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設施系統

1.1通信(語音、數據)、電視接入系統

接入業務要求:語音業務、數據業務、電視業務。

商業、住宅部分:保證三家(移動、電信、聯通)運營商及有線電視的接入,業主可以自由選擇通信運營商。運營商接入界面建議設置在弱電設備間或弱電井道;通信箱至入戶智能箱管線由建設單位統一實施,避免日後因運營商維護操作對業主居住空間的打擾。

智慧社區如何規劃設計?包含哪些弱電子系統?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公建部分:當地通信運營商提供,數據網絡提供足夠帶寬,滿足物業辦公需求。

綜合佈線可以滿足各種通信與計算機信息傳遞的要求,主要應用於通信和數據交換,即傳輸語音、數據、傳真、圖形影像信號。

有線電視系統按照860MHZ雙向傳輸網絡設置,實現整個社區的數字電視業務功能。

1.2綜合佈線系統

住宅每戶入戶管採用4*¢25,戶內均設計家庭戶內光纖信息箱,預留ONU安裝位置,配置電源接口(~220v與戶內強電箱之間管路溝通)。箱體內基本配置模塊包括:供電模塊、有線電視分配模塊、數據分配模塊、接線端子、數字電視。

戶內語音、數據(有線和無線)、電視信息點位,根據項目公司交付標準要求配置。

配套公建、配套商業室內按需根據交付標準要求配置光纖信息箱,或電視、電話、網絡信息點。

1.3有線電視系統

結合當地電視部門投資建設需要,智能化專業配合預留管網設計。

1.4信息網絡系統

本系統包括物業辦公網及智能化專網。

物業辦公網爲在物業管理用房自建網絡。主要承載物業管理辦公、信息發佈內容,應考慮信息網絡交換設備配置。

住宅智能化系統專網承載了視頻監控、報警、可視對講、門禁、梯控、車輛管理等安防系統的網絡傳輸。

整個網絡傳輸建議採用目前最成熟的Ethernet 技術,網絡標準遵循IEEE 的802相關的以太網、快速以太網及千兆以太網標準。

1.5移動信號覆蓋系統

無線移動通訊信號不能覆蓋的區域(如地下車庫、電梯轎廂、電梯前室及地上公共區域等),須設計無線通訊信號增益系統。設計應充分考慮多家無線通訊運營商管線路由,避免無線通訊信號增益系統對其它弱電系統產生干擾等影響。

1.6園區WIFI覆蓋系統

在室外公共活動區建設園區WIFI信號覆蓋,爲園區業主提供生活便利。

投資方式待定,可採用自建或運營商投資建設。

智慧社區如何規劃設計?包含哪些弱電子系統?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1.7背景音樂系統

設計考慮在室外泳池、室外公共活動區、電梯轎廂、商業公共區域等位置設備背景音樂,結合各功能區間合理分區並進行迴路控制。

音箱的設置需考慮儘量減少對業主正常居住生活的干擾。背景音樂音箱選用頻響範圍寬,覆蓋範圍大的音箱。

電梯轎廂內背景音樂電纜由電梯廠家提供隨行電纜。

1.8智能包裹自助收投系統

隨着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目前小區內快遞的收發越來越多,爲了有效解決物業實行封閉式管理、收件人外出、節假日投遞不方便、快遞遺失、損壞等實際問題,因此本項目引入智能包裹自助收投系統,

爲便於住戶快遞的收發以及後期物業的管理,智能包裹自助收投系統機櫃易考慮設計在服務大堂內。

該系統由智能化設計院對智能包裹自助收投系統機櫃作初步設計,並預留網絡、電源端口。具體櫃體的設置由專業單位完成。

智慧社區如何規劃設計?包含哪些弱電子系統?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二、信息應用系統

