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炭立國的波蘭,近年來難抵全球減排壓力,多次提出要拋棄這個曾推動國家經濟繁榮但也給環境帶來極大危害的“黑金”,但其踐行棄煤承諾的決心似乎有所欠缺,這從其對待兩大煤炭國企PGG和JSW的態度可窺一斑。PGG擴張煤礦規模“視而不見”,JSW尋求清潔轉型“開除高管”。

《金融時報》6月12日報道稱,波蘭能源部表示,對於JSW首席執行官Daniel Ozon管理能力“沒有信心”,因此後者將“即刻”離開公司。受此消息影響,JSW股價隨即下跌5個百分點。據瞭解,波蘭政府持有JSW約55%的股份。

Daniel Ozon在JSW最高決策人的位子上僅坐了兩年就被解僱,這引發了投資者對這個給國家經濟產生一定影響的波蘭國有礦業巨頭的擔憂。華沙Ipopema證券公司分析師Robert Maj表示,JSW股價下跌是因爲市場十分擔憂高管頻換對公司發展無利,從而拉低市場競爭力。

消息人士透露,Daniel Ozon被解僱的原因主要是他“不太聽話”。事實上,Daniel Ozon一直希望帶領JSW轉型,對於政府授意的某些“指令”並不遵從。據悉,波蘭政府希望將JSW旗下位於波蘭東北部Ostroleka的一座燃煤電站擴容,但Daniel Ozon拒絕在批准文件上簽字。

一直以來,JSW在波蘭煤炭行業發揮着重要作用,爲該國提供約80%電力,但受到低生產率、碳排放等問題困擾,該公司正努力尋求轉型。事實上,在Daniel Ozon的“安排下”,JSW正朝着從傳統的鋼鐵行業原材料供應商向開發創新環保技術的現代工業集團轉型前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上旬,JSW正式加入了歐洲氫能和燃料電池協會。JSW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作爲高品質焦煤的大型生產商,希望推出一套氫氣分離裝置,氫氣是焦炭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可以爲大量零排放汽車供能,力求未來成爲地區氫能主要供應商。

JSW本在一步一個腳印地轉型,但做出這些安排的最高決策人卻被開除了。此外,對於民衆反對PPG擴張煤礦用地規模計劃一事,波蘭政府破天荒“閉口不談”,這樣“親疏有別”的態度,很難不讓人質疑波蘭政府在“去煤”問題上的“用心”。

5月底,PGG 宣佈,計劃擴大位於南部小鎮Imielin的Piast-Ziemowit煤礦用地規模,這直接引發了當地民衆的強烈反對。原本民衆對此不以爲意,但當看到PGG的環境評估報告之後才警覺,這一擴張計劃可能導致地層下陷6公尺,於是爆發了遊行抗議。

Imielin鎮民衆認爲,有專家稱6公尺只是“初步評估”,有些地層隨着擴張計劃的展開可能“更嚴重”。更甚之,一旦煤礦開採出現問題導致地下水流失,後果不堪設想。眼下,Imielin鎮不僅委託專家評估風險、動員人力在政府門前“靜坐”,甚至前往比利時尋求歐盟“關注”。

對於這一局面,PGG回應稱,擴張工程能夠創造就業、增加稅收,對於地形、風景與地下水的影響“極小”,公司將“盡全力”把危害降至最低。但民衆仍然不買賬,強調相較於環境、房屋、道路破壞,所謂的“就業和創收”根本不值一談。

事實上,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波蘭政府能否下決心降低對煤炭的依賴。當前,波蘭執政黨法律與公正黨(Law and Justice)似乎更傾向於“口頭上”拋棄煤炭,該黨派認爲煤炭至少能夠確保國家能源獨立,不至於受它國“政治侵擾”。此外,煤礦工會在波蘭勢力龐大,這也是歷任政府“不願冒頭”的一大原因。

環保組織ClientEarth指出,波蘭民調顯示,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民衆佔比最高,擔心地球變暖的人越來越多,政治人物應該把握機會定下具體拋棄煤炭的期限。

歐盟數據顯示,到2030年,歐盟剩餘的煤電容量大部分集中在波蘭、德國、捷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希臘這6個國家,其中波蘭的“餘量”最大。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責編 |閆志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