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蓍草莖,古用以占卜。相傳,伏羲氏就是用蓍草畫八卦的,稱爲“揲蓍畫卦”,因此其身價更加高貴。

《周易·繫辭上》中論述古易揲蓍草取卦時提到:“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爲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佑神矣。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爲乎。’”

最遠古的易經占卜方法、蓍草占卜演算法


在河南湯陰羑里城的演易臺前,有一片生長茂盛的蓍草園。蓍草是一種多年生直立菊科草本植物,高三餘尺,羽狀葉脈互生。夏秋之際開白花,深秋枯槁,逢春又生。相傳這種草能生長千年而莖數三百。蓍草是草本植物中生長時間最長的一種草,而且它的莖又很直,正如同人若有狐疑不決的事要問有聲望的老年人一樣。因此傳說用蓍草占卜是很靈驗的。

用蓍草占筮的方法是這樣的:選了50根蓍草莖,首先取出一根,然後把剩下的49根任意一分爲二,從右手蓍草中任取一根,置於左手小指間,然後,以四根爲一組,先用右手分數左手中的蓍草,再用左手分數右手中的蓍草,一組一組地分數完以後,兩手中的蓍草餘數必有一個規律:左餘三,則右餘一;左餘二,則右餘二;左餘三,則右餘一;左餘四,則右餘四。把左手所餘蓍草置於左手中指與無名指間,右手所餘蓍草置於左手食指與中指間。這樣,左手指縫間的蓍草餘數非五即九,去除餘數後的蓍草數必爲四十四或四十。這是蓍草演易的第一變。

最遠古的易經占卜方法、蓍草占卜演算法


一變之後,去除左手指間的餘數,再將兩手所持的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按一變的同樣方法和順序進行演算,即先將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合在一起,然後任意一分爲二,並從右手中取出一根蓍草置於左手無名指與小指間,再用右手四四一組分數左手中的蓍草,然後用左手分數右手中的蓍草……,二變的結果,左餘一必右餘二,左餘二必右餘一,左餘三必右餘四,左餘四必右餘三,故兩手餘數之和非四即八,而兩手所持蓍草總數或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如此進行 三變,其結果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然後用4除,一爻就顯現出來了:

36÷4=9 (老陽,記爲Ο,變爲¨)

32÷4=8 (少陰,記爲¨)

28÷4=7 (少陽,記爲—)

24÷4=6 (老陰,記爲×變爲—)

一卦有六爻,需經過十八次演算變化,得到一個卦象。《周易》中每卦六爻的爻次是自下而上標記,第一爻稱爲“初”,其後依次稱爲二、三、四、五爻,最上的第六爻稱爲“上”;陽爻稱“九”,陰爻稱“六”。如《乾》卦的六爻就分別稱爲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還有一種較爲簡單的筮法:取五十根蓍草,先除去一根爲太極,再把四十九根蓍草分握左右手,從右手抽出一根夾在左手的小指中,然後以八根爲一組用右手分數左手中的蓍草,當餘數加上小指間的蓍草爲一時,記爲乾卦,二爲兌卦,三爲離卦,四爲震卦,五爲巽卦,六爲坎卦,七爲艮卦,八爲坤卦。這樣一次就得到了下卦。再用同樣的程序進行一次,就可得到上卦。

最遠古的易經占卜方法、蓍草占卜演算法


解“蓍”字

蓍: shi1。說文:蓍,蒿屬。生十歲,百莖。《易》以爲數: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爲什麼讀蓍,關鍵在於爲占卜抽出的出衆之草,故讀shi1。蓍草是種什麼草,老草即經歷多之草,有靈氣如千年龜,再一個抽取什麼呢,耆(口中一用以維持老骨也,其指活的老骨),脊背。抽取草之老骨(即莖)用以占卜。1蓍草。2蓍草莖,古用以占卜。

蓍草,植物名,別稱“蚰蜒草”、“鋸齒草” 蓍草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1米左右,一本多莖。夏秋間開白色小花,深秋枯槁,來年逢春又生。全草可供藥用,並含芳香油,可作調香原料,也可供觀賞。我國古代用它的莖占卜。蓍之爲言蓍(耆)也,百年一本,生百莖,此草木之壽(儔)知吉凶者也,聖人以間鬼神焉" ,是萬物有靈論的表現。首先說明一下“卜筮”的定義——準備五十五根蓍草,實際上用四十九根,先任意分成上下兩部分,代表天、地;再從上面一部分中移出一根到中間,代表人。把上面的蓍草分爲四組,代表四季,把剩餘的蓍草放到左邊,代表閏月。對下面的蓍草也進行同樣的處理,剩餘的蓍草放到右邊。這樣就完成了第一次卜筮,得到一個“爻”(“—”或者“——”)。這樣重複六次,就得到六十四卦之一,上下各是八卦之一。一般一次要求得兩卦(也就是先得一個卦,然後變化成另一個卦),象徵事物的變化發展;然後再卜得一個“爻辭”,即爻在卦像中具體意義的象徵,進一步說明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這樣,一次卜筮就正式完成了。現在相比蓍草起卦法,搖錢起卦更爲普遍實用。一般人不要說用蓍草起卦,就是看也沒有看過蓍草是什麼樣子。

據《淮陽縣誌》記載曰“太昊陵後有蓍草園,牆高九尺,方廣八十步”。相傳,伏羲氏就是用蓍草畫八卦的,稱爲“揲蓍畫卦”,因此其身價更加高貴。《博物志》說:“蓍千歲而三百莖,故知吉凶”。《碑雅》也解釋“蓍”說:“草之多壽者,故字從耆”,“耆”者:六十歲而三百以上的人。“迷信的人們用蓍草占卜,預測吉凶。因爲年長閱豐而悉事故。以此看來,當年伏羲以蓍畫卦也不是妙手偶得,而是“中觀萬物,”精心選擇的。年長者介紹說:蓍草稀貴,全國只有三處生長此草。除羲陵以外,一是山東曲阜孔廟;一是山西紀念週武王次子叔虞的晉祠;人們把伏羲陵讚譽爲“聖神之域”,把蓍草頌之爲“靈物”。明時參政王概以蓍草爲題留詩“高臺突兀接荒城,風雨年年蓍草生。”還有清雷方曉賞蓍時留詩曰:“晴日春郊暢暖煙,羲陵蓍草正芊芊。”古往今來人們把蓍草視爲“靈物”、“神物”,到太昊陵拜祭的人,都會認真地看看蓍草園,聽聽蓍草神奇的傳說。趙宋以來,歷代皇帝也都知道蓍草的稀貴,每年春秋二季派大臣前來祭拜伏羲,返京時都要取回一束蓍草作爲憑證,以復王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