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還沒開賣就已穩坐亞馬遜書榜頭名,“水門事件”爆料人伍德沃德的新書《恐懼:白宮裏的特朗普》昨天(11日)一開售,出版商宣佈加印100萬本救急。

  美國某書店 圖自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

  這書到底有啥料,導致這麼高的人氣?昨晚觀察者網已經劇透了一波。今天,小編髮現書中還有一節很亮:有官員警告特朗普,美國96.6%的抗生素都是中國生產,對華發動貿易戰美國無非是自取滅亡,中國摧毀美國只需一招。

  但特朗普卻“奇怪地看着對方”,最終沒有理會這個諫言。

  “中國想要摧毀美國,只需不賣抗生素給我們就行”

  據《恐懼》曝料,白宮前經濟顧問科恩(Gary Cohn)曾警告特朗普,“美國有96.6%的抗生素都是從中國進口。比如青黴素在內的9種常見抗生素,美國國內都沒有生產。”

  “如果你是中國人,且想要摧毀我們(美國),那就不要給我們出口抗生素就行了。”科恩認爲,特朗普的貿易戰將中國藥企定位目標,實際上是在給美國“掘墳”。

  結果特朗普聽罷,“奇怪地看着科恩”,沒有說話。

  “先生,當嬰兒都死於膿毒性咽喉炎的時候,你怎麼向他們的媽媽解釋?還提貿易順差嗎?”科恩追問。

  特朗普回答道,“我們可以從別的國家購買。”

  科恩隨即開始第二輪解釋:所以中國人如果把抗生素賣給德國,德國人再加點差價,賣給美國,這將縮小中美貿易逆差,但會增加美國和德國間的貿易赤字,“你覺得這對美國經濟來說好嗎?”

  這時候,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Peter Navarro)出面“救場”:“那咱就不從德國買。”科恩很失望:“捨本逐末(rearranging the deckchairs on the Titanic,直譯爲重新擺放泰坦尼克號甲板上的躺椅,即浪費時間處理瑣碎事情而忽略了關鍵問題)。”

  “如果中印不賣原料給我們,美國80%的藥都做不出來”

  “中國藥企掌握美國命門”,書中這個觀點曾獲得不少美國學者、醫療工作者的認同。今年5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文指出,“幾乎所有常見藥物的主要原來,無論抗生素還是避孕藥,抗癌或是降膽固醇藥物,都是從中國買的。”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中國給藥品上鎖

  另外一位醫護人員透露,像奧司他韋(一種作用於神經氨酸酶的特異性抑制劑)的製藥過程中需要八角(觀察者網注:並非八角提取物),而“八角幾乎只在中國生長”。

  官方數據顯示,我國西藥類產品在去年上半年出口到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對前十大目的國的出口額佔比高達57.5%,美國排首位。其中,原料藥出口額佔比爲82%,原料藥出口類別中,氨基酸類、激素類、解熱鎮痛類、維生素類、中樞神經系統類等的出口額均實現了強勁增長,但林可黴素類、四環素類、青黴素類等的出口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到了今年,隨着中美兩國進行了幾輪貿易交鋒,不少美媒也意識到美國這個軟肋。《福布斯》在6月刊登一位美國資深醫護人員的文章,“如果中國和印度都不賣(製藥)原料給我們,那美國80%的藥物都生產不出來。”

  福布斯:抗生素供應鏈脆弱,造成庫存短缺,構成國土安全危機

  這位醫護人員進一步曝料,早在2015年起,一線醫護人員就已經注意到抗生素“不夠用”。她認爲,這已經構成美國的國土安全危機。

  科恩:此書未正確描述我在白宮的生活

  回到科恩和特朗普的那段對話,雖然內容沒有被證實,但現實生活中,科恩的確曾和特朗普政見不一。尤其是在“對華貿易問題”上,兩人甚至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柯恩認爲對華貿易戰不可取,反而會傷害美國民衆的利益。

  CNN:特朗普和首席經濟顧問(科恩現已離職)對華有完全不同的觀點

  《恐懼》的作者伍德沃德週一(10日)接受採訪時也說,科恩和特朗普鬧掰,就是因爲貿易問題上的分歧。

  不過科恩本人對這本書的內容“有質疑”。11日,科恩接受美國Axios新聞網採訪時稱,這本書沒有正確的描述他在白宮的經歷。他說:“我對我在特朗普政府的服務感到驕傲。我繼續支持總統和他的經濟議程。”

  而特朗普也對這本書很不爽,上週曾多次公開表示這是一本“假書”,裏面的內容“很滑稽”。而國會山10日消息,白宮發言人桑德斯當天透露,特朗普可能會把伍德沃德給告了。

  科恩在今年3月6日請辭“白宮首席經濟顧問”一職,特朗普通過白宮一份聲明肯定了他的任職期間的工作,稱其爲“罕見的牛人”,說他是“世紀稅改”方案背後的功臣,“從新令美國經濟煥然新生”。

  圖自CNN截圖

  然而《商業內幕》曾曝料,特朗普在科恩請辭前的幾個小時,仍舊在和他爭論“貿易戰”相關的事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