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怎樣當父親的

孟 紅

毛澤東是怎樣當父親的


中華民族縱橫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上,有兩個不同的傳家理念,一個是傳給有形的財富,一個是傳給無形的精神。什麼能夠傳之久遠呢?有形的物質不一定久遠,它有生有滅,有盛有衰,終有消耗殆盡的時候;唯有精神財富可以長久地傳承,彌足珍貴。毛澤東正是善於汲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粹的典範,他的教子之道和治家經驗裏無不時時處處浸透着“厚精神、薄物質”的理念,他率先垂範,身教與言教相結合,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書信點化、開家庭會教子

民間常說:“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是人類的大智慧。毛澤東深諳其道,因此他非常注重能夠利於深層思考、從容指教的書信方式,來與子女們進行認真、坦誠、耐心的交流溝通,給以指教。他寫給兒女的家書數十篇,字裏行間無不充溢着對子女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不僅體現了他望子成才的苦心,而且體現了他崇高的道德風範。

1938年3月,已與毛岸英、毛岸青二子分別10年的毛澤東看到兄弟倆託人從蘇聯帶回的信與照片後喜出望外,一遍遍端詳,不久,有人要去蘇聯,他趕緊寫信託捎去:

親愛的岸英、岸青:時常想念你們,知道你們情形尚好,有進步,並接到了你們的照片,十分的歡喜。現因有便,託致此信,也希望你們寫信給我,我是盼望你們來信啊!我的情形還好,以後有機會再寫信給你們。祝你們健康、愉快與進步! 毛澤東 三月四日

這是目前能見到的毛澤東寫給兒子的第一封家書,舐犢之情躍然紙上,令人動容。從此父子間“鴻雁傳書”,頻頻往來。

在莫斯科,毛岸英先後擔任了少先隊大隊長、兒童院的團支部書記和兒童院所在的列寧區區團委委員。1941年1月31日,得知兒子在政治上的進步,毛澤東百忙之餘提筆寫去長信,表達了作父親的一份真性情:

【你們長進了,很喜歡的。岸英文理通順,字也寫得不壞,有進取的志氣,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們建議,趁着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政治是要談的,但目前以潛心多習自然科學爲宜,社會科學輔之。將來可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爲主,自然科學爲輔。總之注意科學,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人家恭維你抬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你們有你們的前程,或好或壞,決定於你們自己及你們的直接環境,我不想來干涉你們,我的意見,只當作建議,有你們自己考慮決定。總之我喜歡你們,望你們更好。】

毛澤東是怎樣當父親的


◆毛岸英與毛岸青。

這封信數百字,毛澤東言簡意賅地對兒子們的學習和發展方向提出了精闢獨到的見解,教子成才之道溢於言表。

作爲高瞻遠矚、胸懷大局的領袖,毛澤東對子女們的要求始終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緊密相連。1947年10月8日,他在致毛岸英的信中說:

【“一個人無論學什麼或做什麼,只要有熱情,有恆心,不要那種無着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

毛岸英十分珍視父親在這封信中關於人生、事業的那段教誨,並把它作爲自己的座右銘抄錄在筆記本上,時刻激勵自己,以不辜負父親對自己的期望。

毛澤東是怎樣當父親的


◆毛澤東和李訥在中南海散步。

毛澤東對小女兒李訥疼愛有加,但也一再告誡她,不要自以爲是,不要搞特殊。上大學後,李訥過着工農子弟般的生活,住學校,喫食堂,每週六下課纔回家。有一次,李訥離校晚,衛士李銀橋擔心一個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便瞞着毛澤東派車去接李訥。毛澤東得知此事後,狠狠地批評了李銀橋。李銀橋委屈地說:“就是怕不安全。”毛澤東嚴厲地說:

【“別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爲什麼不行?不許用車接,說過就要照辦,讓她們自己騎車子回來。”】

因爲從小上幹部學校,上了大學的李訥身上還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幹部子女的傲氣。後來,當她學習了《莊子·秋水篇》之後,認識到了自己有自高自大的毛病,應該從根本上改變對己對人的態度,要徹底和同學打成一片。於是,她寫信向毛澤東彙報了這一思想動態。毛澤東看後,深爲女兒的進步高興。1963年1月4日,他給李訥回信予以及時的指點,可謂循循善誘:

李訥娃:剛發一信,就接了你的信。喜慰無極。你痛苦、憂傷,是極好事,從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憂傷,表示你認真想事,爭上游、鼓幹勁。一定可以轉到翹尾巴、自以爲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動權就到了你的手裏。沒人管你了,靠你自己管自己,這就好了,這是大學比中學的好處。中學也有兩種人,有社會經驗的孩子;有嬌生慣養的所謂幹部子弟,你就喫了這個虧。現在好了,改變態度也就來了,這就好了。讀了秋水篇,好,你不會再做河伯了,爲你祝賀! 爸 一月四日

父親來信中的分析、批評,誠懇深刻,一針見血。李訥再次寫信,表示決心痛改。1月15日,毛澤東回信,予以鼓勵:

李訥娃:信收到,極高興。大有起色,大有雄心壯志,大有自我批評,大有痛苦、傷心,都是極好的。你從此站立起來了。因此我極爲念你,爲你祝賀。讀淺,不急,合羣,開朗,多與同學交談,交心,學人之長,克己之短,大有可爲。 爸 一月十五日

在以上兩封信中,毛澤東希望女兒少說空話,多做實事,不能因爲自己的身份而有特殊化的想法,必須謙虛謹慎,夾着尾巴做人。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女兒的毛病,辯證地進行了分析,而且開出了治病的藥方。這對孩子的成長,顯然是極爲有益的。因爲他相信,幹部子女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培養自主自理能力,是增長社會能力的必要途徑。

李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無論在政治思想,還是在作風品格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毛澤東的書信以飽含摯愛、質樸通俗、深入淺出的語言,如清泉滋潤了子女們的心田,而且他對子女們的關心是全方位的,既有生活上的關心,又有讀書上的關心,還有做人上的關心。據考證,毛澤東一生總共給子女寫過28封家書。這些書信,大到理想、前途、事業、婚姻,小到身體狀況、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處處是父親給予孩子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指導。

毛澤東是怎樣當父親的


◆毛澤東和李敏在看相冊。

讓長女李敏記憶猶新的是,父親曾經爲一頓伙食召集過一次家庭會議。一次,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送了一桶咖啡和牛奶等,要給毛澤東的孩子們改善伙食。大師傅就給孩子們煮了牛奶,弄了咖啡、麪包、黃油,孩子們則興高采烈美滋美味地享用了這些特殊的食物。而平時,他們的早飯都是簡單的稀飯、鹹菜、饅頭片。饅頭不是圓的,是那種長條形的,切成片以後蒸出來喫,每天的早飯都是這樣。這是再普通不過的標準飲食。這件事情被毛澤東知道了,就馬上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對孩子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孩子們有的覺得爸爸太嚴厲了,喝點牛奶、喫點麪包都要受批評,有點過分。李敏還能夠接受這種批評,因爲她畢竟喫苦多些,曾在蘇聯捱過餓。而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最受毛澤東疼愛的李訥當時還小,她就委屈地哭了。但爸爸未因她掉眼淚就表露出心疼。

其實,並非他們沒條件過得好一些,當年一些國家元首送給毛澤東的禮品五花八門,琳琅滿目。但他處置這些禮品既有原則又有分寸,凡屬貴重禮品一律歸公,專門陳列起來。對於沒法保存的土特產,是水果就送幼兒園,是幾包茶葉就送身邊工作人員。這些東西從未落到過家人或孩子們的手中。李敏說:“我們這些孩子大都不知道,他也不讓我們看到。”

毛家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孩子們參加工作拿到工資後毛澤東就不再補貼他們家用,理由是:“人民給了你待遇,你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李敏說自己參加工作後就從未向父親要過錢,父親也說到做到,從未再給過她錢花。

嚴以律己、言傳身教教子

新中國成立後,有一次,毛澤東同湖北省委祕書長梅白談起領導幹部子女的教育。他擔心幹部子女成爲“漢獻帝”,高級幹部子女不管好要出問題。最後,他指出:根本問題是要自己帶頭,要嚴以律己。與此同時,毛澤東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因爲他深知:教育者的以身作則更能打動被教育者、更具說服力。爲此,身居高位的他一方面對待老人非常敬重,另一方面一直秉持“戀親不爲親徇私,念舊不爲舊謀利,濟親不爲親撐腰”的三條原則,對待親人故友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爲子女樹立了良好榜樣。

“百善孝爲先。”這是做人最起碼的本分與品德。毛澤東一向對母親孝順,這自在題義之中,勿需贅言。難得的是,毛澤東對岳母、對恩師等也特別尊敬。這些鮮活感人的言傳身教,分明給子女們樹立了榜樣。

