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出產業抓招商,突出實效抓落地,突出細緻抓服務,突出合力抓協同,作爲今年濟南招商引資工作的重點,接下來,濟南市投資促進局將繼續深化與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德勤、普華永道等全球招商合夥人的合作,聚焦香港金融、歐洲智能製造、日韓高新技術等資源,着力辦好一系列精準招商活動,開展高點對接,積極引進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的總部或區域總部,打造央企、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在不同招商推介活動場合,濟南市主要領導的話語擲地有聲,並表示濟南將充分利用各項政策,對新引進的總部企業,按辦公用房成本的50%進行補助,利用25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推動高端前沿產業集羣化發展。

□劉兵 苑國威

前言

5月23日,“選擇濟南 共贏未來”濟南與中央企業合作對接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總投資1395億元的39個體量大、質量高、效益好、牽動性廣的項目簽約。

5月30日,“選擇濟南 共贏未來”——聚焦世界500強高質量“雙招雙引”推介會在上海舉行。會上,總投資1127億元的40個高端現代產業項目實現簽約。

6月5日,2019跨國公司(濟南)高層對話會在濟南舉辦。會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相邀世界500強、知名跨國企業、商協會、外國諮詢機構和濟南本土新一代信息技術公司有關負責人齊聚共商合作發展。

……

不到半月時間,濟南市委、市政府馬不停蹄,“北上南下中會盟”,精準對接客商,開展招商推介活動,打出招商引資組合拳,彰顯出一個省會城市在崛起成峯中的主動和胸襟,凸顯出泉城濟南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大潮中先行一步的責任與擔當。

揚起龍頭,走在前列。今年以來,濟南市高標準定位、高起點謀劃,全力推進“1+474”工作體系,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努力將“四個中心”藍圖繪到底。在這一過程中,作爲貫穿經濟工作始終的生命線,招商引資成爲濟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成爲省會蓄勢以發走在前列的重要保障。

高點定位 精準招商

“走出去引進來”共譜合作發展新篇章

5月17日下午,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推進會暨“雙招雙引”工作表彰大會在濟南舉行。會議通報了2018年以來全省“雙招雙引”工作情況,宣讀了2018年度全省“雙招雙引”考覈結果通報。無論是綜合考覈還是單項排名,濟南都名列前茅。

2018年,濟南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方面拔得頭籌,取得了“走在前列”的成果。成績面前不止步,今年上半年,面對更加複雜和競爭激烈的招商環境,濟南在已有優勢條件和牢固基礎上,敢打敢拼,只爭朝夕,精準施策,招商引資又取得了新突破。

“單看最近三次濟南‘北上南下中會盟’的招商引資活動,就充滿了精準的智慧與策略。”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與以往推介活動不同,濟南這三次活動,規格高,陣容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登門拜訪,“請”客商,“搶”資源,顯示了濟南的決心與信心。

另一方面,濟南在招商中目標精準——首都央企分量重、發展快,赴京,對接駐京央企、科研院所,推介濟南央企城;上海是對接世界的紐帶,良好的營商環境使衆多外企落地生根,到滬,對接世界500強企業和知名外企,瞄準國際化提升;濟南正打造“十大千億產業”之一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來濟,濟南60餘家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負責人與國際知名企業代表直接對話,溝通合作。

據瞭解,接下來,濟南市還將再度南下赴香港召開2019濟南(香港)高質量發展雙招雙引推介會,聚焦香港產業金融、科創兩大產業開展針對性推介宣傳。

業內人士認爲,濟南實施招商引資的精準對接,一頭是對省外優質資源的精準梳理,一頭則是對濟南本土實際的精準分析。兩頭缺一不可。

招商引資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更不是撿到筐裏都是菜。從濟南“北上”“南下”招商推介簽約的項目來看,其領域主要聚焦於智能製造、高端裝備、高新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金融、智慧城市、現代農業、現代物流、文化旅遊等高端現代產業。

這些產業,契合了當前濟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所在。“精準招商是我們一直秉承的原則之一。在開展招商前,我們經過充分分析調研,明晰濟南產業結構基礎、優勢和短板,明確招商主攻方向,實施專業招商、精準對接,確保招來即精品,助力泉城發展。”濟南市投資促進局局長張軍表示。

