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达到袭击的目的,日本在加紧准备的同时,采取了系列的欺骗措施,首先在外交上玩弄和谈骗局,麻痹美国,任命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朋友海军上将野村为日本驻美大使,同美国就日、美在太平洋的利益进行会谈。突击舰队计划战前十多天从日本出发,从北线隐蔽接近,日出前到达瓦胡岛以北约百海里,展开后把作战飞机分两批次投入战斗,执行轰炸珍珠港的任务。

1941年以来,美军在日本的和平烟幕迷惑下,居安忘危,丧失了对日军的警惕。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日军突然偷袭珍珠港,不到两小时,使停泊在港内的太平洋舰队受到了慘重的损失,近半年未能作战。美国为了保护其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的利益,以珍珠港为主要军事基地和活动中心,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太平洋舰队。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距日本三千六百海里,水区面积三十二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十五米,可以同时停泊各型舰艇五百艘。它是太平洋上交通的总枢组,一直有“太平洋心脏”的称号。

一、美军的错误判断

美国对日军偷袭珍珠港早有觉察,但是一直想苟安偷生,企图把日本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即便不能达到这一目的,估计日本只会进攻东南亚,而不会攻打珍珠港。正如美国防部长所说:“我们把日本对非律宾的袭击看作是主要的、可能性最大的危险。”1941年1月,美得到情报:“一旦美日关系处于‘困难’状态,日可能袭击珍珠港。”这个情报当时在美国军界被看作是无稽之谈。特别是事件爆发前几小时,美截获日本对驻美大使的指示:“继续谈判已亳无意义”的电报,美国还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正如他们后来所说:“珍珠港会遭空袭,连做梦也没有想过。”所以珍珠港在未遭袭击前,一直沉浸在和平、安乐的气氛中。

二、制定详细计划

日本从1941年1月,就开始设想偷袭珍珠港。8月,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具体制定了作战计划,计划以空袭手段,消灭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组成了以六艘航空母舰为基干,其它舰只相配合的突击舰队。突击舰队计划战前十多天从日本出发,从北线隐蔽接近,日出前到达瓦胡岛以北约百海里,展开后把作战飞机分两批次投入战斗,执行轰炸珍珠港的任务。并以潜艇执行侦察及配合进攻任务。

三、内外制造和平气氛

为了达到袭击的目的,日本在加紧准备的同时,采取了系列的欺骗措施,首先在外交上玩弄和谈骗局,麻痹美国,任命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朋友海军上将野村为日本驻美大使,同美国就日、美在太平洋的利益进行会谈。九个月间谈判五十四次之多。日本首相在7月亲自致电罗斯福,声称两国间没有不可用谈判方式解决的问题,“日本……决不侵占美英在太平洋的利益。”“即使丧失生命”也要使会谈达成协议。

11月5日,即日本海军军令部向突击舰队下达“大海令第一号”的当天,日本又派来栖特使协助野村谈判。来栖说:“由于现行局势非常严重,急需日美进行谈判,以取得问题之友好解决。”日舰出发后,日方还电令野村:“但望你们不顾一切牺牲,继续进行谈判。”甚至在日本袭击珍珠港后一小时,野村和来栖还要求会见美国国务卿,把美国欺骗到最后时刻。其次,采取多种手段隐蔽行动意图。日本把战前训练场地和部队集结地城分别选在对方意料不到的佐伯湾和单冠湾。突击舰队在航行中,绝对保持无线电静默,而日本内海的舰队则进行频繁的电台联络,以掩人耳目。在突击舰队悄悄向珍珠港逼近的时侯,日本海军和海校学生数千人在东京参观游览,制造和平气氛。

四、选择隐蔽的航线和攻击时机

再则选择隐蔽的航线和攻击时机。当时,突击舰队有北、中、南三条航线可供选择,中、南两条气候好,但来往船只多,易暴露;北路气候恶劣,浪大雾多,冬季几乎无船航行,但比较隐蔽,所以就选定北路。根据惯例美太平洋舰队在周末都要从训练区返回珍珠港,12月7日,珍珠港正是星期日,大部舰艇停泊港内,官兵上岸休息,尤其是星期日早晨,是美军最麻痹的时刻,所以在通过使用这些手段,成功麻痹美军后,就选在了12月7日早晨实施偷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