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5年2月7日,在博古和潘漢年談完話之後,當時作爲中共最高領導人張聞天同時把陳雲和潘漢年叫去,正式交代了去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和向王明彙報的任務,並附帶提出了他個人的一個建議,想把中共中央機關轉移到香港去,請示王明是否可行,如王明同意,就請共產國際執委批准。1935年10月3日,新晉共產國際執委、莫斯科中共代表團團長王明決定派潘漢年和張浩兩人分別回國,向中共中央傳達共產國際七大文件和對張聞天的正式任命。

1935年2月7日,在博古和潘漢年談完話之後,當時作爲中共最高領導人張聞天同時把陳雲和潘漢年叫去,正式交代了去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和向王明彙報的任務,並附帶提出了他個人的一個建議,想把中共中央機關轉移到香港去,請示王明是否可行,如王明同意,就請共產國際執委批准。

「說諜」長征中,洛浦想中央遷香港。王明交待潘漢年與國民黨談判

遵義會議油畫

1935年2月10日,在中央紅軍繼續長征的同時,潘漢年化裝成商販南下經雲南、香港轉上海,走海上線路。4個月後的6月,陳雲也出發了,經四川轉上海,走的是陸路。

1935年8月初,陳雲、潘漢年先後抵達上海,接上關係後,在上海中央分局的安排下,前後各搭蘇聯貨船,以押運員身份 ,經海參崴,再轉乘火車先後去莫斯科。

1935年9月中旬,潘漢年到達了莫斯科。

「說諜」長征中,洛浦想中央遷香港。王明交待潘漢年與國民黨談判

昔年,莫斯科共產國際辦公大樓

而此時,共產國際的七大已經閉會,王明在該次大會上當選爲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主席團委員和書記處候補書記(成爲了國際共運的最高領導人之一,這也是陳紹禹個人權望達到巔峯之時)。在公佈主席團名單時,王明的名字和斯大林、季米特洛夫、臺爾曼等這些國際革命家的名字並列,受到“暴風雨般的掌聲”。

隨後,王明聽了陳雲、潘漢年關於遵義會議的會議情況,及該會國內前後情況的詳細報告後,對博古主動交權感到很遺憾,但對張聞天接掌則表示尚能接受。

1935年10月2日,共產國際執委會批准張聞天爲中共臨時負責人。

「說諜」長征中,洛浦想中央遷香港。王明交待潘漢年與國民黨談判

1935年10月3日,新晉共產國際執委、莫斯科中共代表團團長王明決定派潘漢年和張浩兩人分別回國,向中共中央傳達共產國際七大文件和對張聞天的正式任命。由於不知道中央紅軍已經到了何處,也爲了安全考慮,陳雲建議張浩走陸路,潘漢年則走水路往回返 。

張浩裝扮成蒙古商人,一路風餐露宿,但以最快的速度,就進入陝北革命根據地,打探中央紅軍的所在。僅僅從莫斯科出發後的一個多月,也就是1935年11月7日,張浩到達陝北定邊,找到縣委,瞭解到中央紅軍已在陝北,說明自己身份後,要求立刻見中央領導人。

「說諜」長征中,洛浦想中央遷香港。王明交待潘漢年與國民黨談判

張浩與徐海東(右)、郭述申(左)合影

兩天後,11月9日,周恩來即派人把他接到瓦窯堡,一見面才明白這個沒聽說過的莫斯科來人“張浩”原來是中共革命工運的領袖林育英。張浩把他被組織從瀋陽監獄營救出來後,改名張浩,後被派往莫斯科,以及這次奉王明及中共代表團之命回國傳達共產國際七大精神,及宣佈共產國際對張聞天的任命等,細說了一遍。