作爲京津冀城市羣、長三角城市羣、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無論是經濟還是產業,都具備強大的輻射力和先進性。對準先進,引進先進,方能實現先進。

放眼望世界,緊盯高精尖。圍繞省委、省政府“把濟南打造成爲央企和跨國公司在中國北方的總部基地,讓濟南這個山東龍頭揚起來”的指示要求,濟南市委、市政府站在全球的視角看濟南,基於自身實際,實施全球招商合夥人行動計劃,突出產業緊抓招商,並重點做好“五項瞄準”——瞄準總部經濟和製造業,瞄準香港金融,瞄準歐洲智能製造,瞄準日韓高新技術產業,瞄準北美科創資源。

以招引日韓高新技術產業爲例,濟南提出要積極利用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深化與日韓在電子信息、醫療康養、先進材料、高端化工等優勢產業集羣方面的合作。

6月5日,韓國慶尚北道駐華代表孫正八帶領由9家韓國高科技企業組成的代表團,專程來濟參加2019跨國公司(濟南)高層對話會時表示,濟南有衆多高精尖的高新技術和企業,慶尚北道的一些中小型企業渴望與這些高精尖企業開展合作,特別是,濟南提出將投入相當多的資金開發新的產業基地,這對韓國企業是一次有利的契機。

孫正八的話代表了衆多志向濟南、投資泉城企業的心聲。“濟南市也一定爲廣大企業提供最優厚的政策支持、最完善的平臺支撐、最優良的發展環境。與廣大企業攜手並肩,精誠合作,共同譜寫新時代合作發展的新篇章。”濟南市主要領導表示。

擔當實幹 協同落實

踏實推進將招商引資藍圖繪到底

關於濟南招商引資,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

2018年,濟南市招商引資工作中,實際使用外資178.15億元,同比增長41%,總量位次實現前移,位居全省第二位;招商引資主要指標連續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2019年前3個月,濟南市新增外資項目46個,合同外資14.75億美元,位居全省第二位,引進市外投資增幅20%以上。

招商引資大突破背後,是濟南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構築創新創業平臺、強化服務保障的不懈努力。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期、關鍵期、黃金期,濟南把握時代脈搏、奮力攻堅克難,在招商引資的“大競賽、大比武”中,擔當實幹,協同推進,踏踏實實做好招商引資各項工作,一張藍圖繪到底。

前不久,一篇《面向世界500強、跨國企業濟南伸出這些橄欖枝》的報道成爲熱點,文中提到,豐厚的落地獎勵政策,讓企業項目“來得了”;全方位的產業發展扶持,助力企業“長得好”;優良的營商環境,讓市場主體“活力足”。

紮好政策籬笆,建立立體化政策。爲吸引外商投資,濟南市出臺了“外資十條”;圍繞集聚總部業態,出臺了“總部十條”;圍繞金融機構引進,出臺了“金融九條”;圍繞校地合作協同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出臺了“高校20條”;爲解決企業創新發展面臨的人才問題,出臺了“人才新政30條”;爲了強化招商,還有“社會化招商獎勵辦法”;針對重點產業發展,出臺了“對外開放40條”。

“對於承諾的獎勵政策言出必行。”在不同招商推介活動場合,濟南市主要領導的話語擲地有聲,並表示濟南將充分利用各項政策,對新引進的總部企業,按辦公用房成本的50%進行補助,利用25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推動高端前沿產業集羣化發展。

吹響“衝鋒號”,關鍵看落實。濟南市在推動簽約項目落地上狠下功夫,進一步創新制度,充分運用考覈督導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高質量推進招商引資項目落地。

爲此,濟南市“雙招雙引”實行每週調度制度,成立了重大招商項目落地推進小組,根據項目需求,由相關市領導、市直部門、區縣、市屬平臺等,共同協調解決項目落地中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市級領導包掛推進重點招商項目制度,對列爲市級重點項目的,每月彙總提報,明確各項目責任主體,分類推送到專職招商部門和項目載體。

