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你要知道,神是人造的,人想让你到什么地位,那就是动动笔杆子的事儿,比如明朝小说家吴元泰著《东游记》,八仙那点破法力简直低到没眼看,不过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却被设定为东华帝君转世。这样一来东华帝君的位置就非常尴尬,所以在《东游记》中,东华帝君的地位就比较低了,只不过是瀛洲岛岛主,太乙金仙级别,也是刚刚脱离仙界基层,但这样的设定,恰好也比较符合《东游记》的人物背景,否则吕洞宾前世地位太大,最后搞成个八仙之一,任谁也不高兴。

八仙其实有很多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汉代。明代以前,几乎曆朝歷代都有不同的八仙,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八仙,是根据明朝小说《东游记》确立的,这就是上洞八仙,按照成仙顺序排位,分别是:

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明代八仙之所以被老百姓广泛认同,不仅是因为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更因为这八仙都是凡人修仙得道,分别代表着人间的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用现在话来说,就是接地气,自然容易被普通百姓接受。

另外,中国历史上自唐朝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道教的地位都不高,而明朝崇信道教,所以道教八仙的广泛传播,也受当时环境影响。

说起来,八仙在仙界中的地位确实很低,刚刚脱离仙界基层,毕竟是凡人修仙得道,经历的劫难还不够,跟你玩游戏一样,要打怪升级,一步一步向上爬。

但是你要知道,神是人造的,人想让你到什么地位,那就是动动笔杆子的事儿,比如明朝小说家吴元泰著《东游记》,八仙那点破法力简直低到没眼看,不过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却被设定为东华帝君转世。

吕洞宾

吕洞宾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全真教创始人,号纯阳子。后来全真教分东南西北四派,像咱们熟悉的王重阳、张紫阳等人,就是这些流派的祖师了,以及民间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都尊吕洞宾为祖师。

传说吕洞宾原来是个读书人,后来的人生经历跟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主角似的,一路开挂,各种奇遇,直到64岁遇到汉钟离,他才正式得道成仙。40岁时,吕洞宾遇到了郑火龙传授剑术,所以民间又把吕洞宾尊为剑仙、剑祖。

东华帝君

东华帝君又叫东王公、东皇公,最早记载于汉代,道教十分注重阴阳,分别由西王母为阴神,东华帝君为阳神。

东华帝君本来也是普通的修道之人,之所以能成为神,是由于秦汉以来人们登仙思想所影响,西王母和东华帝君都是羽化登仙后成为主神的代表。

西王母和东华帝君分管阴阳,换句话来说就是女神和男神,东华帝君掌管着一切男子得道升仙的事宜,得道之人升天时,都要先经过东华帝君、西王母的面试,然后拜三清复试,最后面见天帝,正式入职,程序非常严格。

由此也可见,东华帝君在仙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东游记》中吕洞宾那一身臭脾气,估计就是前世养尊处优带来的,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东游记》中的东华帝君

《东游记》的问世在《西游记》之后,所以其中很多设定都依照《西游记》而来的。《西游记》里面各路神仙座次都排满了,比如原本传说中,东华帝君的配偶是西王母,但是《西游记》中,西王母变成了王母娘娘,跟玉帝老爷子是一个级别(不是配偶),玉帝则是昊天上帝,这是根据宋朝传说演变的。

这样一来东华帝君的位置就非常尴尬,所以在《东游记》中,东华帝君的地位就比较低了,只不过是瀛洲岛岛主,太乙金仙级别,也是刚刚脱离仙界基层,但这样的设定,恰好也比较符合《东游记》的人物背景,否则吕洞宾前世地位太大,最后搞成个八仙之一,任谁也不高兴。

其实不光有吕洞宾是东华帝君转世的说法,比如元代就传说铁拐李跟东华帝君有关系,但这些说法在道教是不被承认的——道教认吕洞宾为祖师爷,但不认祖师爷是东华帝君转世。

吕洞宾与盘古

东华帝君和西王母最开始都是十分单纯的天神,不属于任何教派,东汉末道教兴起之后,才硬把这两位拉进道教群,东晋时期著名的炼丹专家为了给自己的教派一个更显耀的背景,就说东华帝君是盘古和太元圣母的儿子。

这样一来,东华帝君就和盘古扯上了关系,后世又传说吕洞宾是东华帝君转世:“我是你儿子转世,那你是不是我爹?”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瞎认祖宗的事在历史上多了去了,李唐王朝就认老子李耳是自家先祖,谁知道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