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随着各国纷纷开始使用有线电报这种既快捷、又方便的通讯工具,传递远端信息、军情以及情报,英国很快发现,利用自己在海底电缆网上的“节点控制”便利,可以很方便地窃听、监控各国信息舆情、军机大事,让自己的外交、军事行动可以料敌先机,谋定后动,甚至后发先至。在情报史上,类似这样的窃听垄断也曾在有线电报时代出现过,那就是英国借助对海底电缆的垄断实施的“全球大监听”。

“棱镜门”曝光的美国全球监听项目之所以得以实施,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垄断地位。在情报史上,类似这样的窃听垄断也曾在有线电报时代出现过,那就是英国借助对海底电缆的垄断实施的“全球大监听”。英国利用自己在海底电缆网上的“节点控制”便利,可以很方便地窃听、监控各国信息舆情、军机大事,窃听使得英德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窃听电报导致英德走向对抗

有线电报的发明者并非英国人,而是19世纪中期的美国人摩尔斯,人类从此进入“电通讯”时代。“日不落帝国”英国很快意识到,有线电报对维持自己这个在全球都有殖民地和驻军分布、需要建立覆盖整个世界的快速通讯网络的大帝国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英国不仅很快在本土建立起完整的有线电报网,还打起了海底电缆的主意。因为英国是岛国,唯有建立四通八达的海底电缆网络,才能把电报通讯的触须伸向世界各地。

1851年11月,世界笫一条海底电缆建成,该电缆全长仅33公里,从英国多佛尔到法国加莱,横跨英吉利海峡;1866年,连接大西洋的海底电缆由英国建成;1880年,英国铺设的海底电缆总长度已达到惊人的156万公里,连接英国和印度、英国和美国、英国和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英国和非洲、英国和中国……原本耗资巨大、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越洋通讯变得便利和便宜,例如从印度发一份电报到伦敦,一个字节只要4便士,第二天便可送达。

这个电报网络从一开始就被用于情报领域,起初的“情报功能”是方便间谍将远方搜集、刺探来的情报,用最快的速度送回本部。不过随着各国纷纷开始使用有线电报这种既快捷、又方便的通讯工具,传递远端信息、军情以及情报,英国很快发现,利用自己在海底电缆网上的“节点控制”便利,可以很方便地窃听、监控各国信息舆情、军机大事,让自己的外交、军事行动可以料敌先机,谋定后动,甚至后发先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