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广义上来说是湿和潮,

它是很多装修材料的天敌。

木头粘上它,会有变形的隐患;

石头看似坚硬,如果没有处理,好遇到它,也会产生病变。

今天就和大家讲一下石材病变那些事。

1

石材的憎水.吸水.含水

有三个技术参数和我们的石材防水息息相关:憎水性、吸水率、含水率。

从下图可以明显的看到四个水珠的形状不同θ 不同,那么它们代表什么意义呢?

θ 的角度越大,代表越讨厌水;θ 的角度越小,代表越喜欢水,从水珠的角度就可以很明显的判断材料对水的喜厌。另外一种是分级法

HC“1”代表θ的角度很大,越往HC “7”θ对的角度就越来越小。 表中描述了HC的七个等级的水珠特征。

如何处理石材的质量通病

讨厌水

水珠的θ角度越大也就是憎水性越高

防水性越好,不受水的影响的体质就越优

喜欢水

水珠的θ角度越小也就是亲水性越强

防水性差,体质羸弱

吸水率与憎水性是一体两面:石材的吸水率越高,越容易受到污染及发生病变,对防护的要求也越高反之则抗污染,不易发生病变。

按照吸水率把石材分为三个等级:

低吸水率石材:吸水率0.01%~0.09%中吸水率石材:吸水率0.1%~0.5%高吸水率石材:吸水率0.51%~2%或更高

2

常用天然石材吸水率

(吸水率从低到高)

如何处理石材的质量通病

3

石材返碱与处理方法

天然石材如果不定期保养就会发生病变,说到石材的病变,最让我们头痛的就是石材返碱了。

辛苦选好的漂亮大理石,经过设计加工铺贴到地面、墙面,过不了多久,光亮的表面就会出现一层雾蒙蒙的现象,等干燥后会留下白色的晶体,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返碱。一些名贵的白色大理石甚至会局部变黄,令项目无法交付,让石材厂家和设计公司头痛不已。

如何处理石材的质量通病

▲反碱症状

中国石材协会发表的《石材护理技术规范》一文中对石材返碱的定义,石材返碱:可溶性盐碱通过石材毛细孔吸收或迁移到达石材表面,结晶析出形成的白色花纹或花斑。

石材返碱特点:

1、通常成片出现,在石材表面形成白色花纹或花斑。

2、花纹或花斑易溶于水,表现为粉状,初期用湿布就可以擦掉,到后期就要用专业药剂予以清除。

3、通常会反复出现,尤其在长江以南地区在梅雨季节过后出现在石材表面。

4、白斑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钠盐或者钾盐,如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等,这些易溶盐分很容易沿着石材毛细孔中的水分迁移到石材表面,在干燥过程中析出结晶。

这些碱斑的主要来源包括:

1、水泥中的碱性物质,由于铺贴时基层水泥不干,或受到雨水,清洁用水,石材表面研磨用水等侵蚀溶解后,随着水分向上向外蒸发,其碱性物质通过石材的毛细孔或裂缝,拼接缝等处迁移到石材表面,形成云雾状的盐碱斑。

2、大理石自身结构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碱性成分,如埃及,以色列等靠近海边的大理石具有代表性,即使石材搁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会有盐碱随着水分自行析出。

3、在一些盐碱地区,易溶性盐碱会随水分沿着地基向上迁移,并在石材表面形成盐碱斑。

4、沿海地区,海风会将海水水雾吹到岸上,海盐在建筑物的石材表面析出形成白斑。

5、石材使用水溶性防护剂做防护时,由于这类防护剂均为碱性,特别是最常用的甲基硅酸钠一类的普通水性防护剂,PH值多处于12以上,属于强碱性。使用时残留的碱性物质如果没有及时擦除,也会在石材表面形成雾化效果。

造成返碱的三个必备条件:

1、物质,易溶性盐碱成分(自身或外来)

2、载体,水分,潮湿(溶解盐碱,并将之带到石材表面)

