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灯鱼,中文俗名:恒河青鳉鱼、女王灯、印度女王灯、羽毛女王灯。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颌针鱼目 Beloniformess

科:异鳉科 Adrianichthyidae (Ricefishes)

亚科:青鳉亚科 Oryziinae

属:Oryzias

产地:印度、孟加拉、缅甸

最大体长:4cm

羽状臂鳍,是它们的最大特色。

女王灯体色主要呈银白色,两侧扁平,腹部圆润宽阔,体幅略高,体轴后半部会出现一条细细的深蓝色纵纹,两旁并夹杂着些许细小横纹。女王灯雄鱼的臀鳍鳍条会突出延长形成丝状,十分华丽,不过雌鱼就没有这样的特征。女王灯不论雌雄,沿着背部都具有一条深褐色的背线。

饲养方式:女王灯在原生地多半被发现在河口处,但它们也在其它任何形态的淡水水域,如森林小溪、池塘、沼泽或主流河道中被寻获,显示它们对水质适应力相当好,属于广盐性鱼种。由于女王灯体型娇小,加上其个性平和,在饲养前不需要准备很大的水族箱,30~45cm的玻璃鱼缸便已足够。

可以在鱼缸底部铺设小颗粒的底砂,然后配置一些沉木与石块,并种植金鱼草、铁皇冠或小榕等易于种植的水草,可以使缸景显得自然而优美,且能让女王灯们拥有安全感。利用莫丝和铁皇冠等水草便可替女王灯设置一座简单的造景缸。

饲养水源可以直接使用经过曝气调整过的自来水,由于它们适应的水质范围从中性到弱碱、从软水到硬水都没问题,因此虽各地的水质条件不同,但只要是已中和掉氯气等有毒化学物质后的新水,它们都能够接受。虽然它们常生活在含有盐分的水域,在纯淡水中也能够自在生活,丝毫不受影响,所以不需为了要不要加盐而伤脑筋。定期换水是必要的工作,鱼只排泄出来的含氮废物经过硝化菌处理后虽然毒性减弱,但长期累积仍会让水质酸化而使女王灯产生不适,甚至导致它们的鳍条溶解而死亡。相对于旧水,女王灯反而偏好稍具硬度的新水,因此常可见它们在换完水后活力充沛的景象。

在饲料投喂上,虽然它们非常喜欢小型生饵或活铒,属于上层鱼类的它们,对于漂浮于水面的薄片饲料也能轻易接受。如果缸中的循环不够良好、有机质过高或是刚修剪完水草,都容易在水面上产生油膜,严重时会影响光线的穿透度,此时女王灯便会徘徊在水面附近,用口吸食缸水表面的油膜,成为迷你型的油膜清除器,也算是功能性鱼种之一。会清除水面上的油膜是女王灯的一大优点。

混养:女王灯体型非常娇小,最大体长不超过4cm,同时其个性也相当温和,所以如果要为其挑选适合的缸友,应尽量避免体型过大、过于活泼或领域性强烈的鱼种。可以选择不同活动水层的鱼类,例如:栖息于底水层的小型鼠鱼、爬鳅、条鳅或虾虎,也可以选择温和、群游性强的三角灯或红莲灯等小型灯鱼。然而饲养数量应搭配鱼缸大小,以免密度过高造成过滤系统的沉重负荷。女王灯习性温和,很适合群养于水草缸中。

繁殖:女王灯繁殖也很容易。公母的辨识十分简单,雄鱼在亚成体阶段便能发现其延长突出的臀鳍鳍条,雌鱼臀鳍则十分平滑,且腹部较为圆润饱满。如果想要繁殖女王灯,建议将雄鱼和雌鱼单独饲养在一缸,只要够成熟、营养充足,雌鱼便很容易产卵。

如果你突然发现雌鱼的泄殖腔两侧挂了一串透明、像葡萄一样的圆形物体,那正是母鱼刚产下的受精卵。女王灯的卵粒之所以会黏在一起,乃是由于其外表布满了像是外星生物般的毛状物,好让它们彼此勾结在一团并悬挂雌鱼的腹部。

大约在一、两天内,雌鱼会寻找水草叶面并将鱼卵黏附在其上,我们可以事先准备浮性水草如布袋莲、水芙蓉或是莫斯、金鱼藻等叶片细致的水草供其产卵,也可以直接使用卵生鳉鱼用的毛线拖把,日后在孵卵时也较为方便。

为了怕鱼卵遭亲鱼或其它鱼只吞噬,建议将鱼卵移出至另一缸进行人工孵化,孵化的水以养过的新水为佳,以减少鱼卵发霉的机会。另外,新水的水质不可与原缸水落差太大,否则鱼卵易变白死亡。在加强水流的循环及打气后,可滴入几滴甲基蓝或其它治疗水霉用药,顺利的话,鱼卵三天后可见发眼,约两周后孵化。

刚孵化的鱼苗体型非常娇小,无法吃下刚孵化的丰年虾无节幼虫,建议以原水、微虫或鳗粉等饵料来饲养,约一周后鱼苗成长至可以食用无节幼虫的大小后,再以无节幼虫取代之。虽然女王灯是很廉价的淡水观赏鱼,不过如果能够成功繁殖它们也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