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媒體曾在180名一年級小學生中進行調查,這些孩子中想要當班幹部的學生佔到89.5%,而其中明確表示自己不想當班幹部的還不足1%,而想當班長的同學則高達七成,由此可見班幹部競選的火爆程度。曉菲或許還沒意識到當上了班幹部,就有了對同學們頤指氣使的權力,“老師面前懂事”、“學生面前強勢”,幾乎已經成爲了班長公認的標籤。

每到新學期伊始,不管是剛入學的新生,還是早已在學校就讀的老生,“競選班幹部”總是一年一度的大事。

對孩子來說,這是個爭取先進、服務班級的好機會;對家長來說,這是關乎孩子升學優勢和未來前途的大事。

圖片來源:Google

也正因爲當上班幹部有看起來這麼多的優勢,競選班委這件事不知不覺中有了功利味。

寫出《舒克與貝塔》《魔方世界》等一系列經典兒童讀物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就對這套做法嗤之以鼻,他甚至放話“小學班幹部制度就是在培養漢奸”。

請爲我投票

中國班級裏的班幹部是如何選拔的?

湖北武漢常青第一小學曾經進行過一場由三位學生參選的班長競選,被導演陳爲軍記錄了下來,這部名《請爲我投票》的紀錄片還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和英聯邦國家最佳紀錄片獎。

整個過程中,三位小候選人將進行爲競選進行表演、辯論和拉票,最後由學生投票表決。

紀錄片《請爲我投票》

豆瓣評分:8.5

導演:陳爲軍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導演在拍攝過程中發現,與其說是孩子們自己爲競選班長做準備,倒不如說是幾位父母向孩子灌輸技巧的開始。

在一些候選人家長的眼裏,競選班長是一種利己行爲。

爲了“競選成功”,三位性格迥異、背景不同的小候選人各自使出手段,互相揭發、輿論造勢甚至賄選同學,在一羣8歲大的孩子中,上演了一出“令人如坐鍼氈的政治戲劇”。

爲了能得到更多的票數,有小候選人請同學搭乘輕軌遊覽市區、送賀卡,還有家長親自出動,到校門口幫孩子拉選票,給小評委送禮物或承諾當選後請客。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這羣孩子們的說話方式,一點都沒有孩子天真浪漫的語言,完全是“五道槓少年”般的官腔。

“一會兒等曉菲演講完你就大喊‘太差了’,記住了嗎?”

圖片來源:紀錄片《請投我一票》

陳丹青在觀影后說:“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看電視裏是這麼說話的,爹媽也是差不多這樣說話的,從小學到大學,周圍環境不斷讓他這麼說話,長大了,乾脆不知道還有別的說話方式。”

“我小時候生活在上海,街坊鄰居全都不是這麼說話的,他們說話又生動又樸素。可是現在孩子接觸的既不生動又不樸素,全是電視的、課本的、開會的語言。”

前少先隊武漢市總隊部副總隊長黃藝博

圖片來源:Google

不止是一場拉票遊戲

紀錄片中,小胖子成成是三個小候選人中最爲“機靈”的一位。

站在講臺展示才藝時,成成從容自信,與對手曉菲辯論時咄咄逼人,針鋒相對把對方逼問得啞口無言,足見其反應靈敏、頭腦機智且情商極高。

生活中,他頗具幽默感地模仿範偉,展示出自己極強的社交能力,善於籠絡同學、與大家打成一片。這個擅於玩權術的胖小子經常對選民及對手威逼利誘,顯得足智多謀。

拍攝過程中,一位同學被採訪時說要把選票投給成成,成成卻拉過記者對他說:“等我離遠點你再問她,看她怎麼說?”

十足的一個小機靈鬼。

圖片來源:紀錄片《請投我一票》

第二位候選男孩羅雷,則更像是位信奉“以暴制暴”理念的孩子,遇到令他生氣的事情,羅雷會不由自主地選擇打人,但實際上並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然而,卻是這位並沒有讓大家太多注意的小男孩,最終從小朋友中獲得了最多的支持,拿到了班長的位置。

而他最後的勝出,完全是由於他父母的計策——兩次的賄選。

羅雷的父母看到孩子因爲可能的“落選”而灰心喪氣的勁頭,竟然以請全班坐輕軌來贏得民心和選票,甚至在演講環節還別有用心地贈送中秋卡片,來獲得小朋友選民們的支持。

只能說羅雷的家長太瞭解小孩子的心理,無足輕重的小恩小惠就讓選民們投出了他們自以爲同樣無足輕重的“神聖的一票”,從而使羅雷毫無懸念地奪取了班長的位置。

而三位候選人中唯一的女孩曉菲,是個典型的成績優異的乖乖女,正直、善良,連競爭對手都必須承認,沒有什麼缺點的她是個強勁的對手。

只是,從一開始,曉菲的“缺點”或許就是比兩個男孩都“晚熟”很多。

當兩個對手已經開始謀劃一場陰謀時,她還停留在“友好競爭”的美好想象裏,她對即將顯現的紛爭顯得茫然及缺少準備,使得她在競爭的一開始就處於相當的劣勢。

當靦腆的許曉菲剛上講臺,一陣陣起鬨、誹謗的聲音便轟然而來,此起彼伏,曉菲無助地哭了,她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而在這場競爭開始的時候,曉菲的潛意識裏並沒有非常明確的競爭意識,因爲在另外兩個對手錶演或拉選票的時候,她總是綻放出開心的笑容,彷彿她是置身事外的人。

而另外兩個候選人,不論是哪個對手站上了講臺,他倆不是表情凝重就是在臺下搗亂,相比於曉菲,他們似乎更明確自己的利益所在。

-你一點都不厲害

-什麼?

