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外,學院與15個國家和地區的68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1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9個課程合作項目,以更爲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在這些優質資源共享、輻射、引領、示範作用下,學院國際化建設更加如虎添翼。被世界一流頂尖高校錄取,黃博文不是城院史上第一人,但作爲一個本科畢業生參與橫跨華爲多個部門的合作研究項目,且成果助推了下一代手機處理器芯片和服務器處理器芯片的技術指標進步,真是讓人大寫的服氣。

這所即將迎來20週年華誕的大學,在創全國百強大學之路上大步前行

(郭佳 李冠琳 金薇薇 攝影 王鵬)
浙大城院的校友們10月19日母校喊你回家啦

不久前,一篇題爲《蟄伏7年終獲耶魯全獎博士offer,浙大城市學院究竟帶給他什麼?》的推文刷爆了城院人的朋友圈。該文講述了該校電子科學與技術2014屆校友黃博文,畢業實習後留在中科院計算所工作,終獲耶魯大學全獎博士offer的故事。被世界一流頂尖高校錄取,黃博文不是城院史上第一人,但作爲一個本科畢業生參與橫跨華爲多個部門的合作研究項目,且成果助推了下一代手機處理器芯片和服務器處理器芯片的技術指標進步,真是讓人大寫的服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臨牀醫學專業2006屆校友林曉驥作爲“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心潮起伏。 這位溫醫大附屬二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37°C生命支持項目發起者,在國內率先將“口述歷史”引入臨終關懷領域,成爲浙江省臨終關懷實踐與理論研究先行者。

新經濟代表人物、新聞學2004屆校友胡瑋煒,憑藉摩拜創始人的身份榮膺《福布斯》發佈的“25位亞洲新銳女性”,而今又有了新的征程再次出發。

國家特聘專家、計算機2004屆校友斯康,留法後將光催化技術帶回國創業,護衛家鄉的綠水青山……

年輕、自信、活力、堅忍是屬於這所大學與她的孩子們的共同氣質;勇敢扛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在追求讓生活更美好的行動中改變着世界,則是他們的精神內核。

放大省內優質高教資源

迎二十華誕描繪新藍圖

高起點辦學,跨越式發展。曾是教育部口中的“樣板田”,20年後又將書寫中國高等教育史新的一頁。

自建院以來,城市學院一直緊密依託浙大,這是對“省內優質高教資源如何放大”最好的回應;去年起,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學院着力推進轉公進程,爲加快推進我省建成高等教育強省探索全新路徑。

面對轉型升級的發展機遇,學院院長韋巍提出了創建百強大學的目標和“六爭強院”戰略舉措。同時,學院紮實推進與浙大工程師學院的互動融合,擘畫出以學科建設爲引領,以立德樹人爲根本,加快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的藍圖。

去年,學院全面實施公費招生,學院的美譽度與口碑,直觀地反映在招生數據上,招生質量緊隨省重點建設高校,這是社會對於學院轉型發展光明前景的殷殷期盼。學院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標誌性成績也屢獲突破,內涵建設取得累累碩果。

陳家河水聲依依,蔡馬迎來晨曦;思睿紅葉伴風低語,慕賢灑落花雨。這裏既是一輛通往未來的高速列車,又是一方心靈棲息的溫馨港灣,在這裏度過的歲月,成了許多城院人最難忘與珍貴的回憶。

10月19日,誠邀共賀二十華誕,暢敘師生情誼。

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

自2015年以來,學院獲得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數居省內高校第二,其合作方絕大部分爲谷歌、蘋果、西門子、賽靈思、亞馬遜AWS等國際知名企業。學院作爲Google大學合作五所種子院校之一,雙方密切合作有效促進了學科、專業、師資隊伍與人才培養的協調發展。在ACM各級競賽中摘金奪銀,獲獎無數使得計算機學子蜚聲揚名,但他們的成績遠不止於此。在有400餘所高校參與的PAT(計算機程序設計能力考試)考試中,學院2018、2019連續兩年獲全國總分第二,僅次於浙大;還在全國高校綠色計算大賽中力挫羣雄,獲得了“開源標註組”全國一等獎,排名第七的佳績!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春風動力睿鷹車隊不可不提。去年,睿鷹車隊攜史上最輕最快的睿鷹六號出征,榮獲總成績二等獎,位列全國第18名,爲省內建隊高校參賽的最好成績。多個單項比賽排名進入全國前十,尤其在賽車輕量化大獎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榮獲全國第三。車隊隊員在畢業後大多進入汽車領域就業,不少隊員爲業內知名公司直招。

