委託他篆刻。爲我刻的是我的雅號“三竿”,此印在之後的戰亂時期,被我時刻不離地帶在身上,得以免於焚燬”。

錢瘦鐵給上田操刻的印:“三竿”

錢瘦鐵在獄中得到了可能被用作兇器的篆刻刀,進行着書畫篆刻活動,在監獄裏受到了十分特殊的待遇。即便是在戰時,監獄有關人員秉持着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崇敬,以及在許多日本人的交流協助的強有力推動下,獄中的書畫活動才得以實現。

首次公開錢瘦鐵獄中四封信件

下面經錢晟女士的允許,在此首次公開四封錢瘦鐵獄中致家人的信件。以下釋文均參照了廬、錢明直撰《錢瘦鐵年譜》;

第一封:致張珊(郵局印:1939年5月2日,43歲)(圖1)

圖1 致張珊(郵局印:1939年5月2日,43歲)

(釋文)珊珊:來信得悉吾之衣服在池田家中,畫件等在今井家中,一一均知徐先生留在橋本家之物容吾歸國當帶歸也。瑚弟附言擇業之事同意與吾,吾頗喜。可交三數元付其向書局購書讀,並囑寫字必須平正不可歪斜,此乃至要,言爲心聲,字爲心畫也。吾近日讀書甚有進益,爾等幸勿懸念爲是。草草復言 厓字

瑚弟鑑附言得悉同情與吾,其爲欣喜,望你每日可至商務書館,申報圖書館,在大陸商場等看書,所取之書須於將來事業之用。吾深望你努力於學問。厓啓

(解題)信中提到的池田爲池田古日(名醇一),錢瘦鐵保釋時的保證人。今井,徐先生不詳。橋本指橋本關雪。瑚爲張瑚 ,後改名爲史晉,1931年至姐夫錢瘦鐵家生活。錢瘦鐵在這裏強調“心正則筆正”,不能歪斜字,這一點錢瘦鐵在其他信中多次強調。並且向內弟張瑚多次強調讀書做學問的重要性。如,1939年3月1日《致張瑚》信中:“餘深盼望吾弟努力學問,(中略)英文亦望補習”,1939年4月21日《致張瑚》信中:“願你接到餘信速向你姐取一元買一本老子《道德經》,熟讀。”,1939年6月6日《致張瑚》信中:“兄願你努力學問,可買一本《十八史略》一讀”,1939年7月18日《致張瑚》信中:“《十八史略》讀了可讀班固《漢書》,陳壽《三國志》。後再讀《史記》,《韓非子》”等指導他讀書,錢瘦鐵獄中每隔一兩個月給張瑚談到做學問的重要性,並且指出讀書的順序,爲他的將來指路,可見錢瘦鐵對他的期待。

第二封:致張珊(郵局印1939年9月16日)(圖2)

圖2 致張珊(郵局印1939年9月16日)

(釋文)十一日判決懲役三年,除去未拘留之日二百八十日,二年二個月多的懲役,日本的法律在懲役期中無過失,滿三分之一服役即可保釋,以此計算明年春末夏初即可恢復自由。接到此信,幸勿悲傷。餘所受罪乃增人格的罪,爲和平運動之罪。至今每日誦經宣佛,祈禱和平,早息兵戈化爲玉帛。此吾之心地也。願你保重身體,教導子女,不必念吾。草草上言。再者吾要汗衫二件,請你寄來。吾在獄中身雖不自由,對於讀書大有益。心地活潑潑,想到你們的時候,看看照相亦如見面一樣。再者至囑你此次事件,日友如土屋、池田、橋本諸先生頗出力。道義可感!他們或到上海來慰問爾等,食物禮物可受,銀錢幸勿受,則爾之賢名當傳之海外也!厓字

