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之後,他開始了敗家的歷程,後來周邊國家都服他

我們都知道,在西漢時期,有兩個人身爲皇帝卻特別的節儉,於是他們給自己的國家節省下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費和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充實了當時比較不富裕的國庫,於是他們的孫子就享福了,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標準的富三代,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這個幸運的富三代,他就是歷史上有名漢武帝。

在古代的時候,皇帝可以擁有享受所有國家東西的權利,當然國家的財政運營也要歸他來管理,要維持一個國家的運行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各個方面都需要打理和監督,所以一般的皇帝也不會輕易揮霍自己國家的財產,特別是在西漢的建設初期,這個時候還是很缺乏資金週轉的,於是漢文帝和漢景帝在位期間,十分節儉和節省,應該是整個歷史上最節省的皇帝了,於是有了他們的付出就有了國家的漸漸富裕,也給自己的後代們留下了充實的國庫。於是到了漢武帝的時候,他的確是不缺錢的,看來存錢還是有好處的,自己享受不到,可以留給後代來享受。

當時漢文帝是半路被請來當皇帝的,而他之前的生活是非常艱苦的,於是他就是特別T恤老百姓,而且之前的生活也過習慣了,他就把這種清簡的生活習慣堅持了下來,都節省下來給國家建設做準備。漢文帝在位的時候,社會剛剛經歷戰亂平穩下來,各方面的建設都還很不完善,國家也十分貧窮,而且還有一種很不好的現象就是在那些貴族裏面,奢靡的生活很盛行,於是社會上的老百姓就更加生活的困難了。知道這種情況的漢文帝立志要改變這樣的情況。於是他就從自身坐起,發揚勤儉節約的好作風。於是連皇帝都這樣節儉了,你下面的大臣還敢浪費攀比嗎?在古代社會階級性是很強的,一般的人的喫喝用度是不能隨便超過皇上的條件的。於是在他的帶頭作用下,慢慢的情況開始改善了很多,社會也漸漸穩定下來,國民經濟也逐漸的復甦了起來,以前空虛的國庫也開始充實了起來。在他的以身作則的教育下,他的兒子也將他這種傳統繼承了下來。

漢景帝上位之後,不僅將他父親的節儉繼承發揚了下來,還將黃老的無爲而治發揚了下來。在民間實行輕徭薄賦,減少稅收,慢慢的恢復了國家的國力和經濟實力。他當時節儉的狀態幾乎可以用心酸來形容了,距歷史記載,當時他的兒子住的宮殿倒塌掉了,他都不在國庫裏面拿錢給自己的兒子修建宮殿,因爲他覺得這是一筆很大的開銷,讓他先在其他的地方先住着。他自己每天的飯菜在官員之中都算是簡陋的,在以前的皇帝之中更是少見,在借鑑方面,他是做的淋漓盡致。

就靠着兩代國王這樣的努力和節省,開創了漢朝歷史上第一個盛世,也就是爲人們所說的文景之治。就這樣到了第三代漢武帝的時候,這時候的漢朝已經非常富裕了,而從小生活的無憂無慮的劉徹就是在這種國家富裕的背景下生長起來的,所以他並不清楚之前的國家情況,更不知道以前的農民的生活。當時的國家有錢到什麼地步呢?國庫裏的錢由於堆積的太多太久,已經發黴了,還要經常拿出來曬曬太陽。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劉徹按理說是沒有資格當上皇帝的,因爲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他並不是嫡長子,正常情況下,他應該最後就是個王爺。但是他特別的聰明,他的一句至今仍然流傳的話讓當時掌權的長公主很是喜歡,就是那句金屋藏嬌,不得不說,劉徹從小就是一個撩妹高手啊。於是在長公主的幫助下,他最終將當時的嫡長子給扳倒了,他登上了皇位。

從他登上皇位之後,他的敗家生活就開始了。他始終認爲,錢掙來就是要花的。在國庫裏堆着除了發黴有什麼用,而且現在大漢王朝已經很富強了,卻經常向着周邊的國家求和示好,他覺得非常不屑。他現在是皇上,一切都由他說了算,現在沒有人能夠管住他了。於是他就要改變,這樣看來漢武帝倒像是一個叛逆的小孩。當時漢武帝的狀態就是那些看不慣的國家他都要去打,於是在之前一向和平的漢朝,在他這裏就開始了熱烈而激烈,到處都是跟別人開戰,打完東邊打南邊,反正誰也不怕。於是這種勢頭的漢朝就把周邊的國家都給降服了,因爲國庫充足,所以能夠持續下去,周邊的國家也怕了他了,都向漢朝表示臣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