2.1非機動車充電系統

在地下非機動車停車區域,設置非機動車充電條件,方便日後業主電動車充電。充電方式採用投幣及刷卡方式。

2.2智能卡系統

以IC/ID卡爲集成基礎,集成應用以門禁、梯控、停車場管理、入戶電子門鎖、電子信報箱、電動車自助充電(選配,採用IC進行管理)系統爲基礎。業主通過一張卡實現進入園區-單元-入戶,整個回家流線過程中無需攜帶多把鑰匙。

智慧社區如何規劃設計?包含哪些弱電子系統?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三、公共安全防範系統

3.1視頻監控系統

1) 系統概況

視頻監控系統按網絡攝像機+交換機+網絡硬盤錄像機存儲+視頻監控平臺管理的方式進行設計。

2) 詳細要求

攝像機的功能性選擇應符合國家及地方規範標準的要求。如:地下室採用固定式彩轉黑攝像機;公共走廊採用半球型彩色攝像機;大堂及重要出入口採用寬動態彩色半球攝像機;電梯轎廂內採用電梯專用攝像機等等。設計單位應根據不同需要,對攝像機的選擇及安裝位置提供指導性建議,且圖紙內應根據不同類型的攝像機,提供不同的圖例。

智慧社區如何規劃設計?包含哪些弱電子系統?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對於中間線路的設計應根據線纜使用特性及線路的遠近選擇線纜,並使用穩定可靠的中間傳輸設備。

系統採用UPS集中供電方式,由集中UPS至樓層安防接線箱採用220V交流電源,樓層安防接線箱內安裝變壓器,將交流電源轉變成低壓直流電源後,供末端攝像機使用。

應特別重視室外攝像機及易受雷電影響的點位的網絡信號及供電線路的防雷措施。

設計管線路由應滿足建築、精裝修的相關要求。

系統傳輸端交換機端口接入應保證至少10%的點位預留量,不應出現端口大量浪費現象,同時交換機應具有設備堆疊功能。

網絡硬盤錄像機應設計足夠的硬盤數量和容量,7x24小時存儲模式,且以72OP格式存儲的圖像應至少保證30天的存儲週期。

點位設置原則如下:

在項目室外車行出入口、室外停車區、室外公共活動區、室外周界(與報警聯動)、地庫出入口、地庫車行通道、地下室及一層單元門廳、電梯轎廂、出屋面層通道、商業公共區域等部位設置。

本系統待定可選功能:

園區公共區域的視頻監控圖像(2~4路)可通過戶內可視對講室內機查看,實現園區人性化看護功能。

3.2周界防越報警系統(結合景觀設計)

入侵報警系統設計需結合室外景觀,選擇合理的報警裝置。

園區非開放區域的出入口、容易攀爬的商鋪屋頂應安裝入侵報警裝置,並與視頻監控系統聯動。入侵報警裝置設防應全面,無盲區和死角,具備防拆、防破壞報警功能,防區劃分應有利於報警時準確定位。

對園區圍牆周界報警採用四光束以上的紅外對射,系統軟件的操作界面應採用電子地圖方式,幷包含攝像監視部分,具有報警提示、現場及報警圖像顯示和回放、報警處理信息和值班信息的輸入、各類信息的查詢、用戶及權限的設置等功能,系統應用軟件應採用 C/S結構。

報警裝置的安裝及選型須考慮預警時間,報警區域原則上35米爲一防區。每個區域設置無聲報警警示燈及手動復位裝置,並與監控中心聯網;每兩個防區共用一個復位按鈕、安裝報警手動復位開關,復位信號實時回傳到監控中心,復位按鈕具有身分識別功能,採用非接觸式卡技術,復位按鈕應結合景觀設計。

小區周界留設消防通道門等處需設置攝像機,且應予以報警聯動。

室外立箱需考慮防潮、散熱性能,箱內溫度在工作時不得高於40℃,箱內設備在45℃以下能正常工作,需考慮其安裝位置的合理性,如遮陽等。

3.3人行出入管理系統(可視對講、門禁、梯控)

