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雙方簽署的補充協議約定顯示,在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格力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可以在已使用的領域內繼續無償使用“格力”商標作爲公司名稱、公司標誌,就其未來任何投資或擴張的主體和領域等如需使用“格力”商標、“格力”商號的,應由雙方另行協商,書面確定。|點評| 這件事情發生的背景是在2001~2004年,國家層面推動清華北大的兩大校辦企業進行改制試點,魏新等方正集團高層和社會資金藉此擁有了方正集團股權。

中國最大校企方正集團被訴改制無效

6月14日,關於北大資產公司訴方正集團在2004年的改制無效,應將方正集團100%股權歸還北大資產公司所有一事正式立案。北大資產起訴的主要理由有三點:一,方正集團改制所依據的財務文件存在造假。二,在股權受讓主體上,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三,拿方正集團自己的錢,買方正集團。

2017年上半年,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在巡視北京大學後反饋的巡視意見中就指出:北京大學的“校辦企業涉嫌鉅額國有資產流失”。同年9月,國家審計署對北京大學出具的審計意見也提出“方正集團改制涉嫌審計報告造假和資產低評”等問題。(東方財富網)


|點評| 這件事情發生的背景是在2001~2004年,國家層面推動清華北大的兩大校辦企業進行改制試點,魏新等方正集團高層和社會資金藉此擁有了方正集團股權。當時魏新等人上報了自行制定的改制方案,將北大方正集團淨資產虛報成不足一億元。因爲方正集團的企業管理人員既是方案制定者,又是股權購買者,便引發了這起“歷史重案”。

但方正集團的問題不僅在這方面,其內部人員代持、入獄、受賄等各種負面消息纏身,也是這家企業的經營管理內幕迷霧重重。究竟這家中國最大的校企將何去何從,還是個未知數。

中國徵信系統已收錄9.9億自然人

6月14日,中國央行副行長朱鶴新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吹風會上表示,中國已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徵信系統。目前徵信系統累計收錄9.9億自然人、259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有關信息,個人和企業信用報告日均查詢量分別達550萬次和30萬次。

中國央行徵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強調,中國企業徵信市場和信用評級市場已經對外資開放,外資和內資在監管標準上是一致的,而且在開展哪些業務、服務對象、客戶選擇上完全尊重商業選擇,沒有區別。(中國新聞網)

|點評| 中國徵信系統早就達到全球最大規模,架不住中國人口多嘛。建立徵信系統的好處無需多說,這是商業社會賴以正常運作的誠信機制。目前中國的徵信系統已經足夠龐大,採集的信息也涉及方方面面,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一方面是有的地方徵信系統存在濫用這一誠信體系的問題,前段時間傳出要把水電費繳納情況納入徵信體系就是一個表現;另一方面,在徵信報告的採集上也存在問題,主要是知情權、異議權、更正權的落實尚不到位,這方面問題,只要跟銀行打過交道的人多少都知道情況。

滴滴被要求清退在滬無資質車輛

6月15日消息,上海市交通委執法總隊約談滴滴,並進一步對滴滴提出6條網約車平臺合規化要求:包括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自查統計梳理平臺內無網絡預約租車資質的註冊車輛並作清退;對前期被查獲並預警的黑名單中的不合規人員和車輛一週內立即清退。

早前,一輛非法網約車在上海市靜安區闖關逃逸,過程中致使四人受傷。隨後,滴滴方面第一時間成立了應急工作小組,全力以赴做好傷者救護工作,並一直積極配合警方對肇事者進行調查。(澎湃新聞)


|點評| 近年來,各地對網約車監管力度不減,而上海針對網約車的執法檢查以及網約車闖關逃逸事件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雖然事故責任非常明確,司機是肇事方,平臺方面也有責任,但如果能瞭解一下前因後果,其背後的制度援引恐怕更值得深思。

在網約車的合規問題上,一些城市規定只有同時滿足本地牌照和本地戶口兩個條件才能經營網約車,這是造成當下網約車合規經營難的主要痛點。爲什麼從事網約車還要區分本地人外地人呢?這算不算是一種地域歧視?希望一些地方監管部門在加強網約車管理的同時,能更多從市場的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

沃爾瑪關閉山東最大門店

6月16日消息,繼三個月前中國最大零售商華潤萬家撤資山東後,全球零售商巨頭沃爾瑪也將於6月17日關閉其在中國山東的最大賣場沃爾瑪濟南泉城路店。

早在2003年,沃爾瑪開始在山東跑馬圈地,興盛時曾在這一區域市場開設了9家大賣場。可近年來,沃爾瑪卻接連關閉了青島、濰坊和煙臺的所有門店。此次關閉濟南僅剩的一家門店後,沃爾瑪在山東將僅剩淄博和濟寧各一家門店。(新浪財經)

|點評| 近年來全球零售大鱷在中國區域市場紛紛走衰。從華潤萬家、沃爾瑪等零售商在山東經營狀況看,知名的品牌零售商在區域市場還不如小型的區域零售商經營得好。不止是因爲區域零售商在當地的密度勝過品牌零售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生鮮。

