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董大財說:“這面國旗時刻提醒他選擇老區開發農業的初心:精準扶貧革命老區,幫助老區人民致富。望着鬱鬱蔥蔥的荒山,輪椅上的董大財說:“我想,我走的這條路是對的。

平陽西北山區的鳳臥鎮,素有浙江延安、紅都之稱,這裏是中共省一大召開所在地。劉英、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裏戰鬥和工作過。

鳳臥深處的平馬村,海拔500米,是當地的革命老區。從平陽水頭鎮出發到平馬村,沿途經過劉英大橋、省一大遺址,19公里蜿蜒的山路,需要耗時近50分鐘。

這條車流稀少的山路,過去一年,董大財記不清開了多少次,他笑稱自己車牌號碼4個7的私家車變成了泥點斑斑的“工程車”了。

董大財承包的千畝荒山

殊爲不易的是,立志幫助老區村民實現脫貧夢的董大財,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企業家。

腿腳不便的他,去年自掏腰包承包了革命老區平馬村的千畝荒山,在家人的協助下,“披荊斬棘”,硬生生在深山老林中拓出一條“精準扶貧”之路:

種植名貴中藥材和瀕危植物白豆杉等,開展紅色旅遊。如今,首批拓荒出來的400多畝梯田已經種上了金線蓮等名貴藥材。

“我覺得老天註定,我這輩子不走尋常路。”

1976年,董大財出生在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水頭鎮的一個普通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二。在他1週歲時,命運和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還沒學會走路的他,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從此無法獨立行走。

但噩運並沒有擊倒董大財,反而讓他活得更加“倔強”。“我覺得老天註定,我這輩子不走尋常路。”樂觀積極的董大財將病魔看作一種財富。帶着這樣的使命感,董大財決心“活在世上,每一天都要活到極致!”

雖然身體有殘缺,但他的心態卻很堅強。高中畢業後,母親讓他學習刻章手藝,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長,養活自己。當時的董媽媽不會想到,這家刻章店僅僅是兒子事業的起點。

其間,一場意外的大火將刻章店等幾間店面都燒成了廢墟。爲了不耽誤客戶的訂單,事故後的第二天,董大財堅持在廢墟中刻章。

這家刻章店至今矗立在平陽街頭。如今,事業有成的董大財常回去看看這家刻章店,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依然矗立在平陽街頭的刻章店

董大財不滿足守着一方小小的刻章店。2004年,他毅然孤身遠赴廣西北海,抓住國家開發北部灣的機會,投身房地產事業,順利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此後,他的事業版圖逐漸打開,轉而涉足印刷包裝業,在廣西欽州創辦了印刷廠。

2008年,事業頗具規模的董大財響應家鄉政府“溫商迴歸”的口號,回到水頭鎮投資,先後創辦了溫州尚格皮業有限公司、平陽縣阿拉丁黃金有限公司、浙江省子爵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

輾轉多個行業,董大財一路不停學習、不懼挑戰、不斷歸零,勇往直前。他說:“我喜歡鑽研新事物!凡事不拼,就沒有希望,拼一把,就還有一線希望。”

平陽縣殘聯黨組成員倪錦國與董大財相識多年。

倪錦國評價這位摯友,“意志頑強,非常拼!從一開始拄着柺杖到後來坐着輪椅上,董大財一步一步闖出了不輸健全人的事業版圖!”董大財還先後獲得了溫州市自強模範、平陽縣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而在董大財看來,他並不是一個人在拼搏,他是在爲殘疾人羣體拼搏。“我不希望因爲殘疾被人看不起,反而要做得比常人更好。”

“我對自己的要求不是優秀,而是卓越。”完美主義的董大財說,“雖然這樣很累,但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激勵更多的殘疾人自強自立,敢於追求,過上好日子。我能做到,其他殘疾人也可以做到。”

3萬元捐款起步的公益之路

事業還未做大的時候,董大財便已經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在廣西欽州辦廠的時候,他就結對了當地敬老院裏的孤寡老人。董大財說:“莫以善小而不爲,有多少能力就先出多少力。”

2011年,平陽水頭慈善總會組織“慈善一日捐”活動,董大財慷慨解囊,捐資3萬元並與當地的貧困大學生結對助學。此後,他積極投身當地公益事業。

每年農曆年底,董大財回到家鄉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不停蹄地去超市購買糧油等愛心物品,爲困難羣衆及時送上年貨。”

2017年農曆春節,董大財忙到大年三十纔回家,但他顧不上喫午飯,立馬趕去鰲江鎮聯南村慰問殘疾困難羣衆。

董大財給困難羣衆送去生活用品

他覺得,財富只有回報社會,才特別有意義。每次幫助他人,受助者樸實真誠的眼神,讓董大財十分觸動。

他早已做好了打算,身後將捐贈大部分財產,只留下一少部分給獨生女。董大財說:“留給寶貝女兒最好的財富是爸爸的善行。”

平陽縣鰲江鎮梅源鄉嶺根村村民黃兆勇對董大財充滿感激之情,因爲正是董大財的熱心奔波,幫他解決了腦癱兒子的生活照料問題。

五六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董大財結識了打零工的黃兆勇,瞭解到他的家中有一個身患重度腦癱、生活無法自理的兒子。

