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九百歲魏忠賢魏公公,搞了一本所謂的東林點將錄,排名第一的,就是托塔天王晁蓋,不,李三才!

李三才:做幹實事的貪官比清廉的庸官來的划算

李天王排在第一位,魏公公能不忌憚嗎?

按道理來說,顧憲成纔是東林黨創始人啊,就是因爲去世比較早,魏公公就不和死人一般見識,就開始眼光瞄向了李三才,什麼及時雨葉向高啊, 玉麒麟趙南星啊,大刀楊璉啊,豹子頭左光斗,都拿出來是一等一的東林悍將,李三才力壓羣雄,排名第一,可見這傢伙是太猛了,而且李天王是認識顧憲成比較早的,顧憲成也把他拉進自己的團伙裏,算是早期元老吧!

李三才剛出道的時候,顧憲成已經混到各路人馬喫的很開的地步,他們認識很久了,顧憲成還沒來得及幫李三才鋪好進階的路,就因爲惹毛了萬曆皇帝朱翊鈞,就被卷鋪滾蛋了,沒辦法,李三才只能靠自己混,沒想到他比顧憲成更能混,這兩人混法不同,李三才會混錢,油水撈得不少,顧憲成會混人脈,到處都是他的朋友,兩人惺惺相惜,多半是互相利用罷了,顧憲成要錢,籌款修建諾大書院,不收學費還免費招待學子喫住,如何養活,讓主講人也有尊嚴地生活,是個大問題。顧憲成盤算李總督可能有捐獻能力,所以就來了。

李三才要的是名望,要的是關係,顧憲成有啊,一大把。

李三才:做幹實事的貪官比清廉的庸官來的划算

兩個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土豪李三才請顧憲成喫飯,飯桌上只有三四個素菜,經過一天暢談,雙方很投機。第二天,李三才再次宴請顧憲成,山珍海味上了一大桌子,顧憲成很奇怪,問道:“昨天就幾樣青菜,今天怎麼這麼豐盛呀”,李三才笑着說:“昨天沒東西,就上得少,今天偶然有點東西,所以就上得多”。

可見,李三才初次設飯局招待顧憲成,是掩飾了性格的。第二次,才認可自己人,放開了。對顧君子,還耍手段玩心眼兒。老顧也心裏有數,但他不說。李三才私下對東林書院慷慨解囊,老顧也不會輕易得罪大金主的。

兩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史書記載:“三才與深相結,憲成亦深信之”。李三才與顧憲成手拉手,東林書院就變味了,成了東林黨。

是李三才把東林學院變成了東林黨,魏公公知道這段歷史,不把他放第一位纔怪!

因爲東林書院和東林黨是兩概念,而把二者串起來的鏈條,就是李三才。

他幹過最高的實權職務是總督漕運,這個職務是統管全國河道、督促地方向京師運送糧食的要職,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國家經濟命脈,所以在歷朝都是炙手可熱的肥差。

李三才在任上威風八面。這不僅與他的權力有關,更重要他有錢,這麼豐厚的油水,不用傷天害理,很多人有多喜歡他就有多厭惡他。

李三才:做幹實事的貪官比清廉的庸官來的划算

朝廷很多官僚認爲他大奸似忠,民間卻把他視爲青天楷模。

作爲大員,李三才反對國家收礦稅,打擊礦監,和皇帝唱對臺戲。

說到這裏,就得提到此時明朝的最高領導人,朱翊鈞了。此人執政48年,創下了大明皇帝執政時間最長記錄,但同時也留下了很多爛攤子。其中爛攤子之一,就是稅收黑洞。他是一個特別喜歡斂財的皇帝,而起特別摳門,善於撈錢捨不得花錢。他信任的幹部,也多半是宦官。只要他缺錢,就派宦官下去向百姓劫奪,貪官污吏、地方豪紳也趁火打劫,弄得民不聊生。

爲害最烈者,莫過於強徵礦稅。

不知是太監還是大臣出的主意,反正最後萬曆拿出的辦法是:增強稅收。開發礦業並增加臨時稅種,親自安排得力的宦官到全國各地開礦,徵收礦稅和店稅、商稅、船稅,收來的錢直接進皇宮,不進國庫,屬於皇上的私房錢——內帑。

重稅造成了萬民失業的惡果,但是卻肥了皇帝和另一夥人。這夥人就是派往各地的礦監宦官。

作爲巡視各地的監察官員,李三才早就看到了這個弊端,他對礦監沒一點好感,並在職權範圍內打擊他們。

怎麼打擊?當時礦稅使橫行各地。李三才的地盤,徐州由宦官陳增來收稅,最壞的就是陳增,公然數次凌辱官吏。只有老大李三才最不怕他了,想罵就罵,就差擼袖子揍人了,對付陳增怎麼弄,李天王很聰明,就先把陳增手下全部抓起來,然後關在牢裏,偷偷的命令犯死罪的囚犯,把他們指爲同黨,從而將他們捕殺,陳增的氣焰才被壓下。

他深得民心,以至於江南商民奉之爲拯救黎民百姓的活菩薩,集資給李三才建了生祠,建生祠和魏公公不同,魏公公是強迫的,李三才是大家自願的。

打擊一些狗不算什麼,因爲這些惡狗是朱翊鈞放出來的,要罵就罵朱翊鈞,李三才算是膽肥的,給皇帝所上的“罷礦稅三疏”。言詞非常激烈。矛頭直指皇帝,“今闕政猥多,而陛下病源則在溺志貨財。”意思是說現在惡政太多,其根源就在皇帝你玩物喪志,一心斂財。

李天王也知道萬曆是不會計較的,最多是看了裝作沒看到,李天王就敢於上來罵,如果是嘉靖,他不會這麼蠢得飛蛾撲火。罵了卻沒啥事,這生意無本萬利,如此大膽上書,等於爲民請命,自然李三才贏得了民間喝彩,在讀書人和民衆人羣中,他聲譽震天。

萬曆三十七年,內閣缺人,李三才進位呼聲最高。

但是,遭到了羣僚反對。朝廷中宣、昆、齊、浙等各黨均發出不同聲音。浙黨干將、工部郎中邵輔忠參論李三才大奸似忠、大詐以直,實際上是一個貪婪、虛僞、陰險、霸道的小人。餘黨紛紛跟進彈劾,火力很猛。

關鍵時刻,一個重要人物出場了,力挺李三才。

東林先生顧憲成。

顧憲成給內閣上書,例舉了李三才“德能勤績”四大優點,說這樣的人國家不用,還用什麼樣的人?

但是朱翊鈞不感冒顧憲成,也不會讓曾經罵過自己的人入閣,終其一生,李三才始終徘徊在樞紐之外,無法進入中心,大展拳腳,因爲很多人都怕了,要是李三才入閣了,以他的脾性和手腕,難保又是第二個張居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