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個角度看,同爲東南亞國家的菲律賓和越南(特指“越南共和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越”),曾有一段彼此十分相似的歷史。兩國都曾迎來過一個打着“民主”旗號卻行獨裁之事的領導者,身旁又都站着一位光彩奪目的“第一夫人”。

面對詰難聲稱要攻陷美國大使館,肯尼迪:就不能讓她閉上嘴嗎?

在那段時期,美貌驚人的伊梅爾達·馬科斯長袖善舞,爲丈夫的政權奔走高呼;她一擲千金,傳聞曾在美國一夜就花了500萬美元;政權垮臺時,人們從她家中翻出了成千上萬的名貴挎包和高跟鞋。任何人想要在菲律賓做生意,必須要拿10%的提成“孝敬”馬科斯夫婦。這對夫婦手握的資產已經超過了國家的收入,然而就是這樣的竊國者,晚年居然還獲得了相當一部分菲律賓百姓的諒解。

民衆說她“富裕而慷慨”,伊梅爾達曾經用手中的權力逼迫富人掏錢爲窮人買單。甚至當她於20世紀90年代重返政壇後,百姓還在她的家鄉建立了一個展館,裏面都是她名貴的皮鞋。講解員說,正是伊梅爾達的大力支持,這兒才變成了世界聞名的製造工廠,這個博物館是專門用來紀念她對馬裏基納的貢獻的。相比之下,作爲伊梅爾達的“前輩”,同樣曾風光一時的陳麗春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面對詰難聲稱要攻陷美國大使館,肯尼迪:就不能讓她閉上嘴嗎?

俗話說“三歲定終身”,兩人的一生從一開始就千差萬別。陳麗春生於越南河內的一個顯赫的家族中,自幼受到法國殖民者影響,她渾身都透着一股與貧苦的越南人不一樣的氣質。縱使她身着越南傳統服飾“奧黛”,也能從萬千東南亞女子中脫穎而出。因此,當以嬌柔的身姿和優雅的氣質出現在世界舞臺上時,陳麗春一下子就博得了世人們的眼球。可以說,單單以自身的硬件條件來說,陳麗春的人生選擇就多了去了。然而在1943年,不滿19歲的她卻執意要嫁給吳廷瑈——女人一旦有了野心,那將比有野心的男人更決絕。

我們先介紹一下幾個主要人物的背景。首先,比陳麗春大將近一倍的吳廷瑈的父親吳廷可是越南末代阮氏王朝管理內務的重臣,他的幾個兒子後來個個混的是風生水起,吳庭豔當上了“越南共和國”首任總統,吳廷俶後來成爲羅馬天主教在越南中部設立的一個總教區的總主教,吳廷瑈則擔任總統顧問,手中也攬下了不小的權力,可以說,吳氏家族把南越的大權把了個紮實。除此之外,別看陳麗春表面上是個弱女子,她的背景可是硬得嚇人:其母是越南末代皇帝的堂妹——可以說,要是懂得經營,陳麗春完全有機會成爲“越南國母”。

面對詰難聲稱要攻陷美國大使館,肯尼迪:就不能讓她閉上嘴嗎?

相比伊梅爾達草根逆襲,從曾經窮到不得不半工半讀一路走到權力之巔,陳麗春的條件可謂是好了太多。然而也許正因如此,後者並不懂得如何珍惜這眼前的一切。不過話說回來,女人一旦對政治感興趣,她們爲之犧牲的決心似乎都會變得相當可怕:越南女子出嫁後並不需要改隨夫姓,而陳麗春卻主動改稱“瑈夫人”。不僅如此,她連自己信仰的佛教都放棄了,一夜間成爲了天主教信徒。

二戰結束後,越南獨立聯盟趕走了法國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者,並於當年9月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隨後,法國殖民者捲土重來。經過漫長的苦戰後,1954年,法軍主力被胡志明領導的武裝消滅,根據《日內瓦協議》,越南將通過普選的方式實現南北和平統一,眼看一切將要步入正軌,正在這個關頭,美國爲了本國在遠東的利益公然干涉越南內政。1955年10月,在肯尼迪政府的操作下,曾擔任末代阮氏王朝丞相的吳庭豔被推舉爲“越南共和國”首任總統,南北越的對峙就此展開。

面對詰難聲稱要攻陷美國大使館,肯尼迪:就不能讓她閉上嘴嗎?

