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非遺”名錄 踏上藝術之旅

粵劇是中國戲曲藝術的重要代表形式

捧着“非遺”名錄 踏上藝術之旅

在粵劇藝術博物館裏可以欣賞嶺南建築的魅力。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捧着“非遺”名錄 踏上藝術之旅

粵劇藝術博物館可以瞭解粵劇的歷史文化

捧着“非遺”名錄 踏上藝術之旅

粵劇藝術博物館

捧着“非遺”名錄 踏上藝術之旅

侗寨。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薇薇

捧着“非遺”名錄 踏上藝術之旅

崑曲被譽爲“百戲之祖”

旅途中體驗“非遺”

在中國入選聯合國非遺名錄的項目中,音樂曲藝類的有不少項目,比如京劇、粵劇、南音、崑曲等,幾乎佔據中國入選名錄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見,我國的音樂和曲藝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而且有許多類別在世界上有着較高的知名度。對於廣大遊客來說,這些音樂曲藝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具吸引力,在國內各熱門的目的地旅遊時,也能聆聽到這些天籟之音。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薇薇 圖/新華社、資料圖片(除署名外)

非遺藝術:粵劇 仿古建築羣裏聽戲

特色簡介:對於粵劇,廣東人並不陌生,粵劇是用粵語演唱的戲劇形式,吸納了多元化的音樂、戲劇元素,是中國戲曲藝術的重要代表形式。

去哪體驗:要多角度體驗粵劇的風采,廣州是一個絕好的去處。如果有外地朋友來廣州想了解粵劇,不妨建議他們到位於荔灣區恩寧路的粵劇藝術博物館。博物館沿着荔枝灣湧分爲南北兩岸,在一派嶺南園林風格的仿古建築羣中,在粵劇藝術博物館裏既可以欣賞嶺南建築的魅力,也可以在基本陳列展廳、主題展廳、劇場中瞭解粵劇的歷史文化。這裏不時還會舉行各種特別的陳列展覽、舞臺演出、體驗課堂等,展示了粵劇藝術的精髓和魅力。

在廣州,要欣賞粵劇演出大戲,那麼不可錯過的是珠江紅船。紅船是粵劇的象徵,當年粵劇戲班以紅船爲交通工具,在珠三角水域遊走,靠岸演出,每到一處都很受歡迎。而如今的珠江紅船是一艘仿古遊船,每晚都會載着遊客,一邊遊歷珠江美景,一邊在船上獻演《船說》故事,在說書人的引領下,遊客穿越到百年前,看西關小姐、粵劇花旦、紅船弟子在舞臺上悉數登場,整場演出富有濃郁的粵劇韻味,已經成爲廣州的旅遊名片之一。

非遺藝術:侗族大歌 清泉般閃光的音樂

特色簡介:侗族大歌是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形式,在國際上被譽爲“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侗族大歌無論是音律結構、演唱技藝還是演唱方式和演唱場合均與一般民間歌曲不同,因爲它是一領衆和,分高低音多聲部的合唱種類,這在中外民間音樂中都極爲罕見。

去哪體驗:2018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分會場是設在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的肇興侗寨,在肇興侗寨就可以聽到侗族大歌。黎平縣是中國侗族人口最多的一個縣,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因而有“侗鄉之都”的美稱。肇興侗寨是這幾年才備受矚目的一個旅遊目的地,這裏以鼓樓羣和風雨橋著名,經過重新規劃之後,寨子裏面開設了不少旅館和客棧,遊客們可以住在寨子裏,體驗侗寨裏原汁原味的生活。而作爲肇興侗寨裏的一個“旅遊項目”,每天早晚,侗寨的中心舞臺還會有侗族大歌的表演,當地的演藝人員會集結在此,爲遊客們奉上現場演唱,風雨無阻。

距離肇興不到半小時的車程,還有一處堂安侗寨,這裏也是一個更加原始的侗寨,位於高高的梯田上,一派鄉村風光,節慶時候,堂安的鼓樓附近也會聚集當地人,唱着侗族大歌翩翩起舞,非常熱鬧。

非遺藝術:西安鼓樂 鼓樂之鄉聽長安古樂

特色簡介:西安鼓樂,也稱長安古樂。是千百年來流傳在西安及周邊地區的傳統民間大型鼓吹樂,起源於隋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當完整的曲目、譜式、結構、樂器及演奏形式。因此,西安鼓樂是迄今爲止在中國境內發現並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間樂種之一,被國際音樂界和史學界譽爲“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

去哪體驗:在歷史上,西安的鼓樂樂社有很多,每到演出季節,大街小巷,彩旗飄揚,笙管齊奏,鼓樂齊鳴,非常熱鬧。時至今日,仍有一些活躍在民間的傳統鼓樂社,比如都城隍廟鼓樂社、何家營鼓樂社、南集賢東村鼓樂社、南集賢西村鼓樂社等,樂社成員都是當地人,這些樂社都遵循着嚴格的拜師傳統,將這一非遺文化傳承下去。

而作爲西安著名的鼓樂之鄉,距西安市區60多公里的周至縣有個集賢鎮,集賢鼓樂作爲西安鼓樂的一個重要分支,以歷史悠久、古樸典雅而聞名。集賢鎮還是文化和旅遊部認證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每天都有固定時段、固定場次的演出以及不定時的特邀專場演出。

非遺藝術:崑曲 跟演員一起練習迷人身段

特色簡介: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和劇種。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崑山,後經改良走向全國,崑曲糅合了唱唸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爲“百戲之祖”。

去哪體驗:崑曲發源於崑山,如今要聆聽崑曲樂韻,自然要去崑山。周莊作爲崑山的一個熱門旅遊目的地,是遊客瞭解崑曲的絕佳去處。在周莊,有一個專門的古戲臺演出崑曲,這裏的駐場演員是來自蘇州崑劇院,該劇院的招牌劇目——青春版《牡丹亭》的所有演員都是從周莊走出去的。在這座水鄉里的崑曲舞臺上,遊客可以品着茶聽着崑曲,感受周莊悠久文化的傳承與延續,每週還有不少當地社區的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聽曲、賞曲、學戲、寫生……最有趣的是遊客可以到後臺觀摩演員化妝,而自己也可以穿戴起華麗的古裝戲服,跟着演員們一起練習優美迷人的崑曲身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