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社

作者:袁秀月

製圖:李雪瑤

在清朝雍正二年的盛夏,直隸獻縣崔爾莊的老紀家迎來了一件喜事兒,紀老太爺長子紀容舒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了。

這個孩子可不是一般人。據說,他出生的前幾天,水裏夜夜有光怪。紀老太爺還夢見,有一道光嗖的一下就進入了他出生的樓裏。後世都傳說,他是火神爺下凡。

據他自己說,他四五歲時,夜裏出去跟白天一樣,什麼都能看見,七八歲後逐漸昏暗,十歲才和常人一樣。

而他的名字也由此而來——昀(日光)。不過,大家可能更熟悉他的另一個稱呼,紀曉嵐。

小神童紀寶寶

看到這個名字,即便不熟悉歷史的人腦中也會浮現出一個形象。這要得益於19年前張國立、張鐵林、王剛主演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

這部劇不僅捧紅了“鐵三角”,也讓“紀寶寶”、“和萌萌”的CP深入人心。在劇中,紀曉嵐拿着大煙袋,嬉笑怒罵,出口成章,在皇上面前抖機靈,跟和珅日常鬥嘴。

他損人更是一絕,罵人都不帶髒字。他跟和珅對對子,和珅出上聯:“水部失火,金尚書大興土木。”紀曉嵐對下聯:“南人北像,和中堂什麼東西。”

事實上,這個片段正是取自歷史上的紀曉嵐。紀曉嵐是不是火神轉世,這誰都不知道,但他打小就聰明,這倒是真的。

他4歲就開始讀書,並在讀書這件事上表現出了很高的天分,才思敏捷,能夠過目不忘,尤其擅長對對子,在十里八鄉都有“神童”的稱號。

民間有個故事,據說他在考童子試的時候,考官看他年紀小,就出聯:“十歲頑童,豈有登科大志。”紀曉嵐覺得有輕視之意,立馬回敬:“三年經歷,料無報國雄心。”

考官以門上的門神爲題,繼續問道:“門上將軍,兩腳未曾着地。”紀曉嵐仍輕鬆應對:“朝中宰相,一手可以託天。”對的工工整整,考官也不禁讚賞。

十一歲時,紀曉嵐跟隨父親進京,在生雲精舍讀書,得到了很多大家的指教。天資、勤奮加上名師指導,這爲小紀同學的學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愛抖機靈的庶吉士小紀

古代關於神童的故事不少,但也有“小時了了,大必未佳”以及“傷仲永”這樣的典故。

對於從小就帶有光環的小紀來說,他倒沒有平庸的顧慮。周圍的人稱讚他,是因爲他聰明、機靈,但他受挫折可能也是因爲如此。他過得太順風順水了,很容易就自滿起來。

二十多歲時,他考了鄉試第一名,但第二年會試就落第了。之後又因爲母親去世守孝,直到三十出頭,他才應試成功,正式入選翰林院爲庶吉士。

話說庶吉士這個官職並不大,但卻有很多進士都爭着當。一是這個職位是皇上的近臣,二是當上庶吉士有很大機會能夠平步青雲。

入仕之後,庶吉士小紀很快憑藉聰明才智在乾隆面前刷了存在感。有一次,他在乾隆身邊值班,乾隆正好在翻閱《論語》,看到“色難”這個詞有所感慨,說要是“色難”做上聯,下聯就太難對了。不料旁邊的紀曉嵐就接話茬說:“容易”。

乾隆驚詫,當即讓他對出下聯,結果紀曉嵐說,臣剛剛已經對出來了。乾隆這才悟出來,哦,原來是這樣。

要說庶吉士小紀不愧是職場新人,要是別的老油條,即便知道了也不會說出來。不過,小紀的確是才華橫溢,而且說話幽默,所以皇上一直把他放在身邊,做纂修的工作,陪他南巡,時而還要作詩應(取)和(悅)。

他的仕途也算順風順水,一路做到了福建學政。

紀曉嵐和乾隆

這個時候,小紀已經快40歲了。都說四十而不惑,可就在四十歲這年,小紀的父親姚安公去世了,享年79歲。在那時候算是高壽,紀曉嵐活了81歲,可能也是遺傳了父親的長壽基因。

