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十句傳世名句,學做人智慧。

1. 不遷怒,不貳過。

選自《論語·雍也》。從來不遷怒於別人,也不會重複犯同一錯誤。

2.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語出《論語·季氏》。國家有道,這樣人民便不會有什麼非議了。

讀《論語》十句傳世名句,學做人智慧

3.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選自《語語·陽貨》。整天喫飽了,沒有什麼正經事情做,自己也沒有什麼上心的事情,這是多麼的困難啊。

4.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

選自《論語·先進》。這句話是閔損(即孔子的弟子閔子騫)所說。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兒子冷,如果母親走了,那麼就會有三個孩子挨凍。當父親要休妻時,閔子騫用包容的心態及時予以勸阻,這不僅使其母大受感動,也維繫了整個家庭。這就是一種感人至深的孝道。

讀《論語》十句傳世名句,學做人智慧

5.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選自《論語·泰伯》。不再那個職位上,也不會去考慮那個職位上應當考慮的事情。

6.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語出《論語·憲問》。見到錢財利益,就會思考道義,而見到國家處於危難之中,便會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而保衛自己的國家。

讀《論語》十句傳世名句,學做人智慧

7.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語出《論語·顏淵》。如果人民都富有了,君王怎麼可能不富足呢?如果人民都處於飢寒之中,國軍又怎麼可能富有呢?

8.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語出《論語·顏淵》。從古到今人都難免一死,如果國家失去信任,那麼政權將不會牢固。

讀《論語》十句傳世名句,學做人智慧

9. 小不忍,則亂大謀。

語出《論語·衛靈公》。對於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都無法忍耐,這樣就會破壞了大的謀劃。

10.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語出《論語·季氏》。不擔心分配的財物少,而是擔心分配得不均勻;不擔心物資匱乏,而是擔心生活不安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