許多品牌零售商由於在區域市場門店少,在生鮮的供應運營上不具有規模效應,導致在這方面投入大、利潤薄。而區域零售商雖然不知名,但集中化運營讓商傢俱備一條完整的生鮮供應鏈。提供的生鮮產品在性價比上更具優勢。不過,零售大鱷也有這方面打算,雖然放棄了部分區域市場,但在其他門店密集區域建設了生鮮配送中心。這其實應該是大勢所趨之下,傳統零售商必經的新零售轉型之路。

格力電器仍可無償使用格力商標

6月14日,格力電器公告了格力集團15%股權轉讓後,關於“格力”商標後續使用問題的解決方案。根據雙方簽署的補充協議約定顯示,在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格力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可以在已使用的領域內繼續無償使用“格力”商標作爲公司名稱、公司標誌,就其未來任何投資或擴張的主體和領域等如需使用“格力”商標、“格力”商號的,應由雙方另行協商,書面確定。(新京報)

|點評| “格力”這個名聲毋庸置疑是格力電器打出來的。只是格力電器和格力集團的商標問題還得追溯到2005年。那時格力電器正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於是格力集團就把“格力”商標無償轉讓給格力電器。商標權轉讓後,格力集團及附屬公司仍然可以在合同約定範圍內無償使用商標。過了一年,格力“母子”再次簽署了關於商標的補充協議。格力集團把所有“格力”系列商標包括英文“GREE”,全部轉讓給格力電器。

直到近期格力集團準備轉讓15%的股權後,問題重新又浮出水面。雙方又啓動協商,選擇了對品牌來說最和平妥善的方式來解決。只是格力集團今後很可能轉變爲投資公司,未來雙方在商標的使用上還是保不齊會出現利益衝突。

鬥魚與華爲、中國移動首次嘗試5G直播

6月14日,國際武漢鬥魚直播節開幕。在爲期三天的直播節中,鬥魚與華爲、中國移動合作,率先實現首次5G+VR高清直播,未親臨現場的用戶可通過官方直播間觀看。

方正證券預測,2020年直播市場規模將達到600億元。中金在線研報稱,2020年直播及周邊行業將撬動千億級資金。(新京報)


|點評| 隨着5G時代的臨近,直播可能是變化和受益最大的幾個行業之一。因爲在超高速的5G網絡下,能夠實現實時傳輸的VR技術幾乎可以將線上線下“連接”起來,這種神奇的體驗感是以往很難擁有的,而這也給直播行業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發展方向。當然,對5G網絡來說,爲直播插上翅膀只是其技術落地的一個方面,它的應用前景其實更廣泛,可能超出人們的想象。

證監會:H股全流通已具備全面推開條件

6月14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舉措,證監會將陸續推動落實9項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和行業開放的舉措。

負責人還表示,H股“全流通”已具備全面推開的條件。目前,證監會正和有關方面一起,按照國務院批准的方案積極開展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的各項準備工作,並將儘快發佈相關工作指引,指導相關公司和股東穩妥開展H股“全流通”。(證券時報)

|點評| 自2017年底宣佈開展H股全流通試點,才一年多的時間便有望全面啓動,速度實在喜人。不過當時對於H股全流通試點的企業限制非常多。首先試點不超過3家,要求存量股份的股權結構相對簡單,並且存量股份市值不低於10億港元。此外,全流通試點僅限於原股東減持和增持本公司H股。

由於在港交所大多內地公司採取的是“A+H”上市的形式,此前不允許全流通。一旦H股全流通全面展開,或可緩解內資股在A股市場的壓力。此外,由於內資股轉爲H股,大股東允許減持,這在增強香港股市的流動性的同時,也會給H股的股價帶來一定壓力。

傳滬倫通週一在倫敦揭牌

6月16日,參與滬倫通的人士透露,滬倫通揭牌儀式將於倫敦時間6月17日早上八點左右舉行,即同日北京時間下午三點左右,屆時華泰證券也將於倫敦證券交易所舉行上市儀式。此前,英國方面人士曾提及,滬倫通有望在6月17日於倫敦舉行的第十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期間揭牌。

對於揭牌儀式的具體事宜,倫交所方面表示尚不予置評。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華泰證券外,東、西向兩邊也有其他企業儲備項目,但目前不便公開。(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 原計劃於去年年底啓動的滬倫通被推遲了半年後,終於要迎來重啓。而首個嘗試的華泰證券如果發行順利,將成爲首家“A+H+G”的上市公司。這也意味着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又更進一步。只是投資者應該會疑惑,跨了時區的滬倫通究竟該如何投資?

與滬港通的交易模式不同,滬倫通講究“標的物跨境,投資者不跨境”。比如華泰證券,通過本地中間機構和境外存託機構轉化爲全球存託憑證(GDR),在境外市場發行,境外投資者直接對GDR進行買賣。而今後倫交所上市的公司也可以到上交所來上市,過了門檻的投資者便可以參與進來。

方正集團被訴改制無效,滴滴在滬遭遇合規難 | 財經日日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