在具體工作中,濟南市還成立了重點產業招商專班,實施“產業集羣+人工智能”計劃,逐個分析產業鏈條及細分領域,重點針對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生物製藥等產業進行精準招商。

有工作標準,有組織重視,更有機制保障和督查考覈。據瞭解,在濟南市落地問題解決機制和落地督查機制中,當地明確具體責任人、具體落地時限;定期對重要招商項目落地情況進行督查和考覈,並在一定範圍內進行通報,督查和考覈結果與年底績效考覈掛鉤。

“我們雖然比原來快了,但是和時代相比,還不夠快。我們雖然比原來好了,但是和真正的高手比,幹得還不夠好。”關心濟南發展的業內人士表示。

據瞭解,作爲濟南市招商引資主體單位,濟南市招商促進局今年還將充分發揮十大千億級產業招商專班作用,逐個分析產業鏈條,以全球視野找準產業鏈上的新技術、新產品以及相關企業和高端人才,開展專業化、點對點的精準招商,力爭在重點產業招商上實現新的突破。

一次辦成 細緻服務

爲企業投資濟南創造最優營商環境

6月5日的2019跨國公司(濟南)高層對話會上,一張印有“經濟發展服務生”的名片留給參會嘉賓深刻印象。馬慶堂是這個名片的主人,作爲濟南市濟北經濟開發區的一名工作人員,他介紹,名片上增加的這短短7個字,時刻提醒着自己:企業需要無處不在,要當好“企業服務110”。

“讓企業家坐在第一排,是濟南重視營商環境的鮮明態度。”5月23日,“選擇濟南 共贏未來”濟南與中央企業合作對接會上,洪泰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盛希泰被大會的三個細節深深感動:濟南市領導講話的PPT,製作用心,詳細周到;放映的專題片專場打造,獨具一格;除市委書記外,所有領導在第二排就坐,第一排留給了嘉賓、企業。

不管“經濟發展服務生”的創新舉措,還是“讓企業家坐第一排”的鮮明態度,都是濟南致力於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生動縮影。

“各地招商引資就像‘虎口拔牙’‘餓狼撲食’,一個好項目肯定會有很多地方去競爭。所以,如果沒有拼搶精神,是不可能爭下來的。”濟南市主要領導表示,“必須營造與省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良好環境。”除了對外對接,開展高質量“雙招雙引”,濟南也在對標先進,打造最優營商環境,讓更多項目與人才選擇濟南。

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營造省會良好環境,特別是高質量的營商環境,濟南不斷出臺政策措施,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持續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溫暖細緻的服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重商親商的人文環境、既親又清的政商環境,爲企業投資濟南細緻服務、保駕護航。

“項目招進來只是第一步,讓項目生粗根、發壯芽、開鮮花、結碩果,纔是招商引資的方向。”張軍說。爲企業提供全過程服務,兌現招商承諾,是濟南一直在做的工作。

深化改革,築“巢”引“鳳”。濟南實施“服務大使”工作機制,探索在全市建立網格化的服務網絡,開展外企服務月、千企大走訪等活動,爲企業提供保姆式、全過程服務;嚴格兌現招商承諾,堅決貫徹“一次辦成”改革措施,完善兩級投訴受理工作體系,及時有效處理投資企業投訴;加大服務企業力度,對全市各項涉企優惠政策進行整理,主動送政策上門,讓企業真正知曉政策、瞭解政策。

4月17日,在濟南高新區生命科學城迪亞雙創產業園項目現場,工人正在忙着打地基。濟南迪亞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馮玉國難抑激動與興奮:“按照以往的經驗,拿到土地證後要跑一年手續才能開工,這次四五天內就拿齊了開工必需的3個證,真是沒想到。”

馮玉國的“想不到”是濟南大力實施“一次辦成”改革的成果,“拿地即開工”的模式更是被國務院作爲可複製的經驗在全國推廣。

今年初,濟南市經濟工作暨“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大會明確提出,作爲省會,要引領改革開放風氣之先,打造創新環境、服務環境和法治環境,並把營商環境放到突出位置來抓,確保今年不見面審批達到90%以上,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完善的一站式服務。

