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医院皮肤科朱健伟副主任医师说,炎炎夏日,酷热难当,人们穿衣减少,皮肤暴露在外的部分增多,环境中的细菌、真菌、蚊虫、螨虫等活动能力增加,再加上阳光中紫外线增强等因素,使得夏季成为皮肤病的多发季节。夏季,面对日渐毒辣的太阳,朱健伟提醒:一定要做好防晒,因为让皮肤任意暴露在阳光下,除了会导致日光性皮炎、皮肤光老化等,甚至有可能导致皮肤癌的发生。

夏季是皮肤病的多发季节,浙江医院三墩院区皮肤科也更加忙碌起来。浙江医院皮肤科朱健伟副主任医师说,炎炎夏日,酷热难当,人们穿衣减少,皮肤暴露在外的部分增多,环境中的细菌、真菌、蚊虫、螨虫等活动能力增加,再加上阳光中紫外线增强等因素,使得夏季成为皮肤病的多发季节。

除此之外,有些皮肤病由个人的生活习惯导致,一旦被缠上,相当折磨人。因此,朱健伟提醒市民,皮肤娇嫩,一定要记得小心呵护!

爱美人士看过来:

保养品选择不当可能“毁容”

20岁的小李来到医院的时候,整张脸堪称“毁容”。整张脸又痒又干又红,只除了眼部周围幸免于难。

原来,小李使用微商面膜半年多,起初觉得皮肤变白变嫩滑,没想到三四个月前,她的脸部开始出现红斑、丘疹。到外院被诊断为皮肤过敏,她服用了一阵子抗过敏药、搽了一阵子激素药膏之后,脸部异常状况消失,没想到过不了多久,皮炎又卷土重来。

不堪其扰的李女士找到朱健伟,自己还很纳闷:“我一直没换保养品,为什么皮肤会出问题?”

朱健伟说:“门诊中碰到很多类似小李这样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了解之后,她们都有在朋友圈购买微商美白类功能产品的经历,包括面膜、乳、霜等。”

20岁女子使用微商面膜半年多,结果整张脸除了眼部又红又干又痒

请输入图片描述

他解释,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简称,是因长期反复不当的外用激素引起的面部皮炎。一些美白类功能产品里面添加激素,而激素会让皮肤上瘾,这就像人吸食鸦片,皮肤对激素量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激素含量不变的保养品却日渐不能满足需求,从而导致了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大爆发。

针对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脱瘾治疗。这个过程漫长,根据患者病情程度、配合情况、用药选择不同,疗程在1-3个月不等。因此朱健伟提醒选购皮肤保养品的女性:不要贪图便宜,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不做防晒的人注意:

不止晒伤,还会让皮肤变老

67岁的武大伯来到三墩院区皮肤科,自己还未开口,陪同的家人就来了一句:“医生,我爸爸肯定是又药物过敏了,我们要求住院治疗。”

原来,半年前,武大伯因为服用三叉神经痛药物后出现严重药疹,全身红斑、脱皮,长水泡,住院治疗后康复出院。最近,他又服下同类药物,然后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家属认定他又是药物过敏,已经让他服下过敏药。难道真的又要住院治疗?

朱健伟发现,武大伯衣物遮蔽下的肌肤完好无损,暴露部位的皮肤却“受灾”严重,这跟严重药疹全身性红斑等的表现并不相符。仔细询问之下,武大伯前几天在自家果园里摘桃子,而且未做任何防护。也就是说,武大伯其实得的是日光性皮炎,也就是晒伤。

夏季,面对日渐毒辣的太阳,朱健伟提醒:一定要做好防晒,因为让皮肤任意暴露在阳光下,除了会导致日光性皮炎、皮肤光老化等,甚至有可能导致皮肤癌的发生。

煮妇们小心:

给小龙虾剥头去筋时莫大意

60岁的金华人符大姐,去年10月底在家中洗菜时不小心被鱼骨刺伤右手食指。起初一个多月,她烧饭、洗碗、干家务,一切如常,但去年12月开始,她的受伤部位长出红色丘疹,并且出现感染溃烂。

在当地医院寻医问药两个月,她的伤势未见好转,辗转于今年2月底找到朱健伟,这才找对了病因,被临床诊断为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具体致病菌为海鱼分枝杆菌。

朱健伟说,这种疾病好发于接触海鱼较多的人群如热带鱼饲养者和海鲜饲养者,细菌经患者伤口侵入而发病,病变多见于手部,临床表现为皮肤红肿、丘疹、结节或溃疡,但不发热,皮疹可疼可不疼。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可沿淋巴管扩散至前臂和上臂甚至全身,疾病呈慢性经过,可持续几年。

从2月底开始,符大姐每隔半个月跑一趟杭州,经过抗生素、抗结核药物的双重治疗,目前她的病情已经大大好转。

小龙虾季,很多人自己动手剥头去筋,而家庭煮妇,难免要自己动手处理水产品,朱健伟特别提醒:千万不要以为被鱼刺一下没什么,处理水产品时,切记提前做好防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