陳麗春的賭博性政治投資終於獲得了回報,吳庭豔終生沒有娶妻,因此,活躍在政壇上的陳麗春常常被視爲南越第一夫人。在越南的神話傳中存在着“徵氏姐妹”這樣的人物,相傳在中國東漢時期,徵氏姐妹曾揭竿而起,對抗東漢“暴政”,成爲當地家喻戶曉的英雄。而陳麗春則希望將自己打造成這樣標杆人物。上臺伊始,她便大呼“女權”,提倡所謂的“禮儀道德”,甚至還出臺了荒謬的《保護道德法》。該法令做出了許多令人難以相信的規定,例如百姓不得唱歌跳舞,結婚、離婚都要由總統批准,連夫妻的房事都要被政府幹涉。

不僅如此,轉而信奉天主教的瑈夫人居然對佛教大開殺伐,大肆壓迫佛教徒的生存空間。原本,吳氏兄弟對佛教的態度還是相當寬容的,每當政府與佛教發生衝突,他們總想着如何平息事態。然而有一次,當吳庭豔簽署撫卹在抗議活動中死傷的佛教家庭的法令時,在一旁的陳麗春突然將一勺湯甩到了他身上。歷史上著名的“釋廣德自焚事件”發生後,陳麗春竟然毫不避諱地表示:她爲看到一出和尚肉燒烤的好戲而鼓掌。當父母因爲國際社會極大的壓力被迫辭職後,陳麗春不但指責父母都是“懦夫”,還指責這些自焚者“用進口汽油”,不是愛國者。她的一系列駭人聽聞的做法爲其贏得了“龍夫人”的稱號。

面對詰難聲稱要攻陷美國大使館,肯尼迪:就不能讓她閉上嘴嗎?

陳麗春與伊梅爾達的差距就在於此:前者空有“國母”野心,卻不能改掉“大小姐”的脾氣,所做的每件事幾乎都在給丈夫和他的兄弟們減分;後者從社會最底層摸爬滾打混到高位,不但知道如何隱忍,更知道該怎樣粉飾。也許吳氏兄弟會慣着陳麗春,美國人可不樂意。從1963年以後,在她的干預下,南越政府對佛教徒的態度愈發苛刻,政府還派特種部隊焚燬佛教寺院,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這種行徑連美國都看不下去了,他們開放大使館,收容了許多無處可逃的佛教徒。陳麗春卻公開表示,要派軍隊攻破美國大使館。

從越南的角度來看,肯尼迪總統絕非善茬,然而當事情鬧到這份上,他也終於忍不了了。當得知陳麗春頻頻痛罵南越官員是“豬”,又在背後痛罵美國政府後,肯尼迪質問吳庭豔:“你們就不能讓陳麗春閉上她的嘴嗎?”作爲回應,當陳麗春在美國做巡迴演講時,她還當衆指責肯尼迪太不夠義氣了。

面對詰難聲稱要攻陷美國大使館,肯尼迪:就不能讓她閉上嘴嗎?

馬科斯夫婦生吞活剝,硬是把百億國家資產塞入囊中,但在這位菲律賓第一夫人的操作下,不但撫平了民衆的怒氣,有人甚至還又開始重新把馬科斯視爲國家英雄。相比之下,陳麗春卻硬生生地害慘了自家丈夫。

1963年11月1日,忍無可忍的肯尼迪政府默許部分南越軍隊將領發起政變,吳氏兄弟被射殺在一輛裝甲車裏。陳麗春驚慌之下逃往歐洲,隨後,她曾多次試圖重返越南,但均遭拒絕。1981年,陳麗春年邁的父母被人謀殺在寓所中,經過調查,美國警方認定兇手是陳麗春的親弟弟。事出後,陳麗春突然發表聲明:“以救世主自居的西方頂着所謂公正真實的幌子實施干涉,在經歷了美國對我的祖國越南、我的人民和我的家庭的所作所爲後,我絕不認可美國人質詢和審判我們家庭任何一員的權利。”

面對詰難聲稱要攻陷美國大使館,肯尼迪:就不能讓她閉上嘴嗎?

晚年的陳麗春生活淒涼,她總是深居簡出,除了參加部分宗教活動外,極少有人能見到她。據說,由於生活拮据,陳麗春不得不接受採訪。她讓媒體拍攝照片,然後收取一些錢用來維生。8年前,因爲長期患病,重症難醫的她病逝於羅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