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13日的計劃是在通江境內活動,先去參觀位於縣城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再去40餘千米外的王坪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祭拜先烈,最後去烈士陵園附近觀看著名的“赤化全川”石刻標語。6月15日上午,在濛濛細雨中,我們來到了萬源城中的紅軍公園,這裏有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

在建國70週年即將到來之際,《摩托車》雜誌與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再次攜手,啓動探訪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色之旅”。我們本次選擇的車輛爲全新的豪爵NK150和Eagle 125,這兩款車將馱着筆者和同事走進大巴山深處,探尋年代久遠的紅色印記……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達州——通江

6月12日午後,我們在達州市取了車,踏上征程。計劃晚上趕到巴中市通江縣,里程雖不多但全程山路。從達州城區順210國道北上,過北外、羅江、蒲家,在八口村左轉201省道之後,大貨車基本不見了,道路卻崎嶇陡峭起來。一座座山、一道道彎,一路盤旋俯衝,越走地勢越高。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傍晚5點多,在梓桐鎮街道邊,我們邂逅了此行的第一個紅色景點——紅三十軍政治部舊址。正在鐵將軍把門的院外轉悠,過來一箇中年人。是梓潼鎮黨政辦的魯尚平主任,得知我們的來意後非常熱情地喊來工作人員打開大門,並義務爲我們陪同講解。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原來的達縣梓桐鄉是一處戰略要地。1932年8月,紅三十軍解放了此地,軍政治部就設在這座鄉僞團總杜光庭的“杜府草堂”內。1934年7月,紅三十軍政委李先念住在這裏並指揮了何家山、壘城寺戰役,重創了進攻川陝根據地的敵人。當時,政治部大院的南門有一副石刻的對聯——“斧頭劈開新世界,鐮刀割斷舊乾坤”,是當時的鄉蘇維埃主席何永瑞創作的。魯主任說,這對石刻對聯已經在1959年運往北京,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現在的政治部舊址東門則是後來原樣放大複製的……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離開梓桐鄉,天色漸漸暗下來,車燈前方山道彎彎、兩側是黝黑的山林和峭壁……一陣急行軍,抵達大山深處的通江縣城。

6月13日的計劃是在通江境內活動,先去參觀位於縣城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再去40餘千米外的王坪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祭拜先烈,最後去烈士陵園附近觀看著名的“赤化全川”石刻標語。我們在通江的活動得到了通江縣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李明主任全程陪同併爲我們的拍攝提供了便利。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通江是名副其實的紅軍縣。1932年12月25日,紅四方面軍解放通江縣城,總部就設在文廟院內至1935年春。兩年多的時間裏,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等最高領導人在這裏運籌帷幄,紅四方面軍在川陝蘇區地方武裝和老百姓的配合下,粉碎了敵人的“三路圍攻”、“六路圍剿”,發展壯大了川陝革命根據地。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午後,來到王坪烈士陵園。這片青山環抱的陵園創建於1934年7月,並在歷次戰役中不斷擴大規模,埋葬了7800多位有姓名的烈士和17000餘位無名烈士,是中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在鐫刻烈士姓名的英烈紀念牆前,面對那些還沒來得及取上成人名字的“賈胖娃兒”、“陳喜娃子”等小紅軍烈士的名字,我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來到“赤化全川”石刻標語觀景臺前,我們的情緒才逐漸平穩下來。1934年,紅四方面軍鏨字隊歷時5個月,在這片峭壁上刻下了字高5.5米、寬4.7米、筆畫深0.35米、字間距7.1米、離地15米的四個大字,幾十裏外清晰可見。紅軍北上之後,當地百姓用糯米摻炭灰泥漿將這四個刻字保護至新中國成立。現在,這幅世界已知的最大的石刻標語歷經80餘載仍完好如初,堪稱紅軍文物之最……

通江——萬源

6月14日,告別通江,前往萬源。我們的線路計劃是經麻石、鎮龍進入萬源市秦河鄉,然後東行奔210國道。選擇走秦河鄉,目的是看一看那裏的三官場老民居和荔枝古道。這是一條狹窄崎嶇的深山小道,尤其是過鎮龍鎮進入萬源境內之後,路面破損嚴重,坑坑窪窪的狹窄路基旁邊就是懸崖深谷……但是,風景是真的好啊。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經過一段幾乎是仰着走的漫長上坡,我們來到了三官場9組,看到了三官場老民居中的代表性建築之一“五世同堂”。這是一座典型的川東北四合院民居建築,主體榫卯結構,基本保持了原貌,整體古樸厚重透着濃濃的滄桑……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在宅院門前,我們遇到了三官場村委的一位女幹部,這位熱心的大姐爲我們聯繫了前任村長蒲老漢做嚮導,讓蒲老漢帶我們去看荔枝古道。淳樸厚道的老村長和他漂亮的小孫女,領着我們翻過山坡來到山頂,一道蜿蜒於密林中的小道出現在眼前。這就是荔枝古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荔枝道。天寶年間,唐玄宗爲博楊貴妃歡心,每年荔枝成熟後就令人從重慶涪陵快馬加鞭馱荔枝去長安,全長一千多千米的荔枝道正經過三官場村……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6月15日上午,在濛濛細雨中,我們來到了萬源城中的紅軍公園,這裏有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1934年7月16日至8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萬源馬鞍山地區與國民黨的軍隊展開激戰,殲敵一萬餘人並繳獲大量槍支彈藥,是紅四方面軍歷史上規模最大、戰績最輝煌的一場戰役。200餘位開國將軍參加了這場惡戰,許世友的大刀都砍捲了刃。萬源百姓也爲紅軍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他們節衣縮食支援紅軍,甚至有餓着肚子支前的百姓餓死在爲紅軍送飯的路上……不足20萬總人口的萬源有十餘萬人參戰、四萬餘人參軍,北上長征的8600人在建國後僅倖存不足300人……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我們的參觀和拍攝得到了陳列館工作人員的支持,在感動之餘,陳列館中的史實資料

和珍貴文物更深深地震撼着我們。紅軍,這個國家的脊樑!

騎最新的國產車,走最爛的山路,探尋最真的英雄

出了陳列館大門,川陝革命根據地探訪的第一部分就結束了。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我們會繼續深入大巴山,因爲那裏有英勇不屈的巴山游擊隊。迎接我們的,卻是意料不到的艱難……

*注:兩輛車出發前均已獲得臨時牌照,因行程問題在萬源才正式掛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