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11日一大早,南县三仙湖镇三仙湖村的服装加工厂厂房里,在缝纫机前忙碌的村民张仙群说。三仙湖镇也是南县稻虾产业核心产区,围绕“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以点带面发展稻虾特色产业。

大益阳客户端记者 卢静 通讯员 张靓 汤艳

“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家人,每年有两三万元的劳务工资,丈夫靠稻田养虾每年收入6万元,生活充满了希望。”6月11日一大早,南县三仙湖镇三仙湖村的服装加工厂厂房里,在缝纫机前忙碌的村民张仙群说。

三仙湖镇位于洞庭湖腹地,南茅运河穿镇而过。过去,全镇以种植业为主,经济单一,村民收入微薄,大多外出务工。近年来,三仙湖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探索致富之路,提出了力争“一村设立一家庭工厂、一村建立一稻虾示范区”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

考虑到村里留守妇女比较多,且大部分妇女拥有简单的缝纫技术,加上在外务工人员回家创业愿望强烈,咸嘉垸村、三仙湖村、中堤村率先兴办服饰、床品加工厂。

“2017年回乡办厂,当初只是简单的来料加工,仅10多名员工。现在厂子扩大了,效益上来了,今后想发展包头包尾的服装产业,带动更多人发家致富。”咸嘉垸村极美服装厂老板邓佩满怀信心地说。

该厂以按件计酬的模式进行订单生产,每个妇女有2000至4000元月收入。目前,全镇有近100名妇女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途径。

三仙湖镇也是南县稻虾产业核心产区,围绕“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以点带面发展稻虾特色产业。以咸嘉垸村为例,全村稻虾田8920亩,占总面积92%,年总产值达1.4亿元,人均每亩达3000多元,人均年增长收入3200多元。

“男的在家养小龙虾种地,女的织网织布,三仙湖镇走出了一条“男耕女织”的田园致富路子。”三仙湖镇党委负责人说。如今,全镇有50多家专业合作社,规模企业2家,小型企业5家,就业人员超过500人,20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作者:卢静 张靓 汤艳 编辑:梁慧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