服喪三年後,紀曉嵐被提升爲翰林院侍讀學士。然而同年,他的兒女親家、兩淮鹽政盧見曾,因貪污被革職查辦,紀曉嵐也因爲通風報信被髮配烏魯木齊。

不過,紀曉嵐的才華畢竟是經過乾隆認證的,他還沒喫多少苦頭呢,就因爲皇上要修書而被召回京城,成爲《四庫全書》的總纂官,這也成爲他之後多年的主要工作。

關於修書,紀曉嵐也曾有過一些軼事。有年夏天,紀曉嵐與同仁校理圖書,因爲天氣炎熱,他就索性光着膀子工作。不料皇上突然駕到,紀曉嵐來不及穿衣,又不能光着膀子迎見,就躲到了書櫥後面。

乾隆早就看見了,有意要捉弄他,就佯裝不知,自顧自翻書。紀曉嵐聽到外面無聲,便探頭問道:“老頭子走了嗎?”察覺氣氛不對勁,這纔看見,正主還坐在那兒呢。

乾隆見此,就讓他把老頭子的稱呼說清楚,不然就治他的罪。誰叫老紀機靈呢,只見他從容答道:“ 萬壽無疆之謂老,萬民之首之謂頭,昊天之子之謂子 。老頭子之稱,實爲尊敬之意也。”

乾隆聽後臉上多雲轉晴,而老頭子的稱呼也逐漸傳開。

紀曉嵐調侃和珅

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跟和珅同朝爲官,但因爲理念不同經常鬥嘴。而實際上,和珅要比紀曉嵐小26歲。

晚年時,乾隆寵信和珅,和珅年紀輕輕就官居要職,他也趁機拉攏黨羽,排除異己,一時權傾朝野。但紀曉嵐、劉墉、朱珪等大臣始終沒有依附和珅。

《清朝野史大觀》中記載過一則紀曉嵐捉弄和珅的小故事。和珅喜遷新居,請紀曉嵐來題寫匾額。紀曉嵐很痛快就答應了,給他題寫了“竹苞”二字,取自於《詩經》,祝他新屋建成,家族興旺。

和珅很高興,讓人精心裝裱,掛在了最顯眼的地方。每逢人來,就炫耀一下。後來乾隆駕臨和府,看到這個匾額,這才揭開了其中奧祕。原來,竹苞二字拆開,就是“個個草包”。這是罵和珅家裏個個是草包呢。

要說嘴損,紀曉嵐的故事還有不少。他擔任禮部侍郎時,有次尚書和御史來家做客,突然老紀家的狗就跑出來了。尚書就問,那個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老紀心想這不罵我呢,就說,辨別是狼是狗有兩個方法,一是看尾巴,下垂是狼,上豎是狗(尚書是狗)。

御史這才反應過來,哈哈大笑,原來你們說的是這個。結果老紀又繼續說,還有一種方法,看它喫什麼,狼非肉不喫,狗遇屎喫屎(御史喫屎)。

抽菸好色愛喫肉

雖說紀曉嵐嘴很損,但在官場中他卻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方法。作爲一個文臣,官位差不多做到了頂峯,最高拜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兼國子監事,官位達一品。而且他還長壽,儘管他不如和珅受器重,但他活得久。和珅被賜自盡時,才49歲。

不過,老紀的生活方式似乎並不養生,他並非謹小慎微之人,自然喜歡什麼幹什麼。衆所周知,他有“紀大煙袋”的別稱,爲了吸菸方便,他特意製作了一杆碩大無比的菸袋,據說裝滿菸絲,可以抽兩個小時。

老紀在喫飯上也一點都不文雅。據說他喜愛喫肉,不喫米飯,麪食喫的也少,一頓飯能喫上數斤肉,年年如此。

他還好色,一生中不斷討納小妾,而且他對此毫不隱晦,有人說他娶了六個小妾。

紀曉嵐在和同仁戲言時,曾爲自己寫下一副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而此時,還有一首歌非常適合做紀曉嵐的BGM。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談笑那風生,只靠那三寸不爛,莫笑文人迂腐寒酸,大肚能容,偏有那義膽忠肝……”

想想老紀這一生,也算是灑脫不拘。做官沒大起大伏,功名纂述兩不誤。幽默不失大智慧,豁達而又明智。哪怕遇見再大的坎兒,估計他也會先開個玩笑,對個對子。

吶,做人嘛,最重要的是開心。

參考文獻

1. 【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長春出版社,2018年版

2. 李忠智、馮哲佐,《真實的紀曉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 曹月堂《紀昀評傳》,北京社會科學,1995年

4. 黃愛平,《紀曉嵐其人其事》,人民論壇,2003年

5.何賢英,《一代文宗紀曉嵐》,蘭臺世界,2012年

6. 紀連海,《歷史上的紀曉嵐》,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