“來了就辦”“不見面審批”“一次都不用跑”……基於去年濟南市推出深化“一次辦成”改革的35條具體措施和1165項“最多跑一次”事項,近日,“商薈泉城濟南新動力”商會會長懇談會上,濟南市又推出“一次辦成”改革2.0版:實施“企業吹哨、部門報到”,讓企業辦事更便利;施行“沒有熟人、一樣辦事”,讓市場競爭更公平;踐諾“當好守夜人、管好安全門”,讓企業投資更安全;做到“好企業有好資源,好項目有好發展”,讓企業發展更有支撐感;實現“同頂一片藍天,共建共享泉城”,讓大家生活更有幸福感。

數據顯示,得益於各項利好政策和優質的營商環境,自去年6月以來,濟南市每天新增市場主體都在1000家以上,目前市場主體總量已超過100萬戶。

集聚優勢 搶抓機遇

努力實現“走在前列”“揚起龍頭”目標

“濟南已徹底改變過去‘慢熱’和‘保守’的形態。人們發現濟南突然轉變爲一個全方位‘衝刺式’發展的城市,市委、市政府以敢爲人先的思想、以開拓進取的幹勁、以實現跨越的姿態、以誓奪第一的雄心帶領全市人民全方位、‘跨越式’加快省會城市建設和發展。”6月2日,濟南市市民巡訪團團長辛安的一封公開信,道出了數百萬濟南市民的共鳴。

中央將濟南作爲全國唯一的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先行區,賦予濟南先行先試權,是對濟南的充分信任;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讓濟南這個山東經濟龍頭揚起來”,加快打造央企和跨國公司在中國北方的總部基地,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是對濟南的深情期許。

秉天時,勢頭正勁;得地利,物華天寶;應人和,共襄盛舉。濟南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好時代。

面對機遇,擁有深厚歷史底蘊和傳承千年商業基因的濟南,必須拿出敢拼敢打的勇氣,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擔當起新時代賦予省會城市的責任使命。

“從全國看,濟南承東啓西、溝通南北,既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戰略中,又是北京、上海之間重要的節點城市。”濟南市主要領導表示,區位上的優勢,爲濟南對接北京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濟南正在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這拉開了城市發展框架,也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

搶抓機遇,濟南市結合實際情況,打造了100平方公里的央企城整體佈局,承接全球跨國公司和央企區域總部,充分發揮省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

中國建材集團在山東有上千億的資產,與濟南有4個合作項目。該集團副總經理常張利表示,濟南的區位優勢明顯,綜合配套、商務條件、人才資源等營商環境優越。未來,中國建材集團將整合集團優勢,深耕齊魯發展。

一個個高端項目陸續上馬,一家家企業總部落地生根,一座座高科技園區拔地而起……在公佈的全省一季度新開工重大項目清單中,濟南市78個項目上榜,居全省首位;而落戶濟南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目前也已達74家之多。這背後,體現的是濟南速度,彰顯的是濟南溫度。

突出產業抓招商,突出實效抓落地,突出細緻抓服務,突出合力抓協同,作爲今年濟南招商引資工作的重點,接下來,濟南市投資促進局將繼續深化與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德勤、普華永道等全球招商合夥人的合作,聚焦香港金融、歐洲智能製造、日韓高新技術等資源,着力辦好一系列精準招商活動,開展高點對接,積極引進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的總部或區域總部,打造央企、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大力推進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明確園區主導產業,突出抓好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高端產業招商,引進一批產業帶動力強的標杆項目,打造支撐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轉變作風,撲下身子,狠抓落實。濟南將堅定不移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充分發揮利用省會優勢,堅持高端引領,強化平臺支撐,擴大有效投入,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堅定不移推進制度創新,着力推出一次辦成“升級版”,着力提高“雙招雙引”精準度,着力在對外開放上下功夫,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走在前列。

當前,濟南正處在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機遇期、黃金期。在新的歷史時期,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濟南市搶抓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努力揚起經濟發展省會龍頭的未來可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