(解題)該內容爲判決後給家裏的第一封信件。雖然缺收件人名,但從內容來看應該是致愛人張珊。信中提到:“餘所受罪乃增人格的罪,爲和平運動之罪”一句,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當時直接負責錢瘦鐵的東京地方檢察廳檢察官望月武夫在《錢瘦鐵兩三事》中敘述:“錢瘦鐵的犯罪是出於愛國之心”,錢瘦鐵讓日方的檢察官也佩服其品格。並且望月接着敘述:“他的犯罪一點都不會損壞他的頗有高格調的藝術”,雖然這篇是戰後的回顧文,但是望月等日方相關人員應該被錢瘦鐵的這樣的人格所被吸引。信中提到:“日友如土屋、池田、橋本諸先生頗出力。道義可感!”,土屋爲土屋計左右,池田爲池田醇一,橋本爲橋本關雪。錢瘦鐵在書信中多次提到其名。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會津八一(文學家)、川村驥山(書法家)、松丸東魚(篆刻家)、谷崎潤一郎(作家)等人爲他出力。

第三封:致張珊(郵局印:1941年5月2日,45歲)(圖3)

圖3 致張珊(郵局印:1941年5月2日,45歲)

(釋文)珊珊如面:前接來書忻悉家中多好,甚慰。出獄期近,精神益健。此間友人如橋本、土屋、池田諸公極重道義,深可感也。出獄後一時住池田君處,歸國之期當不遠也。近今學王羲之《十七帖》自覺頗有是處。蓋罹患中之獲益,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予經此次之修養教訓大有益也。草此遙頌時祺,滬上諸好均此。厓手啓四月十五日

(解題)以《十七帖》書風所寫的信中,透露出錢瘦鐵臨近釋放的喜悅和身體的康健。還提及了服刑期間對其多有關照的友人姓名——橋本關雪、土屋計左右、和池田醇一。

正因爲有了他們的照拂,同年5月15日,錢瘦鐵刑滿釋放。需要注意到,書信中有“出獄後一時往池田君處”,即錢瘦鐵出獄後一時寄住在池田醇一的家中,之後才踏上了回國之途。

從出獄到回國的情況在《年譜》中這樣記載:“刑滿釋放時被兩個憲警直接送至輪上,並宣稱被驅逐出境,往後永遠不能踏上日本國土。當時前去送行的日本友人衆多,但不準接近交談,旋即回上海”。《年譜》中記載的是錢瘦鐵並未在池田家逗留,而是直接被遣送到了上海。由此可見這與錢瘦鐵預定的計劃有所出入。那麼,錢瘦鐵出獄後真的直接被遣返回國了嗎?

有關這個疑問,讓我們再度回顧上回文章裏提及的上田操《回顧名人錢瘦鐵》中的有關內容。上田是東京地區法院的檢察官,當時因豐多摩警察所長S的介紹,與被監禁的錢瘦鐵見面,並委託獄中的錢瘦鐵爲其篆刻,一來二往便相識了。上田在文章中這樣回顧道:“不久之後我就被調任到最高法院,因事務繁忙便疏於見面了。儘管這段時期疏於拜訪錢瘦鐵,但大約兩年之後的某一天,錢瘦鐵來拜訪我:‘現在我是暫時出獄釋放的身份了。完全是因爲您的深情厚誼,我在獄中才能夠特殊地得到筆墨紙硯,免除了我的孤寂之苦。正因如此,我才能夠心懷感激地度過每一天。所以,請您收下此物,以略表我的感激之情’。說着,便贈與我一張紙和幾本書法作品。”從這段記述中可以看出,錢瘦鐵被暫時釋放後,並沒有被即刻遣送回上海,而是在一段時期內繼續滯留於日本。

而且,錢瘦鐵在獄中擁有畫室,能夠相對的自由地進行書畫篆刻活動,是橋本、池田等日本友人的出力,再加上田等人與監獄相關的人員交涉的結果。從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錢瘦鐵重義氣的人格。

第四封:具體年代不詳(1937-1941在獄中)(圖4)

圖4 具體年代不詳(1937-1941在獄中)

(釋文)……□一封□吾知道了,瑚弟讀書寫字須時時習之,不可荒廢,待我歸來,共同做事,學問數學乃做事之工具也,亦做人之道具。囑其注意爲要,吾希望瑚弟甚大,請其努力,吾的家庭做現代模仿家庭,及吾的弟、侄、子女等皆要克勤克儉守禮儀,重要重要。厓字。(此前半頁失落)

