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

7月1日,

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1週年。

“一年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在他到過的大型基建項目現場,如今也是喜訊頻傳:赤鱲角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如火如荼,一個相當於香港國際機場現有規模的‘新機場’正在形成;港珠澳大橋貫通、完成驗收,通車在即。習近平主席見證下內地與香港簽署的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落實順利,藍圖正在化成現實,博物館於5月28日動土開建。”摘自《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01日   01 版)

關於香港的變遷,相信大家可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去體會。今天,小皮僅以“傳媒產業”爲切入點,讓大家從數字的角度更爲客觀的看香港。

香港經濟發展

香港經濟在2017年回暖,本地生產總值增長6.9%,相比上一年增加了3個百分點(見表1),按2015年環比物價計算的實質增長率爲3.8%,較上一年增長1.6個百分點。

表1 香港地區GDP

香港傳媒產業

香港傳媒產業發展波瀾起伏。總體看來,經歷了兩年的整體衰退後2017年香港的媒體重新呈現出朝氣蓬勃的氣象,電信服務達世界級水平,市民可隨時瀏覽豐富的資訊,欣賞多姿多彩的娛樂節目。超過93%的住戶使用寬帶服務。2017年首輪上映的電影整體數量爲331部,香港電影占53部,非香港電影占278部。 1

報刊

香港擁有先進的電信科技。在香港有重要業務的國際電信機構包括法新社、彭博通訊社、道瓊斯和湯森路透。以香港爲基地並在此註冊的報紙包括28份中文日報、11份英文日報、10份中英文雙語日報和5份日語報紙。在中文報中,22份以報道本港和世界新聞爲主,4份集中報道財經新聞,其餘專門報道賽馬活動。

2

廣播、電視

香港是應用先進廣播技術的先驅。截至2017年年底,香港約有800個數字化衛星及收費電視頻道,在網絡電視技術方面處於全球領先位置。網絡電視用戶超過100萬個。此外,香港有17個持牌衛星電視廣播機構,爲亞太區提供超過190個頻道。在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免費電視)方面,兩家免費電視持牌機構共提供8個免費電視頻道(分別爲2個模擬電視頻道和6個高清制式的數字電視頻道)。

在電臺廣播方面,截至2017底,香港有2個聲音廣播持牌機構,共提供6個模擬廣播頻道。

3

電影

從整體上看,香港電影消費市場有下降,截至2017年12月31日,票房總收入達到18.54億港幣,較2016年下降4.81%。2017年共上映電影331部,其中香港電影53部(見表2)。

表2 2016年與2017年影片上映總數量比較資料

地域文化認同:

2017年全年,票房最高的香港電影爲《春嬌救志明》,累計票房達3025.66萬港幣。最高票房非香港電影爲《美女與野獸(2017)》,累計票房達6723.24萬港幣。票房數據顯示,票房榜前列被好萊塢大片統治,而在內地叫好又叫賣的《戰狼2》、《芳華》等電影,在香港票房均不理想。

4

互聯網

2017年香港地區10歲以上人士的互聯網觸及率爲89.4%,較2016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2017年家中有電腦連接互聯網的住戶佔總香港總住戶比例爲80.2%,較2016年增長0.7個百分點。2016年,阿里巴巴支付寶、騰訊微信支付等獲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內地互聯網金融開始進入香港。2017年5月25日,支付寶香港APP正式上線。

傳媒產業只是香港衆多行業中的一支。值得關注的是,它既有經濟屬性,同時又具備文化屬性。小皮覺得,“管中窺豹”或許略顯誇張,但其背後確實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留給大家。

文章整理自皮書數據庫

《2017年中國臺灣

及香港地區傳媒產業發展報告》

內容有刪改

原文作者:袁宏舟  鄭維雄

出版時間:2018年05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