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养即是大孝

【祖龙汉】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以为厚葬才是最大的孝行。

每当提及某家的孩子厚葬了自己的父母,那都啧啧赞叹不已,都说这家孩子才有出息,葬礼办得风风光光的,体体面面的。

有的老人也唏嘘感叹说,要是有一天我死了,也有这么热闹就好了。

当然,孝子本人也说埋我爹我娘一夜的消费就是上万块钱。

同时,我们也常看到很多名人,伟人,或是贤才的遗嘱是:后事从简。

厚养即是大孝

很奇怪的一个现象,很多老人在生时没有得到过一天敬孝,死后却希望着自己有一场厚葬。

确实,但凡是生前没有受多敬孝的老人们,基本上都在死后如愿得到过厚葬,并且风风光光。哪怕是他死在家里发臭了邻居才发现通知的他的家人。他基本上依然能得到厚葬的风光体验。

这么多年来以来,我们常提及体面和风光。

但是体面和风光总是做给外来看的。人情冷暖,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其实,当一个人实心敬孝,一心一意对长辈父母,问心无愧,一直送养老人到善终时,已经不在乎是不是要弄一个风光的葬礼来给自己脸面上帖金了。

当一个老人,在享受到实质的天伦之乐,每天都孝心的包围中开心渡过,一直这样走到生命的最后,也就看开了人生,通常会留下遗嘱说:后事从简,不要大操大办。

所以贤者都教育世人:厚养薄葬。

其实厚葬简单,无非是出钱弄个场面,最后收个人情,可能还会赚钱。

然而,厚养就很难了。可能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膝下尽孝,床着侍奉,可能是一年,可能是十年,可能是二十年。

厚养是整个老年二十年左右的付出,厚葬是吹吹打打两三天。

厚养是默默无闻的,甚至还有矛盾和冲突的。厚葬是光明正大,惊天动地的。

有人没有等来厚养,只有奢望厚葬。

有人没有等来今生侍奉,唯有寄托来生转世。

厚养即是大孝

世间多有富养儿女,少有厚养父母。

孝道的提倡,往往在两难之间徘徊。

当我们的世界,进入老年的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厚养尽孝的风气,我想,整个老年,充满着无尽的孤独氛围,充斥着整个社会。要知道,未来老年人可能要比年青人更多了。

但是,要如何厚养,真的是个难题。伸手要钱的社会,没有人情,何来孝道呢?

厚养即是大孝。而大孝,是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衬托。这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可以撑得起的,需要全体人民,无论富贵还是贫穷的共同参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