爲了照料孩子,黃兆勇只能就近打一些零工,家境困難。素不相識的董大財決定伸出援手,積極幫黃兆勇一家聯繫資源,申請補助。

黃兆勇說,熱心腸的董大財開車帶着他跑縣裏、跑市裏送材料,沒有喝過他一瓶水。中午喫個便飯,都是董大財買單。

在董大財的東奔西走下,黃兆勇一家申請了低保,每個月可領各類補助近2000元,大大改善了家裏的經濟狀況。黃兆勇動情地說:“董大財太好心了,我千萬要記得他對我家的功勞。”

如今,董大財身兼平陽縣肢殘協會會長、平陽縣殘聯理事、平陽大愛助殘志願者協會名譽會長、水頭聚愛義工隊副理事等職務並榮獲平陽縣第四屆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革命老區千畝荒山栽種“藥王”

“常懷感恩之心,儘量不麻煩他人”的董大財,樂於回報社會。他的臉上看不到沮喪和低落,而是洋溢着自信、熱情和樂觀。

董大財笑言:要是開車去相親,相親對象幾乎注意不到他的腿疾。坐在駕駛座上的他,看起來和常人無異,開起車時,車技更是勝人一籌。通往平馬村的崎嶇山路,他早已“駕輕就熟”,一個人來去自如。

2014年,董大財如願加入了民建,後被評爲平陽縣第十五屆政協委員。

民建平陽基層委員會副主委陳愛珠介紹,考察新會員時,他們瞭解到董大財是一個能力出衆的殘疾企業家,“滿滿的正能量”、樂於助人。

董大財的參政議政能力也比較強,積極到基層調研,爲無障礙環境設施的建設呼籲,提出了加強殘疾人康復的議案並跟蹤落實。“董大財對事業有上進心,對黨派熱心,對公益事業有愛心。” 陳愛珠這樣說道。

加入民主黨派後,董大財有了更高的政治覺悟。

2018年6月6日,他註冊成立浙江青鑫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02萬元。董大財說:爲公司取名“青鑫”,正是爲了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

公司地址位於革命老區平馬村。這裏的千畝荒山將開啓他公益事業的全新篇章。

全家動員參與到開荒上來

去年,董大財承包了平馬村近千畝荒山,期限是22年,並免費讓該村集體入股,共享發展紅利。

平馬村黨支部書記金獻釧介紹,該村是革命老區,不適宜發展工業,經濟基礎薄弱,是一個貧困村,大部分村民都在外求學或打工,村裏現在只有100多名老人留守。“董大財承包的都是荒廢多年的山林。

青鑫公司的開發改善了村容村貌,也帶動了當地勞動力就業,增加了村集體的收入,也契合了村裏紅色旅遊開發的思路。”

董大財在承包的荒山最高處豎起了一面國旗。董大財說:“這面國旗時刻提醒他選擇老區開發農業的初心:精準扶貧革命老區,幫助老區人民致富。”等到所有荒山拓荒完畢後,董大財還打算在入口處,用植被“種出”紅色標語。

開荒時遇到的蘆葦達6米多高

董大財的“紅色精神”也感召了家人,一家人埋首深山“披荊斬棘”。

董大財的弟弟董大軍在荷蘭生活了11年,已取得荷蘭國籍,原本是一名心理醫生。“聽聞二哥要扶貧老區,我覺得這項事業很有意義!

荷蘭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農業,我想把當地的先進經驗帶回國內,帶回老區。”去年,董大軍說服妻子一起回國,幫助腿腳不便的二哥拓荒。董大軍年邁的父母全力支持。

“剛到這片山林的時候,蘆葦比人還高,根部盤綜錯節,打草機都燒壞了好幾個。山裏的蚊蟲也特別毒。”董大軍直言好像一下從現代社會回到了“原始森林”,但團隊咬着牙,克服了這些苦難。

在開墾梯田的過程中,他們特別注重保護森林資源。“寧可梯田零散一些,也要保護這些珍貴的參天大樹。”經過半年多的不懈努力,今年4月份,這片山林已經初具規模,許多梯田也圍上了欄杆。

記者在現場看到,董大軍正小心翼翼地移種“金線蓮”種苗。董大軍介紹,金線蓮被譽爲“藥王”“鳥人蔘”,北有冬蟲夏草,南有“金線蓮”。“金線蓮”喜陰,生長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畝產的經濟效益比較可觀。

“我自掏腰包開發革命老區的農業,就是想爲當地村民做點實際的事情。”關於未來的規劃,董大財說,已經邀請浙江省科學院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的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以後這裏不種水果,要因地制宜、培育珍貴的中藥材和瀕危植物白豆杉,提高經濟附加值、”。

在平馬村的荒山陡坡間,有一條土路,專供董大財的輪椅出行。望着鬱鬱蔥蔥的荒山,輪椅上的董大財說:“我想,我走的這條路是對的!”這話像說給旁人聽,也像說給自己聽!

輪椅沒有束縛董大財的行動力,命運沒有打倒董大財的戰鬥力。充滿激情的他將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個張揚的勵志貼,將命運的不公硬生生逆襲成身上“最強標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