當張浩告知與他一起派回的還有潘漢年,問及潘漢年是否已到,周說還沒有。

其實,張浩不瞭解的是,此時的潘漢年還沒有離開莫斯科,他被要求有更重的任務,共產國際和中共代表團急需和國內的中共中央直接進行聯繫,光靠這樣的人力聯繫,在國內外形勢多變的環境前提下,顯然是很滯後的。潘漢年在盧鏡如的陪同下,在共產國際情報局學習“ 新編密碼辦法”和“ 第一套新編密碼”。白天學習,晚上還要反覆強記,不斷默寫,再燒燬。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形成了機械化記憶,完全背熟。

1936年1月中旬,潘漢年也準備就緒要回國了。這個時候,正是中國風雲變幻之際,日本軍國主義已經不是虎視眈眈的問題了,對全面侵略和吞併中國的野心已經快撕下窗戶紙了。王明將潘漢年找來另交待:“蔣介石派國民黨政府駐蘇使館武官鄧文儀,來找我商談國共合作抗日問題,這可是一件大事情。我和陳雲商議,陳雲說你是個“談判高手”,因此我們商定派你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外交人民委員會副委員長的身份,去和鄧文儀接觸。辦完這件事,你再回國。”

「說諜」長征中,洛浦想中央遷香港。王明交待潘漢年與國民黨談判

鄧文儀武官照

於是在1936年1月17日、22日和2月3日,潘漢年在莫斯科同鄧文儀進行了三次談判,初步確定了該年7月在南京和國民黨 代表陳果夫繼續深談。

這裏要說明的是,一貫剿共不遺餘力的蔣介石爲何有“國共合作抗日”呢?又爲什麼會在莫斯科開始這個談判呢?原來當時的蘇聯政府答應,只要蔣介石停止內戰,積極抗日,蘇聯就像當年支援孫中山和黃埔軍校那樣,全面支持和支援蔣介石及國民黨軍隊,並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簽訂友好互助條約(而後建立的中蘇特種技術合作所就是該保證下的產物)。而蔣介石政府當時能得到的外援,由於國際形勢,幾個強國的或者勾結,或者明哲保身,已經是杯水車薪。爲了得到資金和武器裝備,蔣介石授意了陳果夫出面與中共高層聯繫。

當有了7月在南京繼續深談的結果,爲了使這個接觸能繼續下去,並取得圓滿結果,王明讓潘漢年趕緊回國,向張聞天告之談判情況。王明再三強調:要向張聞天闡明建立反日民族統一戰線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也是唯一的能夠動員全國人民去與帝國主義作神聖的民族革命鬥爭的策略。要中共中央把與蔣介石商談“合作抗日”作爲最首要的中心工作來抓。

「說諜」長征中,洛浦想中央遷香港。王明交待潘漢年與國民黨談判

電視劇《東方戰場》中潘漢年形象

【觀這位傳奇大諜的一生,作爲博古和王明之間最信任的聯絡員,是種下苦果的種子。而這個任務開出了他後半生悲劇的第一個花骨朵兒】

1936年2月24曰,潘漢年經列寧格勒,準備乘希臘客輪繞道香港回國。不料希臘政治情況突然變化,船出海兩天後又折回列寧格勒。

「說諜」長征中,洛浦想中央遷香港。王明交待潘漢年與國民黨談判

三十年代初的列寧格勒

1936年4月8日,乘着旅遊旺季的到來,潘漢年才以旅遊者的身份,乘坐國際列車,取道巴黎,從馬賽乘船到達香港。

「說諜」長征中,洛浦想中央遷香港。王明交待潘漢年與國民黨談判

三十年代香港街景

1936年5月中旬,潘漢年抵達到香港,得知中央紅軍已到陝北,而在上海由於李竹聲、盛忠亮的叛變,白色恐怖特別嚴重,進入上海相當的危險。此時又距和鄧文儀商定的7月會見陳果夫的時間已經很近了,潘漢年盤算着,先回陝北再來南京時間上恐 怕來不及了,而且怎樣過上海也是個大問題。於是他在香港給陳果夫發信,告訴陳,他已到香港,讓陳果夫即刻派人來和他聯繫。

【恐怕這是潘漢年的第二步漏算】(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