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正的教育,是教育孩子溫暖純良,且不吝給予他們愛與自由。最成功的教育莫過於與孩子一路同行。

近日,黃磊的妻子孫莉在微博上曬出了大女兒多多的近況,並且配文稱:“多多的第一次正式鋼琴比賽,兩個小孩包攬了鋼琴獨奏、鋼琴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五個一等獎”。

多多首次比賽獲5個一等獎!黃磊的教育:讓孩子擁有獨立人格

關於多多,出生在明星世家,從小就倍受關注。9歲時打了耳洞、擁有自己的口紅、11歲開始給自己搭配首飾、13歲就能染淡紫色頭髮,許多網友紛紛熱議,這全然不是一個“好姑娘”該走的路線,她的父母難道不管管她嗎?其實,這是許多家庭學不會的自由教育。

多多首次比賽獲5個一等獎!黃磊的教育:讓孩子擁有獨立人格

一、給孩子一個溫暖純良、愛與自由的環境

多多首次比賽獲5個一等獎!黃磊的教育:讓孩子擁有獨立人格

關於多多染髮也有許多網友現身說法:“我十幾歲的時候,也想染頭髮燙頭髮,因爲就是一種新奇的感受,比一直沒有嘗試過,心裏一直想要要好得多,難道,染個頭發就變成壞孩子了嗎?”

其實每個成年人的內心都曾禁錮着一個黃多多。

黃磊孫莉的教育理念中的“平等式灌溉”,主張自由大於規則,而自尊與獨立遠勝一切。在《爸爸去哪兒》中,黃磊曾談到尊重孩子:“我從未把他當做孩子,她是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祕密,她的想法,她的人格。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

多多首次比賽獲5個一等獎!黃磊的教育:讓孩子擁有獨立人格

在許多人眼中,孩子穿什麼什麼樣的衣服,戴什麼樣的飾品,做什麼樣的髮型,都是需要進行“勸告”與“調整”的,因爲孩子不夠“懂事”,需要父母的指引。

而事實卻是:當你願意蹲下來,與孩子的視線在同一水平線,你會發現你眼中的“美與醜”、“早熟與不堪”,於孩子而言,不過是一次對世界的試探與嘗試。如果父母接受孩子的選擇,那便象徵着平等與理解。

多多首次比賽獲5個一等獎!黃磊的教育:讓孩子擁有獨立人格

真正的教育,是教育孩子溫暖純良,且不吝給予他們愛與自由。

二、“真正的教育是,認可與鼓勵,守護與尊重”

《請回答1988》中德善一直是那羣孩子中最平凡的一個了,當其他孩子都各懷夢想的時候,只有德善似乎還沒有找到夢想。

多多首次比賽獲5個一等獎!黃磊的教育:讓孩子擁有獨立人格

德善對爸爸說:“我沒有夢想,很蠢吧,很讓人心寒吧!”

她爸爸回應道:“大家都是這樣的,沒關係,夢想,慢慢擁有就好了。”

德善因升學壓力而糾結的內心被爸爸慢慢撫平:

“爸這會兒的夢想啊,就是我家寶拉,我家德善,我家餘暉,沒有病痛,健健康康的,爸的夢想就只有這一個。”

對孩子的迷茫表示認同與共情,不過度灌輸大道理;對孩子表示了最大的鼓勵與肯定,而非以家長之名指責引導孩子的行進方向。許多時候,孩子猶疑或怯懦,需要的不過是一個輕輕的推力。

多多首次比賽獲5個一等獎!黃磊的教育:讓孩子擁有獨立人格

真正的教育,不是爲孩子操盤,而是爲他們守舵。

孩子,不是父母的翻版或人生的外傳,他們是全新一本書,我們父母,只是親手寫上序那個人。最好的愛莫過於父母之愛。最成功的教育莫過於與孩子一路同行。

多多首次比賽獲5個一等獎!黃磊的教育:讓孩子擁有獨立人格

多多首次比賽獲5個一等獎!黃磊的教育:讓孩子擁有獨立人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