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解憂的計劃流產了,但“肥王”與匈奴公主所生的兒子烏就屠卻成功地刺殺了泥靡,自立爲昆彌。也許對烏孫親近漢朝心懷不滿,也許對匈奴公主受到冷落心有不甘,匈奴單于發兵攻打烏孫國,並聲稱得到解憂方纔退兵。

烏孫王肯定對東方美人情有獨鍾。因爲細君剛剛病逝,岑陬就以維持漢烏親善爲名,請求漢武帝再贈一女。 新公主名叫解憂,楚王劉戊的孫女,也是一位南國美人。與細君不同的是,解憂不僅生得豐腴健美,英姿颯爽,而且落落大方,膽識過人,嬌媚中蘊涵着濃濃的英雄情結,具有一副忠君報國的俠骨柔腸。 漢武帝太初三年(前102),19歲的解憂被封爲“楚公主”,踏上了遠去西域的漫漫途程。到了烏孫,解憂的侍女馮嫽也嫁給了烏孫右大將。

解憂公主與馮嫽——怒放在西域的鏗鏘玫瑰

初到烏孫的解憂並不順利,因爲丈夫岑陬像祖父一樣,也擁有漢匈兩位公主。匈奴公主生有一子,取名“泥靡”,而解憂卻未能生子。後來岑陬暴死,兒子泥靡年齡尚小,昆彌之位依據慣例傳給了季父大祿的兒子翁歸靡。因翁歸靡看上去又肥又癡,所以烏孫人戲稱他爲“肥王”。 按照風俗,“肥王”繼承瞭解憂與匈奴公主。也許是性情相投吧,解憂接連爲肥王生下了三位王子和兩位公主。長子元貴靡被立爲嗣子,次子萬年後來成爲莎車王,小兒子大樂官至左大將,長女弟史嫁給龜茲王絳賓爲妻,次女素光則嫁給烏孫呼翎侯爲妻。“肥王”對解憂言聽計從,烏漢雙方進入了蜜月期,一度沉寂的絲路也恢復了往日的喧鬧。

解憂公主與馮嫽——怒放在西域的鏗鏘玫瑰

也許對烏孫親近漢朝心懷不滿,也許對匈奴公主受到冷落心有不甘,匈奴單于發兵攻打烏孫國,並聲稱得到解憂方纔退兵。漢宣帝劉詢於本始二年(前72)派出5員大將率軍挺進塞外,迫使匈奴倉皇退走。隨後,西域校尉常惠與烏孫合擊匈奴,使匈奴付出了4萬顆腦袋和70餘萬頭牲口的慘重代價。漢宣帝神爵三年(前59),漢朝在烏壘城(在今新疆庫爾勒和輪臺之間)設置了西域都護府,匈奴僮僕都尉被迫退出西域。 天道循環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肥王”病逝後,泥靡被擁立爲昆彌,解憂之子元貴靡的繼承權被剝奪。此時,不僅解憂失去了往日的風光,穩固多年的漢烏關係也在一夜間付諸東流。 這位飽經冷漠的昆彌開始以10倍的瘋狂倒行逆施,弄得烏孫國雞犬不寧,人人自危,因此被稱爲“狂王”。

解憂公主與馮嫽——怒放在西域的鏗鏘玫瑰

而解憂也無奈地第三次嫁給了這位“狂王”,並忍辱爲他生下了兒子邸靡。 忍無可忍的解憂與漢使魏和意、任昌密謀,準備在酒宴上除掉“狂王”。但行刺未能成功,“狂王”負傷逃走,“狂王”的一個兒子發兵將解憂和漢使圍困在赤谷城內。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公主和城中軍民擊退了無數次的血腥進攻。城牆上衆志成城,城牆下血流成河。 數月後,西域都護鄭吉調來西域諸國兵馬方纔解除重圍。爲了顧全大局,漢宣帝派人前往烏孫給“狂王”療傷,還違心地將兩名漢使斬首。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雖然解憂的計劃流產了,但“肥王”與匈奴公主所生的兒子烏就屠卻成功地刺殺了泥靡,自立爲昆彌。由於擔心烏就屠歸附匈奴,漢皇命令破羌將軍辛武賢領兵15000人火速到達敦煌,準備西征烏孫,惡戰一觸即發。

解憂公主與馮嫽——怒放在西域的鏗鏘玫瑰

西域都護鄭吉瞭解到馮嫽的丈夫與烏就屠關係密切,便派馮嫽前往勸說烏就屠投降。接到鄭吉下達的任務,中國移植在西域的第二朵絕色玫瑰鏗鏘登場。冒着掉頭的危險,馮嫽隻身來到烏就屠的營帳,憑着凜然正氣和伶牙俐齒,對烏就屠析以時勢,曉以利害,硬是讓烏就屠低下了高昂的頭顱。馮嫽在烏就屠答應投降的前提下,回到長安向漢宣帝報告了事件的經過。漢宣帝任命馮嫽爲正使,竺次、甘延壽爲副使,錦車持節回到西域,全權處置烏孫事件。她將烏孫分爲大、小昆彌二部,讓“肥王”與解憂所生的元貴靡擔任大昆彌,領戶6萬;讓烏就屠擔任小昆彌,領戶4萬。經過一雙纖纖玉手的點撥,一場錯綜複雜的惡性事件潮退波平。

解憂公主與馮嫽——怒放在西域的鏗鏘玫瑰

儘管深明大義,儘管毅力非凡,但她們畢竟有自己魂牽夢繞的家鄉,有家鄉望眼欲穿的親人。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元貴靡病死,其子星靡代爲大昆彌。經歷了太多風霜雨雪、喜怒哀樂且已經紅顏褪盡、華髮盡染、高齡70的解憂帶着三個兒女與馮夫人一起返回漢朝。兩年後,公主在長安仙逝。 即位後的星靡爲人怯懦,難以服衆,烏孫再次發生內亂。 解憂已逝,誰堪大任?漢帝想到了馮夫人。很快,馮夫人奉詔西行。一到烏孫,內亂戛然而止,星靡和烏就屠從此十七年相安無事。前赴後繼的解憂公主與馮夫人得以在西域縱橫捭闔五十年而一言九鼎。 儘管馮嫽只是一個僕人,但名氣早已超越了女主人,恰如高懸在西域上空的璀璨星斗。從此,烏孫國生活在了漢朝西域都護府的陰影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