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設備板塊龍頭個股資料整理(D2)

 2018年9月11日

說明:本資料爲信息類作品,主要對各主要行業龍頭個股資料進行動態性整理。

A股市場已經進入到價值投資時代,各行業龍頭個股的表現機會要遠遠多於行業其它個股。龍頭企業一般都是該行業優勢較爲突出的企業,其最大的優勢在於擁有更多的各種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經營企業就是經營資源,一方面這些資源可以使得本企業以更多、更有效率地方式獲取新的資源,另一方面憑藉這些資源可以爲本企業建立更高的行業壁壘,阻擋其它企業超越和新入局者。龍頭企業的優勢資源主要表現爲兩個方面:一是內在方面的資源。如運營管理能力、技術水平、產品成本、產品服務能力、良好的社會信譽度等;二是外在方面的資源。如良好的政商關係、和銀行等金融類機構的關係、優秀人才聚集優勢等。各行業龍頭企業的市場表現往往具有行業興衰的風向標作用。

截止到2018年06月27日,板塊A股上市公司按市值排名前四名分別。

一、海康威視(002415)

1、基本資料

1海康威視連續6年蟬聯視頻監控行業全球第一,擁有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份額的21.4%。2017年毛利率45%、淨利率19%,研發支出20-30億,面向下游多個行業,無論從品牌、規模和運營服務上護城河都較爲深厚。

2)AI技術發展掌握數據是強競爭力。公司早在2006年就佈局深度學習算法,2016年產品陸續落地,2017年公司佔戰略定位圍繞AICloud架構,完成“邊緣節點+邊緣域+雲中心”的核心產品佈局,其中AI的基礎是數據,海康威視在這一方面比競爭對手有更強的數據積累和下游行業更深的理解,從這個角度講,未來海康威視也不只是個硬件公司。

3)國外市場海康威視走自主品牌道路。國內競爭已經證明品牌是競爭的主要關鍵,公司在海外加大營銷尤其是重視品牌的推廣,在拉美、北非、印度等取得較好的突破和進展。

4)B端和C端市場開始發力。海康威視螢石經過第一個五年努力在2017年實現10億收入並首次盈利,這塊主要受益智能家居等消費升級對安防監控、智能門鎖等驅動,市場規模測算下來2000多億空間,公司比360、小米等更具備做硬件以及定製需求服務的基因;另外智能製造、汽車電子等孵化方向更是孕育1000多億市場規模,公司在B端和C端成長空間及戰略佈局有望複製在G端成爲安防龍頭的成長路徑。

2、有關統計資料

1)基本資料。近期市盈率(靜態/動態):28.74/32.60倍,總股本:92.27億,總市值:2704億。

2)每股收益情況

2017年每股收益/2016年每股收益:1.03/1.23元。

2018年1-6月每股收益/2017年1-6月每股收益:0.45/0.35元。

2018-2020年每股收益預計:1.27/1.60/2.02元。

3)近期淨利潤增長情況對比

2017年1-12月比2016年1-12月:94.11億/74.24億。

2018年1-6月比2017年1-6月:41.47億/32.92億。

4)股東人數變化情況。三季度末12.75萬家,四季度末16.70萬家,2018年一季度末13.74萬家,二季度末15.03萬家。

5)概念強弱排名:邊緣計算, 人臉識別, 人工智能, MSCI概念, 安防, 大數據, 工業4.0機器人概念,汽車電子。

二、大華股份(002236)

1、基本資料

1公司從視頻監控領域,升級爲智慧物聯解決方案與運營服務商,打開十倍行業空間。大華以視頻業務爲核心,提供全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並通過AI賦能機器視覺、視頻會議、機器人、智慧消費等創新業務,提升整體解決方案能力。

 2)自2017年公司推出睿智系列AI前後端產品以來,公司不斷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投入,並於2018年6月率先推出採用自研芯片的經濟性人臉相機。伴隨着低成本芯片解決方案的推出,經濟型人工智能攝像頭價格有望下降至2000元以內,對現有產品替代趨勢將加速,進而推動智慧物聯市場爆發。

3)公司上半年境內業務穩步開展,錄得63.75億營收,同比增長33.27%,毛利率36.44%,同比下降1.04個百分點。可見去槓桿對國內市場整體景氣度影響不大,展望下半年,公司目前有多個大型雪亮工程項目在逐步落地中。預計將對Q4業績產生正向貢獻。

2、有關統計資料

1)基本資料。近期市盈率(靜態/動態):18.99/20.87倍,總股本:28.99億,總市值:451億。

2)每股收益情況

2017年每股收益/2016年每股收益:0.82/0.63元。

2018年1-6月每股收益/2017年1-6月每股收益:0.37/0.34元。

2018-2020年每股收益預計:1.00/1.31/1.75元。

3)近期淨利潤增長情況對比

2017年1-12月比2016年1-12月:23.79億/18.25億。

2018年1-6月比2017年1-6月:10.82億/9.83億。

4)股東人數變化情況。三季度末5.35萬家,四季度末6.51萬家,2018年一季度末6.96萬家,二季度末6.98萬家。

5)概念強弱排名:人臉識別, 安防, 虛擬現實, MSCI概念, PPP概念, 人工智能, 芯片概念, 證金持股, 智慧城市。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