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商丘古城(李書偉 提供)

樹下驚魂

據有關史料記載,應天書院有棵皁角樹,相傳爲書院創始人楊愨的先祖所栽。春秋時期,孔子每次回鄉祭祖,都要在皁角樹下講學,天長日久,樹便有了靈性。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14世祖爲微子啓同胞兄弟微仲衍。春秋戰國時期,宋國發生內亂,孔子曾祖逃往魯國,遂成爲魯國人。孔子成年後,常回宋國考察殷禮和祭祖,後娶宋國人亓官氏爲妻。孔子死後,後人爲紀念孔子還鄉,曾在夏邑縣城北7公里處的王公樓村建還鄉祠,現還鄉祠仍存。

五代十國時期,楊愨在皁角樹前建造房舍,創辦了私學。每當夏日或下雨的時候,學子們總喜歡在皁角樹下遮陽學習或避雨。

說是有一年夏日,范仲淹在樹下苦讀,由於飢餓和燥熱,靠在樹上不知不覺睡着了,後來不知過了多久,天邊一陣怒雲翻滾,空中一聲炸雷將皁角樹劈去了一半,大雨傾盆而下。范仲淹經雷雨一驚一澆驚醒過來,只見自己被壓在了樹枝下,扭頭看樹,樹被炸雷劈去了一半,樹身依然吐着火苗,心裏一陣驚恐,從樹枝下爬出來,跑回宿舍。

事情過後,有同學笑說范仲淹人窮命大,雷劈不死,日後必有後福;有同學笑談是皁角樹日久成精,修成了仙體,遇雷雨捨生忘死,救了范仲淹一命;也有同學笑說,是天上的文曲星藉助雷雨和皁角樹,將靈氣傳給范仲淹,范仲淹日後必成大器,官至將相。

同學們笑談歸笑談,但隨着時光的流逝,有兩件事卻印證了當年范仲淹同學們的笑談:一是數年後,范仲淹不但考取了進士,入仕爲官,而且一路飛黃騰達,官至宰相;二是那棵遭雷劈去一半的皁角樹,日後不但沒有死,而且如今千餘年過去,皁角樹遭雷劈過的半邊,依然呈焦炭狀,彷彿在向世人訴說它那久遠的遭遇,而另半邊依然高聳入雲,枝繁葉茂,彷彿又在向世人訴說它的古老,它的活力,它的神奇,同時,又彷彿向世人訴說着應天書院那昔日的輝煌和衰落。

圖片:來自網上

王先鵬——中國旅遊文化傳奇系列 圖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