(解題)該信中也流露出來張瑚以及家人的關心。錢瘦鐵除了讀書外,還重視英文和數學,時時刻刻沒有忘記對家人的勉勵。1930年代後期到40年代的上海在家庭觀念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逐漸出現了摩登男女,也有賢妻良母之主流思想,也有和延安地區呼應的女性的社會參加的號召,當然還存在強烈的存在束縛傳統的家庭觀念。錢瘦鐵在信中提到“現代模仿家庭”,當時錢瘦鐵所想的“現代”指的哪一方向,需要思考。

錢瘦鐵回國後到再來日

通過以上四封信件以及《年譜》中所刊載的信件,結合錢瘦鐵獄中的情況,特別是其心態上可以知道一下特點;

其最大的特點是錢瘦鐵三十餘封信件中,沒有一句消極內容。他反覆強調,雖然在獄中身不自由,但是反而生活規律,也有讀書、寫字刻章,還有和日人的書畫應酬等。談的最多的是對家庭情況以及對後輩的關心。對於後輩鼓勵讀書做學問,包括傳統學問之外的英文、數學等。並且寫字不可歪斜等,多次強調培做人。

其次是與日本人交往方面,他多次提到橋本關雪、池田古日等爲了救出錢瘦鐵而做出努力的日本文化人,可見錢瘦鐵重義之心,並且和愛人張珊吩咐“銀錢幸勿受”。錢瘦鐵入獄期間,很容易想到在上海的錢瘦鐵家族幾乎沒有收入,過了艱辛的日子。錢瘦鐵應該瞭解其家庭狀況,但還要跟愛人吩咐此事,其堅強態度,也許是來自他對自己的藝術自信爲基礎的自尊心。

他對藝術的自尊心,除了以上信件之外,也可以從中也提到:“我到日本,是要日本人的錢,來維持我的生活。並不是拿我錢給他們用。並且拿我國的藝術和他們聯絡,做私人間的交際,使他們知道我國固有的藝術,由此並可知道我們是酷愛和平崇高偉大的國家。故到日本治藝是很有意義的”。此自述中,我們也能夠發現,對於藝術強烈的信賴,以及反映出其作爲藝術家的無上的文化自信。

1941年5月15日,錢瘦鐵回國。時隔五年,宇文光在《錢瘦鐵昏聵糊塗》中引用了當時錢瘦鐵的話,從此文的題目也能得知文章是批評錢瘦鐵的內容,但他明確提出自己對藝術以及交友的看法,如下:

“我錢瘦鐵不是文化漢奸,雖然在抗戰時期我替敵人畫了些畫,敵人也是出潤格向我買的,藝術家賣畫給敵人有什麼關係呢?還有,我是和日本畫家們非常‘親善’的,我以爲藝術不分界線,戰爭又不是藝術家引起的!藝術和戰爭是沒有關係的。我在上海淪陷期內舉行多次展覽會,很多敵軍官來買我畫,承他們賞識,這也沒有辦法。總之,藝術是最偉大的東西,老實說,我直到現在還和日本畫家聯絡呢!”

清 吳讓之 《包世臣像》

說明此事,西島慎一先生在《風姿花傳》中敘述,能夠了解錢瘦鐵人格的一段佳話:“戰爭結束後不久,有一位中國人訪問了西川寧先生(中略)丈二和尚摸不清頭腦的西川先生走到門口一看,原來是位舊相識—篆刻家錢瘦鐵。錢先生草草打了個招呼,便拿出了用報紙包的一件包裹。‘這是槐安老先生離開上海時寄存在我這裏的東西,如今他被開除公職,所以我把這幅託付給您’,錢先生說完從包裹裏拿出了吳讓之的《包世臣像》。(中路)所幸錢先生思慮周全,這件作品纔回到了槐安老先生的手中,後來被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文中提到的西川寧是現代日本書法界的領袖人物,和錢瘦鐵一起被邀請《書菀》雜誌的客座顧問。槐安老先生是日本著名的實業家、收藏家高島菊次郎。從此中也能夠窺見不分國界地對藝術真誠、把藝術作“和平運動”的錢瘦鐵,更能看到他對藝術的自尊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