恰如有人說到的,曉菲競聘班長的初衷可能很簡單,她對權力並沒有什麼興趣,競聘班長只是對自己“好學生”身份的一種證明,“班長”似乎是一種優秀的符號。

但是曉菲的弱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缺乏自信而又過於“乖巧”,使得她無論是面對對方的正面攻擊還是人身攻擊都無力反擊。

曉菲或許還沒意識到當上了班幹部,就有了對同學們頤指氣使的權力,“老師面前懂事”、“學生面前強勢”,幾乎已經成爲了班長公認的標籤。

兒童的世界也是一個小社會,有自己的運轉規則。一些成人的市儈手段,也許能幫助孩子贏得眼前利益,滿足一時的虛榮,但更大的代價是扭曲了孩子的心靈,喪失了基本的品格。

在影片的結尾,在羅雷奪取了班長的位置之後,馬上露出了囂張的兇狠面孔,在教室裏喊着“誰再講話”。

操場上帶隊的羅雷對同學們下達着指揮的命令,畫面構圖中的他始終處於正中高大的位置,彷彿也表達着導演某些微妙的思考。

中國家長有多在意?

很多時候,孩子們的想法是成人世界的縮影。

當這場“鬧劇”落幕,明明只是孩子們之間的事情,爲何家長會如此在意?

事實上,由於班幹部通過選舉產生,可以想見,學習好、特長明顯、擅長表達的“明星學生”更容易當選,而調皮搗蛋、寡言內向的學生基本沒戲。

自古當父母就有“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態,假如小孩在學校當了個一官半職,準會被大人誇獎這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

據調查顯示, 相較於普通學生,班幹部會更加自信,表現更突出。有三年以上幹部經歷的學生在成就感、參與意識與權威意識上,比無干部經歷的學生都要優秀得多。

所以在很多家長看來,當選班幹部,是對孩子學習成績、人際交往能力還有各方面能力的一種肯定。

除此之外,當選班長還有一種更現實層面的需求--——小升初時的“推優”。

圖片來源:Google

在“上不了好中學就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的邏輯之下,而小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班幹部”身份就成爲家長眼中的一大砝碼:學習成績一樣的,班幹部優先;都是班幹部的,大隊委優先;並列都是三道槓的,就看誰連續3年被評爲區級三好學生……

爲了爭取有限的“推優”機會,這簡直就是一個緊鑼密鼓的利益鏈,容不得家長有任何閃失。

圖片來源:Google

有媒體曾在180名一年級小學生中進行調查,這些孩子中想要當班幹部的學生佔到89.5%,而其中明確表示自己不想當班幹部的還不足1%,而想當班長的同學則高達七成,由此可見班幹部競選的火爆程度。

如果說紀錄片有人爲地“扮演”可能,那麼現實世界中孩子們的“官僚”做派,則已經讓中紀委點名批評。

2018年9月,中山大學曾在其學生會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學生會幹部任命公告”,在這封多達200多位的學生幹部的名單上,按照祕書機構、組成部門、辦事機構密密麻麻地以三個層級排布。

不僅每個層級都有各種名目的“官位”呈現,在“祕書機構”和“組成部門”兩個層級中,還特別標明瞭職位是“正部長級”還是“副部長級”。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辦公室主任、副主任、專職委員,不同待遇都按照各個級別一一被安在了青年大學生的頭上。

這種簡單幼稚的仿製,良莠不分的嫁接,讓荒誕喜劇的既視感撲面而來,各個細節中凸顯的職級意識,更是讓官僚做派一目瞭然。

中山大學的創校人——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建校伊始曾告誡學生:

學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

這句名言,至今仍刻在中山大學小禮堂前,但眼下這一幕,不知是否會讓孫校長心寒。

國外的“班長”是怎麼選的?

對於中國的小學來說,班幹部制度名正言順、天經地義。可是如果我們環顧一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教育體系,會發現他們根本就沒有班幹部制度。

班幹部制度真的好嗎,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在美國的小學,老師需要有學生做事情時會公開招聘志願者(Volunteers),他們的工作大多是負責幹一些雜活,並沒有多大權利。

在不同任務中,有的是把門人,即孩子們列隊進教室時把門打開,等全班進去後再關上;有的是領隊,走在第一個引導全班進入教室,非常威風。

可想而知,孩子們都想當領隊,不想當把門人。

不過,這些角色,從來是每個人輪流,絕對平等。目的是教育孩子,每個人都要給大家服務,對別人都應該盡責任。

如果需要幫助維持秩序一類的工作,老師會求助於家長,就會有家長輪流跑到班級裏當志願者。而高年級學生的組織則要負責向學校和老師提意見,並不輔佐他們管理學生。

瑞士的小學不僅沒有幹部,甚至沒有任何評比、獎勵。什麼“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推優生”這些名詞,從來沒有出現在小孩子的學校生涯中。

日本小學設有班長、桌椅委員、配餐委員、打掃委員、圖書委員、花卉委員等職位,但這些職位更近似中國的"值日生“,即使是班長也是強調爲同學服務,而不是管理人員。

不過班長是依據孩子的意願產生的,想當班長的孩子自己舉手,如果有幾個人都想當,就由孩子們玩石頭剪刀布來決定,一個月換一次。

這些制度設計,看起來老師沒有多少權威,也沒有多少可以藉以控制學生們的機會,但他們悉心保護着孩子們的自尊、自信、安全感、對公正的感受和平等意識。

在鄭淵潔看來,漢奸有三個特點:1、爲強權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因而他建議取消小學班幹部制度,讓所有孩子平等成長。

或許童話大王的說法略顯偏激,畢竟在許多一線教育工作者看來,班幹部的確可以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責任感和自信心。

只是,面對缺失的制度和規則,“班幹部”的做法有必要改一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