人行出入口需綜合考慮:可視對講系統、門禁管理、梯控管理(可選)。

(1)、可視對講及門禁系統

可視對講系統應具有可視對講、戶內報警、緊急求助、門禁、戶戶通話等功能,並具有可擴展性。系統選用彩色可視對講產品,帶有躍層的戶型需設置可視對講室內分機。

系統開發協議與智能電梯聯網控制。

系統要求採用全TCP/IP網絡傳輸,管理軟件應爲 C/S結構,用於單元門禁的感應卡,採用IC/ID。

設置原則:

住宅園區出入口處須設訪客可視對講門口機,並帶電子門禁;

主單元入口設置可視對講門廳機,並有電子門禁;其餘單元入口、出屋面門、監控中心僅設置電子門禁。

崗亭、大堂、監控中心等有人值守部位設置對講管理機。

門禁卡的數據採集方式,首先在本地取,若本地無記錄,則通過網絡在服務器取,從而保證門禁系統的門禁卡沒有數量限制。在設定時間及範圍內,同一張門禁卡讀卡超過一定次數,系統要求能夠報警;專用管理機同時外接電腦管理機,兩者同時工作,以確保系統可靠性及可操作性,提高服務品質;系統需能夠通過業主的通訊線路自動撥打預先設定的電話報警,需能作爲小區數字化管理平臺;裝有消防設備、設施區域通道的門禁系統要求與消防系統進行聯動。

智慧社區如何規劃設計?包含哪些弱電子系統?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本系統待定可選功能:

1、雲對講、雲開門

訪客來訪畫面在PAD、手機上顯示,實現手機查看來訪者,並通過PAD或手機遠程打開單元門。

2、二維碼訪客管理

在園區入口可採用基於二維碼的訪客管理系統,由業主自主通過APP向物業公司發起預約,通過平臺發送二維認證碼給訪客,提前完成訪客身份認證。

3、免掏卡系統

在單元門入口設置中距離門禁系統,業主無需掏卡,即可自動打開單元門,方便通行。

(2)智能梯控系統(可選)

系統需通過可視對講與梯控協議集成(梯控乾結點控制)或可視對講與電梯純協議集成的方式實現以下功能:滿足業主乘梯;訪客乘梯;同單元業主互訪;園區物管乘梯。弱電控制需電梯配置的接口等要求需要明確,能夠在電梯招標文件中鎖定。

3.4戶內家庭報警系統(含一鍵離家)

1、在一層、二層、與商鋪頂層平臺相連層、頂層住宅易攀爬的房間外窗、陽臺或露臺門窗設置幕簾探測器,預留燃氣報警裝置管路。

2、在各臥室及衛生間設置緊急按鈕。

3、入戶門設置電子門鎖,並帶防劫持報警輸出。

4、住宅戶內報警裝置通過可視對講報警模塊,採用TCP/IP方式至消控中心的管理電腦,電腦設置電子地圖,並外置揚聲器提示報警信息。

5、一鍵離家。

3.5車輛出入管理系統

根據本項目車輛流向及停車劃分區域要求,考慮車輛出入管理系統設計。

園區車輛出入口設置道閘,出口處設置崗亭管理,業主、訪客車輛均採用車牌識別方式認證通行,各出入口聯網;

智慧社區如何規劃設計?包含哪些弱電子系統?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在地下車庫的出入口設置來車提醒燈功能,進行人性化的亮燈提醒(或可結合電子顯示屏顯示),庫內出口處設置車輛限行提示,減少意外突發情況的發生。地下車庫人流及車流管理、會所、商鋪車流管理應結合車行流線合理設置視頻及門禁系統,以便外來人員的管理。

管理軟件採用 C/S結構,出入口應考慮訪客車道,便於確認登記、收發卡及收費。

● 園區車輛管理系統爲聯網管理模式。

● 在地下車庫出入口、各車道轉彎位置設置提示系統。

● 圖像對比,需能提供識別車輛的顏色、車牌號功能;

