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見蔡桓公,說,大王你有病啊,不治療的話,將會變的厲害。

蔡桓公說:老子沒病!

扁鵲走了,蔡桓公驚了一身冷汗,說道“醫生就愛給沒病的人看病,然後把看好病再說是自己的功勞,這套路,我懂。”其實有病沒病,蔡桓公心裏最清楚。

可是這種病,蔡桓公難以啓齒啊。他感覺到很丟人啊,不過他也存在僥倖心理,沒準過兩天就好了。

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了,張嘴就說蔡桓公的病已經到肌肉裏了,再不看將會更嚴重。蔡桓公很不高興,臉拉的像驢臉一樣,不帶搭理扁鵲的。

又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了,張嘴就說蔡桓公的病已經到腸胃了,再不看將會更加嚴重。蔡桓公依然拉着臉不說話。

此時蔡桓公已經體會到了疾病的折磨,可是他依然嘴硬,又有點心虛,只好默而不語。

又過了十來天,扁鵲看到蔡桓公就撒腿就跑。本來心虛的蔡桓公趕緊找人問他原因。

扁鵲巴拉巴拉一堆,意思是說以前你這病還能治,現在延誤病情,已經到了骨髓,傷及神經,老子已經治不了你了。

過了五天,蔡桓公體痛難忍,終於放下面子,叫人找扁鵲過來,結果,扁鵲前幾天已經逃到秦國去了。蔡桓公沒過多久就死了。

扁鵲又不傻,不逃跑還等着蔡桓公砍他啊。

蔡桓公究竟得的是什麼病?讓他如此諱疾忌醫。

我們看下這個病的發展歷程。

皮膚,肌肉,腸胃,骨髓神經。那麼現代什麼病和這個類似?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接觸、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

關於梅毒的起源,沒有具體的史料記載,西方學者認爲,歐洲以前是沒有的,是十五世紀哥倫布從拉美帶過去的。伴隨着文藝復興和性開放,梅毒開始風靡全球。

在我國古代,梅毒被稱爲楊梅大瘡。

這種病現在治療起來已經很簡單,前提是早期,就像扁鵲說的那樣,發病初期還是容易治療的。

一期梅毒表現在皮膚上,有些無痛性皮損,不久又會消失,容易讓人以爲沒事了。二期梅毒主要也表現在皮膚上,不過已經開始侵犯其他組織和器官了,三期梅毒,開始肆虐全身,甚至侵犯大腦,讓人產生興奮,妄想,幻覺。不規範治療,最後,是可以致命的。

蔡桓公的病,和梅毒多麼類似啊。當然,蔡桓公這個人可能是韓非子虛構的,這種病可能也是虛構的,所以,大家也不必太較真。蔡桓公究竟得了什麼病,也只是戲說而已。

就像《扁鵲見蔡桓公》的中心思想一樣,不要諱疾忌醫,有病還是要早治療。現在醫學條件已經愈加發達,很多以前會死的病現在已經可以治癒。

哥倫布,希特勒,林肯,甘地,尼采,叔本華,梵高,高更,馬奈,王爾德,福樓拜、莫泊桑、波特萊爾,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舒曼、阿炳。。。。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師,他們竟然都是梅毒患者。

還有十九歲得“天花”死的同治皇帝。

疾病應該是平等的,所以大家不要用有色眼鏡去看待這些難以啓齒的疾病。有扁鵲,就不要做蔡桓公。

近期,屠呦呦和其團隊在“青蒿素抗藥性”等研究上獲得新突破,並提出合理應對方案。可以說醫學的發展,是人類共同的福祉。

青蒿,小時候我們拿來驅逐蚊子,沒想到,它可以治療主要由蚊子傳播的瘧疾。

新時代的“扁鵲”“華佗”,無疑是我們的瑰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