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019年,东风雷诺旗下两款车型科雷嘉和科雷傲的销量进一步急转直下,单月销量从三千台以上一路狂跌。业内分析认为,产品结构单一、售价重叠度大,以及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是造成东风雷诺市场孱弱的最主要原因。

在车市下行,各大品牌市场份额大面积下滑的情况下,东风雷诺的这一表现可能不足为奇,但放眼整个乘用车市场,如此大比例下滑的品牌并不多。

据东风汽车集团公布的5月份产销数据显示,东风雷诺5月销量仅为1008台,同比下滑幅度达80%;今年1-5月,其累计销量为7398台,与去年同期的3.2万台相比,同比暴跌77.2%。

在车市下行,各大品牌市场份额大面积下滑的情况下,东风雷诺的这一表现可能不足为奇,但放眼整个乘用车市场,如此大比例下滑的品牌并不多。以东风汽车集团旗下各个子公司的表现为例,即使与主流车市渐行渐远的神龙汽车,其今年前5个月销量的同比跌幅也仅为6成。那么,导致东风雷诺销量暴跌,并迅速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产品力孱弱成硬伤

今年,是东风雷诺成立的第六个年头。但合资公司成立六年来,旗下仅有两款SUV产品,即科雷嘉和科雷傲。从这两款车型的市场表现来看,2016年两款产品入市之初,其年销量超过3万台;2017年,是东风雷诺近6年来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年其交付了超过7万台的新车,同比增长幅度为140%;2018年随着车市整体下行,东风雷诺的销量回落到5万台出头,同比下跌三成。

东风雷诺1-5月销量暴跌77% 仅仅是大环境不景气所致?

进入2019年,东风雷诺旗下两款车型科雷嘉和科雷傲的销量进一步急转直下,单月销量从三千台以上一路狂跌。4月份,其批发销量仅有548台,同比下跌

91.55%;5月份,同比跌幅达80%。

东风雷诺1-5月销量暴跌77% 仅仅是大环境不景气所致?

从东风雷诺的市场表现来看,车型单一是其最为致命的硬伤。公司成立6年,至今只有两款车型,在迅速变化的国内市场上,恐很难立足。从产品策略来看,科雷傲虽然比科雷嘉更大,但两者均属于紧凑型SUV的范畴,在定位上很难形成较为明显的区分。在售价上,科雷嘉的售价区间为13.98-20.88万元;而科雷傲的售价为17.68-26.98万元;虽然科雷傲在车身尺寸和售价上更高,但科雷嘉的中高配车型在售价上与科雷傲有大面积重叠之处,这在无形中或导致兄弟车型互相竞争、自相残杀的竞争局面。

东风雷诺1-5月销量暴跌77% 仅仅是大环境不景气所致?

另外,从产品力来看,科雷嘉和科雷傲的在售车型口碑得分均不高。其中,多数用户反映科雷嘉存在起步迟缓、胎噪大、后排空间狭窄等缺点。在同级产品中,科雷嘉的综合口碑排名不及欧蓝德和日产奇骏。

业内分析认为,产品结构单一、售价重叠度大,以及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是造成东风雷诺市场孱弱的最主要原因。

频繁人事变动背后的隐忧

除了产品结构不够完善外,东风雷诺高层频繁的人事变动,也是造成其市场不佳的一大主因。

自2013年成立以来,东风雷诺高层的人事变动便频频上演,这一幕在2016年达到高潮。2016年3月,东风雷诺首款国产车型科雷嘉上市,但由于科雷嘉开局不利,东风雷诺又大张旗鼓地于同年11月推出科雷傲车型。就在科雷傲即将推向市场之际,一则毫无征兆的重磅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东风雷诺执行副总裁、党委书记胡信东被爆离职。

而在这则重磅消息之前,东风雷诺迎来了熊毅、福兰、陈曦等多名实力干将。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熊毅因个人原因离职,陈曦出任东风雷诺市场销售部部长。

东风雷诺1-5月销量暴跌77% 仅仅是大环境不景气所致?

东风雷诺副总裁兼市场销售部部长 洪浩

2018年,东风雷诺再传人事变动,原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专职副总部长兼业务发展部部长洪浩,接替陈曦出任东风雷诺副总裁兼市场销售部部长一职,分管东风雷诺的市场营销、销售、售后、渠道管理、体系建设等领域工作。

今年4月,雷诺方面宣布,为突显中国作为一个独立大区的重要性,雷诺集团中国区成立。同时,任命葛树文担任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雷诺集团中国区战略协同副总裁。原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总裁福兰,将担任雷诺集团中国区主席、雷诺集团高级副总裁。

东风雷诺1-5月销量暴跌77% 仅仅是大环境不景气所致?

近几年来,东风雷诺高层频繁的人事变动,或折射出其所面临的发展困境。2018年3月,东风雷诺发布了新五年中期事业规划,即到2022年累计国产9款车型,其中包括3款电动车型,并计划到2022年实现年销量40万辆的目标。目前来看,东风雷诺想要在这一并不遥远的“日期”实现这一“遥远”的目标,恐有一定难度。

从经销商网络布局来看,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下半年,东风雷诺旗下经销商网络约有200家。然而,从其当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平均每家经销商的单月销量仅为个位数。这样惨淡的经营状况,不禁让人质疑其能否养活这200家经销商?

再进一步讲,当前雷诺日产联盟随着戈恩的出局,面临着更大变数。同时,FCA与雷诺、日产之间也有纠缠不清的利益关系,此种情况下,雷诺对中国市场还能投入多少精力?

小编有话说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市场向好的情况下,车市红利掩盖了企业自存的缺陷,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一旦市场进入低谷期,企业自身的问题便暴露无遗。在东风雷诺身上,我们或许已见证了这种景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