● 可實現通過手機APP方式,進行預約式訪客管理。

3.6電子巡更系統

1、項目採用離線式電子巡更,巡更點位結合規範要求、物業管理需求佈置。

2、系統要求安裝簡便,可以隨時根據應用狀況指定/修改巡更線路。

3.7無線保安對講系統

無線對講系統是在日常工作中,緊急或意外事件出現時可以及時對所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進行統一的調度和指揮,實現高效、即時的處理,最大的限度較少了可能造成的損失。

系統採用數字無線對講系統,覆蓋室外及地下室。

無線基站應設置在安防中心,或者設置在一個長期有人值班的位置(比如話務員室或前臺)。

本項目暫定設計3個信道,供保安、物業及後勤。

四、公共設備監控系統

4.1電梯五方通話系統

通過非可視電梯管理機實現整個電梯羣的統一管理,實現每梯內轎廂、轎頂、底坑、電梯機房及管理中心之間互相呼叫對講。

智能化設計應考慮從電梯控制櫃至監控機房預留管路。

4.2建築設備監控系統

排水系統:

主要考慮地庫內重要部位集水井的液位監測,如地下車庫出入口、非機動車出入口、水泵房內的集水坑。

系統採用報警方式,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地庫內重要設備設施的財產保護。

車位智能感應照明系統:在車位上方設置感應探測器,實現無車爲關燈狀態,有車駛入車位並下車去後備箱取物時,能自動感應亮起車位燈。

4.3三表遠抄系統

水錶、電錶和燃氣表暫定抄表考慮管道預埋。

五、輔助配套工程

5.1安防監控中心機房

監控中心應獨立設置空調系統,室內室溫控制在16-25℃,室內溼度控制在60-75%,地面敷設防靜電地板,產品質量符合GB/TI9001-92標準。靜電地板敷設高度要求≥300mm,靜電地板下面安裝橋架;放置UPS後備電池區域的靜電地板需加固,荷載應滿足規範要求。監控中心工作區應有良好的照明,光線不能直射屏幕牆和操作人員,宜採用嵌入式燈光。消控室內所有線路的排放端接合理、標識清晰耐磨、維護方便,能將停機維修控制在最小範圍內。

智慧社區如何規劃設計?包含哪些弱電子系統?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監控機房預留監控攝像機管線。

電視牆及監控操作檯須設計科學、佈局合理,安裝時留有充足的操作空間。

各系統的管理軟件須採用C/S架構,實現各系統的集中管理。各個系統分別配置操作管理電腦(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用);服務器集中設置;各個系統軟件操作在管理電腦上進行,數據庫統一存放在服務器上。

監控中心自配電間引入可靠電源到機房配電箱,各設備用電由機房內的配電箱進行用電分配;供配電方式爲雙路供電系統加UPS電源,並對空調系統和其他用電設備單獨供電,以避免空調系統啓停對重要用電設備的干擾。

監控中心採用UPS供電,保證所有監控與顯示設備斷電後能工作4小時。

機房門須設置門禁管理。

5.2運營商及電視機房

考慮運營商及電視機房要求的面積預留空間,設計包括機房裝修(靜電地板)、機房用電容量要求、機房通風和空調系統配置要求。

3.2.5.5綜合管路系統

爲了合理地利用園區有限的地面空間資源,並儘量減少人行道、綠化帶的弱電檢查井,各系統的弱電室外管道盡可能按同溝同井設計,且管道中不能敷設110v及以上的電纜。室外手孔井須考慮排水。戶外須採用防水型線纜,且具有高抗干擾性。

園區有條件的,室外智能化箱儘量放置在地下室,室外智能化檢查井的密閉性由設計考慮。室外智能化箱須採取防水、防潮、防曬、防鏽、防凍等防護措施,能滿足設備工作的環境要求;有合理可靠的屏蔽措施及防雷、接地措施。

金屬電纜橋架及其支架、引入或引出的金屬電纜導管須可靠接地或接零。

PS:

最近薛哥建立了物聯網IOT圈子,歡迎同行加入,每天分享最新的技術知識!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