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對就要獎賞,做錯就要懲罰,這是行爲主義理論的做法,旨在通過刺激和反應來控制人的行爲。獎賞可以控制行爲,但難以培養孩子對行爲的正確認識。

如果要用獎賞,也要正確使用。比如,事後獎賞,作爲驚喜;獎勵儘可能與任務相似,比如,如果要對孩子的閱讀行爲進行獎勵,就送孩子一本書……

-1-

爲了讓孩子做家務,要買玩具獎賞;爲了讓小組合作學習,要統計分數進行評比;爲了舉辦活動,要評選出一二三等獎……

家庭和學校教育中,獎賞隨處可見。然而,濫用獎賞是有弊端的。做對就要獎賞,做錯就要懲罰,這是行爲主義理論的做法,旨在通過刺激和反應來控制人的行爲。控制是教育的一種手段,但不等同於教育;控制能約束“行”,但教化不了“心”。

馬戲團馴獸就是依循行爲主義理論,馴到極致,只要做出抽打的動作,狗熊就乖乖聽話。迷戀獎賞或懲罰,實質是把人降低到動物的層面,忽視人的自由,是不人道的行爲。

-2-

獎賞的背後隱含着兩個片面觀念。其一,行爲本身沒有意義、沒有趣味,需要用獎賞來刺激;其二,人沒有自覺性和主動性,需要藉助外在的獎賞來驅動。

然而,就學習而言,知識是有意義、有魅力、有趣味的。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蘊藏着古典的親情與人倫;“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傳遞了人生失落與期待的複雜細膩的滋味。數字與三角形、圓形並不是枯燥的數據和圖形,而是人類破解自然、社會、歷史奧祕最可靠的武器。英文單詞並不是稀奇古怪字母的組合,而是蘊藏着一種思維、一種文化,是一種通向另外世界的橋樑。

學習是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魅力的過程,是復活知識形成的過程——歷經種種困惑、嘗試、失敗以及豁然後的狂喜。學習本身是有意義的,不需要外在的獎賞來刺激。

人是有自覺性和主動性的。嬰兒天生對世界充滿好奇,對學習充滿興趣,天生喜歡挑戰,喜歡冒險;成熟的人有能力對自己的行爲負責,希望把事情做好,渴望成爲一個優秀的人;人的行爲受道德認知的影響,做公益是出自內心的悲憫情懷而不是爲了評模評優,登山是因爲“山在那裏”而不是爲了奪得冠軍。

許多行爲源於內在自覺,而不是外在獎賞。

-3-

獎賞的弊端有很多。

獎賞會破壞班級的人際關係,孩子會爲了獲得獎賞相互提防,不再分享,不再合作,滋生妒忌。獎賞會忽視問題形成的深層原因,“胡蘿蔔加大棒”解決不了學生認知上的困難。獎勵阻礙探索和創造,老師爲了激勵學生閱讀,宣佈讀完十本書就獎勵,結果孩子都選擇淺顯易懂、頁數少的圖書來讀,數量讀夠了,但沒有人真正沉浸文本、去挑戰有難度的書。

獎賞會削弱興趣。繪畫、彈琴本來有意義、有趣味,用買禮品、喫大餐、看電影等來獎勵,把兒童的注意力導向獎賞,削弱了繪畫、彈琴本身的趣味。而且,獎賞的力度必須越來越大,否則興趣就減低,獎賞停止之時就是行爲終止之際。興趣的強弱往往決定學業成就的高低,獎賞會降低挑戰任務本身帶來的快樂。

獎賞降低內驅力。如果想讓孩子積極主動做某件事,儘量不要用獎賞的手段。獎賞可以控制行爲,但難以培養孩子對行爲的正確認識。正確的認知應該是“因爲是對的,所以我要做”。孝敬父母是“對的”,所以要孝敬;勞動是“對的”,所以要勞動;誠信是“對的”,所以要誠信。

而用獎賞就會導向錯誤的認識:“因爲有獎賞,我才孝敬、才勞動、才誠信”。如果總是用獎賞和懲罰來控制孩子,就不要抱怨孩子缺乏自主、自律和責任心,不要怪罪孩子不能獨立,沒有自信。

其實,習慣用獎賞是因爲我們內心追求的是控制孩子,讓孩子乖巧聽話,不惹麻煩,而不是孩子的自主自律,內在成長,長遠發展。

-4-

之所以要警惕獎賞,是因爲獎賞非常“有效。我們常常看到獎賞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往往忽視:對誰有效,效果有多長,有什麼效果。獎賞往往對年幼的孩子有效,獎賞很難保持長時間的效果,而且這種效果往往是表面的、形式的。

有的老師說:我的學生習慣差、積極性不高,離不開獎賞(懲罰)啊!豈不知,恰是獎賞(懲罰)製造出你認爲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成了維持獎賞的理由。

商務合作請聯繫中師君(微信號zgjsbhh)

微書店合作請聯繫孫老師(微信號eastsht)

薦讀

↓↓點擊閱讀原文,39.8元搶購8冊精美繪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