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喻良華講述木洞山歌的歷史。”喻良華說,後來的研究發現,木洞山歌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巴渝歌舞”,中經戰國時代的“下里巴人”、漢代的“巴子謳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而來。

傳歌40年學生上千人 76歲的他將山歌唱響世界

喻良華講述木洞山歌的歷史。

告別潘中民,採風團又奔赴木洞河街,拜訪另一位木洞山歌國家級傳承人喻良華。

河街一帶是木洞鎮核心,與長江毗鄰,“木洞之名,正是源於鎮街西側五布河與木洞段長江匯合處對岸獅子岩石洞取出神木修建禹王廟的傳說。”76歲的喻良華在這裏長大,對木洞的歷史如數家珍。

與潘中民原生態的田野氣相映成趣的是,喻良華做過老師,頗有文化,談吐從容,一身中式白綢衫襯得他愈發儒雅。

“要說木洞山歌,首先要了解木洞的歷史。”喻良華介紹,木洞位於長江水道要塞,宋代以來就是重慶府巴縣與涪州(涪陵)間陸路交通要道,是連接川黔的重要集散地,重要的水碼頭。明清以來,木洞鎮成爲川峽名鎮之一。

“商賈雲屯,百物萃聚,萬帆並舷。”史書裏的木洞碼頭,曾繁華無比。唐代詩人王維當年途經木洞,在《曉行巴峽》裏以“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的詩句,感嘆水路進出重慶的重要驛站木洞,當年水上舟集成市的盛況。

“碼頭商船一多,船工號子也就因此漸成氣候,加上木洞人婚喪嫁娶、田間勞作都愛隨性而歌,慢慢地,木洞山歌也從民間口口傳唱逐漸登上大雅之堂。”喻良華說,後來的研究發現,木洞山歌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巴渝歌舞”,中經戰國時代的“下里巴人”、漢代的“巴子謳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而來。

“我記事起就跟木洞山歌結緣,五六歲就會唱了。我唱了70年的木洞山歌,一天不吼兩下,心裏就憋得慌。”喻良華回憶,木洞山歌是他童年最好的“玩伴”。

後來他幸運的遇到了一位好師傅,“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哥哥白炳成就已經是木洞地區小有名氣的‘山歌王’,他被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賀綠汀接見過,賀綠汀很欣賞他的山歌風格,拜師後他帶我開始系統鍛鍊,走街串巷各處表演。”

1977年參加工作後,喻良華成了木洞鎮青山中學一名音樂老師,他每次都要花半節課的時間來教學生們唱山歌。四十餘年來,跟他學唱山歌的學生超千人。

“天上落雨地上耙(泥濘),黃絲馬馬(螞蟻)在搬家,有的搬到田坎上,有的搬到石旮旯。”“天上落雨螃蟹多,河溝螃蟹起坨坨。大的大來小的小,爬的爬來梭的梭……”如果說潘中民的山歌帶着大地的陽剛粗糲,喻良華的山歌裏則更多抑揚頓挫、婉轉有趣。

“木洞山歌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需要去刻意作曲,一首歌可以用各種曲調去唱,一種曲調也可以用不同的歌詞唱出來,可謂‘一詞多曲、一曲多詞’。”喻良華說,木洞山歌來自民間,大衆的喜怒哀樂、各種情緒都可以用山歌唱出來。

喻良華善於總結,這些年來,他口中唱出的木洞山歌已經超過1000首,歌詞全部是他自己創作。他還將木洞山歌系統分爲了薅秧禾籟、山歌、勞動號子、船歌號子等多種類別,在形式上也進行了創新,將快板、舞蹈、情景劇等融入了山歌表演。

如今,喻良華已經將山歌唱出了巴南,唱出了重慶。2017年,他受邀赴日本進行文化交流,傳統木洞山歌融入了現代搖滾樂在日本唱響,大受歡迎。2018年舉行的“我在重慶學非遺”活動中,他的一曲粗獷嘹亮的《螃蟹歌》也讓27名外國學員大開眼界。

與潘中民一樣,對於從小唱到大的木洞山歌,喻良華有個樸素的心願,他希望在有生之年一直唱下去,尤其期待去更多國家走一走,讓木洞山歌唱響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