3、通道,缝隙,毛细孔(引导水分,析出盐碱)

4

施工须知

根据石材返碱的几个条件,我们可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石材返碱的问题。

1、石材安装之前,要根据石材的类别与特性选对防护剂,石灰变质岩要选择的防护剂要具有抗碱功能。

2、湿贴石材一定要做好六面防护,不能因为做了防水背胶就省略了石材底面的防护,现场动刀切割的断面一定要补好防水剂。

3、对于碳酸盐类石材,特别是质地比较疏松的大理石,切忌使用甲基硅酸钠一类的强碱性防护剂(普通水溶性防护剂),推荐使用弱碱性环保型高端水溶性防护剂,操作时要及时擦去残留在石材表面的碱雾。

4、刷防护剂前,要保证石材完全干净干透,一般石材切割后要在常温下放置4天,不能有水份残留在石头内部,不达此条件宁可不做防护,不可野蛮强求。

5、实施操作时一定要均匀饱和,要因石材吸水率不同而确定不同的用量。

安装时:

石材安装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干挂施工工艺,对于无法干挂施工的地面,要尽量减少水的使用,一般基层的含水量要小于4%时才可以施工,石材背后可以采用大理石粘结剂铺到基层上,起到隔离水份的作用。

石材铺贴后:

1、湿铺石材28天内不予打磨做结晶面,并且保证此期间石材表面干净(无尘)无覆盖,石底水分正常蒸发;

2、达到石材护理要求后,予以开缝,并刷洁缝隙两侧灰尘,再予调胶勾缝,同时对石材缺陷进行修复,减少水分渗入通道。

5

天然石材常见问题

石材锈斑

如何处理石材的质量通病

形成来自于两方面:

1、自然反应生成。因为石材内部的物质成份中都含有赤铁矿和硫铁矿,这些铁质矿物接触空气被氧化而生成三氧化二铁(铁锈)后,通过石材的毛细孔渗出;

2、因为石材在开采、加工、运输、安装、使用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接触到铁制物品,这些铁质物品的残留沾敷在石材表面,被氧化后形成铁锈污染。

预防锈痕的关键:

白色大理石建议在铺贴前在底部刷一层树脂来阻隔水份,同时尽量采用干贴施工,即先做好基层找平后待水份完全蒸发后,再用大理石粘结剂将大理石粘在基层上,如工期较紧,可以选用意大利马贝等高端品牌的自流平做基层,24小时内可将水份降至百分之一左右,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黄斑的产生。

石材水斑

如何处理石材的质量通病

形成的主要原因:

受湿式施工方法中的水泥沙浆影响所致。因为水泥的成份中含有1%~2%的氢氧化钠.由于其对水份的吸附性很强,在潮湿的大气中当环境温度高于35度,立刻形成具有腐蚀性的碳酸钠溶液。结晶水常因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永远不会匮乏,这就形成了湿痕不干的现象。

预防的方法:

对石材进行防护,使石材料具有防水性,以此阻隔空气中的水份与石材或水泥内部物质的接触,降低其化学反应条件;其次应尽量避免采用水泥施工安装属材。

胶粘剂污染

如何处理石材的质量通病

形成原因:

在石材的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有时为了作标志或者固定石材,不得不使用记号笔、封箱带、云石胶、干挂胶等材料,但由于使用不当或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污染到石材。

石材粉化

如何处理石材的质量通病

形成原因:

环境污染、酸雨侵蚀、行人践踏及冰冻破坏等是造成石材失光和粉化的主要原因。各类盐的结晶或水合膨胀以及石材吸水结冰膨胀的反复进行,使石材的微孔不断胀裂,裂纹逐步增多,最后使石面出现粉化。

处理方法:

治理石材粉化的最好办法是将石材重新打磨抛光,但如果不根除使石材产生粉化的原因,重新打磨抛光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粉化现象可能还会重新出现。因此,重新打磨抛光后的石材还必须进行防护处理。

今天关于石材的病变就讲到这里,希望能帮大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