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鴻典建築博物館館長盧迪從工業建築學專業角度,講解了現在瀋陽航天新光集團廠區的價值。他說:“瀋陽航天新光集團廠區就是中國工業建築學的寶藏。

一張張老照片,記錄着中國航天工業的發展;一棟棟老建築,講述着光榮與夢想。

6月15日,“百年新光特展”在劉鴻典建築博物館舉行,本次特展通過視頻、照片、現場講解的方式,講述了現在瀋陽航天新光集團廠區的歷史。

“百年新光”見證光榮與夢想

遼寧省沈撫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曄是本次特展的策劃人之一,他說:“作爲第三屆瀋陽創意設計周的重要活動,我們舉行此次特展,就是希望這種方式,讓大家瞭解瀋陽文化的潛力。瀋陽作爲共和國工業長子,近現代中國工業發展的搖籃,工業遺產是瀋陽城市重要文化組成部分。老廠房就是工業遺存是重要載體之一。”

楊曄介紹,瀋陽航天新光集團有限公司是隸屬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大型國有企業,廠區位於大東區東塔街1號,佔地26公頃,前身爲1920年張學良建立的東三省航空處,1938年改爲飛機制造工廠,是中國最早建立起來的航空工業企業。1951年5月31日,作爲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第111個重點建設項目,被命名爲“第111廠”,也是新中國第一個航空航天動力裝置的科研生產基地。1959年轉爲航天動力裝置的研製生產單位,成爲現在的瀋陽航天新光集團。“新光”研製生產了全國第一臺航空噴氣式發動機,生產航天動力裝置20餘種型號,被譽爲“新中國航空航天動力裝置的搖籃和國防建設的功勳企業”。整個廠區的建設橫跨百年,體現了近現代和當代工業建築的技術水平和建築特色,是瀋陽各個歷史時期,工業建築成就和歷史的珍貴縮影。

中國工業建築學的寶藏

劉鴻典建築博物館館長盧迪從工業建築學專業角度,講解了現在瀋陽航天新光集團廠區的價值。

他說:“瀋陽航天新光集團廠區就是中國工業建築學的寶藏。該廠區的‘小黃樓’,是瀋陽最早使用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是1920年建造的東三省航空處辦公樓。該廠區還有一棟辦公樓是1930年建造的,是近代工業建築的典型結構。現在該廠區的42、44號廠房,體現了工業生產與工業建築藝術性的完美融合;50試驗室,則體現新中國初期的工業建設特點。”

據記者瞭解,目前瀋陽航天新光集團準備拿出部分廠區進行文創產業的開發。

瀋陽工業遺產潛力巨大

本次特展的舉行地點——劉鴻典建築博物就是一個由廢舊鍋爐房改造而成的文創項目。楊曄說:“瀋陽作爲東北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分佈在城市中的衆多歷史街區、歷史建築、工業遺產,是不可多得的文創資源。選擇在劉鴻典建築博物舉辦這個特展,就是讓外界知道,瀋陽的工業遺產潛力無窮,而且已經有了成功案例。”

“百年新光特展”的另一位策劃人陳建說:“瀋陽的工業歷史相當久遠,早在1898年就建立了“奉天機器局”,鑄造銀元。新中國成立以後,工業成爲瀋陽的驕傲。在‘一五’大建設時期,瀋陽獲得到了全國各地的人才支援,得到了佔全國比例相當大的重點項目和援建項目,99家大中型國有企業落戶瀋陽。現如今,如何保護和開發瀋陽的工業遺產,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希望本次特展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更多的設計師來開發瀋陽的工業遺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