校地協同培養創新人才在文科、社科類領域也十分亮眼。近年來,城院走出的浙江檢察女軍令人驚歎。在第六屆全國檢察機關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中,浙檢公訴三女將中有兩位是城院製造。法學2004屆校友李佳吟獲2017年“全國優秀公訴人”;2006屆校友許航,工作7年即榮膺中國“十佳最美檢察官”。曾獲浙江省特評國家獎學金(全省僅十人)的2013屆校友趙青航,獲得中國律所高質量發展高峯論壇授予的“2018年度新銳青年律師獎”,成爲目前唯一獲此殊榮的“90後”律師。

廣播電視新聞學2006屆校友袁奇翔,工作5年拿下中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第21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忙碌之餘他還回母校爲全媒體人才培養出力。不久前結束的第41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中國電影《海洋動物》作爲13部參與角逐主競賽單元的影片之一,斬獲評委會特別獎。三位主創人員導演張馳、製片人張凌峯、攝像方敏志全都是城院人。

10月19日,母校喊你回家!踏歌尋夢,重拾青春。

加快推進教育國際化

開拓學子全球化視野

走近北校區新西蘭UW學院教育大樓,矗立的新西蘭國花銀蕨雕塑簡約大氣,全國一流、國際領先的教學設施與全英文的教學環境相得益彰。該學院的設立實現了杭州市高等教育領域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零的突破,也意味着浙江考生在家門口就能便捷實惠地享受到優質的本科留學教育資源。今日的榮光來源於多年的積累。在成立機構前,學院與懷卡託大學已有15年的友好項目合作伙伴關係,三任新方教育部長來院訪問。

當前,學院與美國羅馬琳達大學、浙大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聯合在杭建立國際健康科學中心,旨在引進新興學科,以提高國內醫療衛生系統的質量和效率,助力“健康杭州”的打造。目前,三方在師生訪學交流、職業發展以及科學研究、醫學教育創新等方面開展了深度合作。

此外,學院與15個國家和地區的68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1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9個課程合作項目,以更爲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在這些優質資源共享、輻射、引領、示範作用下,學院國際化建設更加如虎添翼。近年來,在校生海外交流率20%左右,海外深造率穩定在9%左右,均居全省高校前列。畢業生深受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牛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大學的青睞,去年赴海外深造畢業生中61.18%的同學被QS全球百強大學錄取,列全省高校前茅。

從ZUCC走出的一屆屆畢業生,憑藉一股子城院人獨有的闖勁與創新精神,在異域取得了令母校驕傲的成績後再出發。

信計2006屆校友殷傑,曾因學費不夠而放棄入讀英國名校,後收購併整合了多所英國本土學校,終淬鍊成華商精英。

臨牀醫學2006屆校友李璐用時三年半碩博連讀提前畢業留任港中大附屬醫院,後入選錢江引才計劃。藥學2008屆謝詒誠,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博士,結束博士後研究後,回國任浙醫附屬兒童醫院副研究員、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

國貿2005屆校友徐妍,是第一位獲得奧地利蒂羅爾Tirol專業滑雪教練執照的華人,中歐雪上運動協會主席。她和團隊將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相關工作。

海歸博士伉儷2008屆校友陳燦、王一君夫婦創辦了國內首家AI+公司供應鏈管理運營企業,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研發供應鏈智能決策引擎。

金融學2012屆校友鮑駿傑,從一位海歸金融碩士成爲了一名畜牧生產管理者,用新經濟思維和理念帶領當地畜牧業實現轉型升級。

經歷全球化視野的歷練,多元文化的薰陶,城院學子的創新意識勢不可擋,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跨界”,更如水到渠成。

最令學院自豪的一點,是她的畢業生,無論在天南海北,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會自豪地說自己是城院人。“這纔是對母校最高程度的認同和發自內心的自信。”學院黨委書記吳健驕傲地說。

俯仰之間 踏星光而來

回首二十載歲月翻湧成浪

草木繁茂 蓬勃葳蕤

同心協力 不忘初心

10月19日,城院與你相約,同繪未來。

(郭佳 李冠琳 金薇薇

攝影 王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