戰爭年代,爲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獨立事業,毛澤東離鄉背井輾轉各地。雖日理萬機卻未忘遠在湖南老家的親人。

1949年8月4日,湖南長沙和平解放。隨後,從家鄉傳來了髮妻楊開慧的母親向振熙健在的消息。毛澤東非常欣慰,立即拍電報表示祝賀和問候。8月10日,他收到妻哥楊開智的來信,心情極佳,當即覆信:“來函已悉。老夫人健在,甚慰,敬致祝賀。”

毛澤東是怎樣當父親的


◆1950年,毛岸英回長沙給外婆祝壽,毛澤東手書“福”字。

1950年4月,向振熙80大壽,毛澤東特意提前派長子毛岸英回家鄉爲外婆祝壽。4月13日又專門給岳母寫了封祝壽信:

【“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壽,因令小兒岸英回湘致敬,並奉人蔘、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賀之忱,尚祈笑納爲幸。敬頌康吉!”】

毛岸英的到來使楊老太太十分高興。她對外孫說:“別看你爸爸是個大人物,他也有顆平常人的心。”她還說,“過去我常給他做些好喫的,現在不能做了。”毛岸英向外婆問長問短,轉達其父對老人家的問候和敬意,使老太太獲得很大的安慰。1951年,毛澤東又派次子毛岸青回湘,探望外婆及親友。

全國供給制改爲薪金制後,毛澤東按月給楊老太太寄去生活費,從未間斷過,一直到老人去世。

以上數例可以體現出毛澤東對楊老太太的牽掛和關懷,對夫人楊開慧的思念。兒子們從毛澤東尊老情懷中潛移默化地學到了做人的真諦。

對於有困難的親朋好友,毛澤東總是給予無私的關懷與幫助。可是這種關懷總有一把看不見的尺子,從不離開某個度。

毛澤東是怎樣當父親的


◆毛澤東與表兄合影,從左到右:毛澤東、文澗泉、文運昌。

毛澤東有8個表兄弟,相互之間關係都很好。新中國成立後他曾多次給他們寫信寄錢寄物並接他們上京。但當湖南解放後家鄉的親友們紛紛給他寫信提出讓他推薦參加工作或介紹到北京工作的要求時,他都未答應,並說這樣做“人民會說話的”。

當時,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告訴他:

【“人民政府各機關部門,由於工作需要,招收了許多新人。也有許多老幹部的家屬和親朋來了,只要歷史上沒什麼問題,一經介紹也就參加工作了。”】

但毛澤東卻說:“別人的親友可以來,我的不能來。”作爲領導,他要率先律己樹立一種風範。他對祕書說:

【“我們共產黨的章法,決不能像蔣介石他們一樣搞裙帶關係,一個人當了官,沾親帶故的人都可以升官發財。如果那樣下去,就會脫離羣衆,就會像蔣介石一樣早垮臺。”】

楊開慧的哥哥楊開智曾抱了很大的希望給毛澤東寫信,想靠他能在長沙謀個“廳長方面的位置”。毛澤東堅持原則,不爲親友在謀私方面開方便之門。他爲此還給時任湖南省軍政委員會委員、長沙軍管會副主任王首道拍去一封電報,並另有一封請王首道轉送給楊開智的電報。他給王首道的電報中稱:

【“楊開智等不可來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適當工作,任何無理要求不能允許。其老母如有困難,可給若干幫助。”】

給楊開智的那份電報中說:

【“希望你在湘聽侯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湖南省委派你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爲難。”】

新中國剛剛成立那陣子,毛澤東外祖父家的親戚也經常上北京看望他,有些人回去後非常神氣,不把當地政府幹部放在眼裏。他知情後,給鄉政府寫信:

【“……文家任何人,都要同鄉裏衆人一樣,服從黨與政府的領導,勤耕守法,不應特殊。請你們不要因爲文家是我的親戚,覺得不好放手管理,如有落後行爲,應受批評。”】

毛澤東的表兄文運昌曾給毛澤東的祕書田家英寫信,開列了14名親屬的名單,要求在工作或升學上給予相應的照顧和安排。名單轉到毛澤東的手裏時,他毫不猶豫地當即批示:“不能辦……”

毛澤東不徇私情,嚴於律己,自然給了毛岸英很深的影響。毛岸英以父親爲榜樣,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抵制親屬中違反原則的事情。毛岸英外婆的一個本家親戚託他幫助安排個好崗位,捎信兒的人也講:“幫幫忙,這是人之常情……”然而,當毛岸英瞭解到這是外婆家裏不少親人們的思想狀況後,當即給親戚寫了封長信,其中針對“希望在長沙有廳長方面位置”寫道:

【我非常替他慚愧。新的時代,這種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極端落後的了,而尤以爲通過我父親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國之所以不同於舊中國,共產黨之所以不同於國民黨,毛澤東之所以不同於蔣介石,毛澤東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於蔣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於此:皇親貴戚仗勢發財,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靠自己的勞動和才能喫飯的時代已經來臨了。在這一點上,中國人民已經獲得了根本的勝利。而對於這一層舅父恐怕還沒有覺悟。反動派常罵共產黨沒有人情,不講人情,如果他們所指的是這種幫助親戚朋友、同鄉同事做官發財的人情的話,那麼我們共產黨正是沒有這種“人情”,不講這種“人情”。共產黨有的是另一種人情,那便是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對勞苦大衆的無限熱愛,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親戚在內。爲人民服務說起來很好聽,很容易,做起來卻實在不容易,特別對於我們這批有小資產階級個人英雄主義的,沒有受過鬥爭考驗的知識分子是這樣的。】

毛岸英在信中本着對親戚負責,對長輩負責的態度,直截了當、毫不留情、苦口婆心講了自己的心裏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觀點,非常精彩地闡述、非常深入地剖析了某些人想搞“裙帶關係”“跑官要官”的嚴重危害和整治不正之風的極端重要性。

毛澤東是怎樣當父親的


◆1949年,毛澤東與毛岸英在北京香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毛澤東一貫重視教育家人要有“勤儉節約”的理念,這方面是他嚴以持家、嚴以律己而教育子女的重要表現。他生活上從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終其一生厲行節約、保持着艱苦樸素的作風,而且還注意言傳身教給子女們。

毛澤東對全家的生活開支控制得非常嚴格。當時江青的工資不高,家裏有生病的毛岸青,還有正在讀書的李敏、李訥和侄子毛遠新。另外,江青的姐姐也同他們生活在一起。再加上平時有湖南老家的親戚來北京看病,交通食宿、看病的費用,都由毛澤東負擔。這些開支經常讓毛澤東的生活管理員非常爲難。後來,李銀橋就爲毛澤東家制定了一份《首長薪金使用範圍、管理辦法及計劃》。毛澤東在看了這份計劃後,認爲每天3元的伙食標準太高了。李銀橋解釋說:“這三塊錢中還包括招待客人的費用。”毛澤東聽後考慮了半天才同意了這份計劃。

毛澤東的生活用品即使破舊不堪了他也不允許工作人員隨便丟掉。他還經常囑咐工作人員,生活用品需要多少就買多少,不要多買,以免浪費。對於生活用品,他總是利用得“徹徹底底”,因此,毛澤東的生活賬中有很多類似修補熱水瓶、換鍋底、換皮涼鞋底、修理手錶等的消費記錄。

毛澤東是怎樣當父親的


◆毛澤東和孩子們在一起。

毛澤東經常告誡子女,學習和事業要向上看,但生活要向下看。據李敏回憶,毛澤東經常要求子女們艱苦樸素。新中國成立後,雖然生活好了一些,但他仍要求子女們不要穿得太講究,要和老百姓一樣,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就行。在這方面,毛澤東以身作則,率先垂範。開國伊始毛澤東做了一件睡衣,而這件普通睡衣他卻穿了20多年,線開了縫住就行,磨破了補上就好。這樣反反覆覆不知道縫補了多少次,當工作人員實在看不下去勸他做件新睡衣時,他卻說:“我看還是應該節省點,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補嘛。”一補再補,這件睡衣上最終落下了73個補丁。談起父親的家教,長女李敏最深有體會,她曾經回憶說:“父親要我們夾着尾巴做人。”她說,小時候父親經常要求他們要艱苦樸素。解放了以後,生活好一些了就讓他們穿得不要太奢侈,要和老百姓一樣。父親還要求他們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要多尊重,要對他們友好。

對於毛澤東的勤儉主張,倘若只是從物質和經濟層面上簡單理解,就會顯得低俗和淺薄,毛澤東實質上是從道德和精神層面上強調勤儉持家。在他看來,勤儉是君子所爲。

不搞特殊、艱苦錘鍊教子

毛澤東不僅注重子女書本知識的學習,而且還特別注重他們在實踐中學習,認爲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這樣學問纔會更廣博,更深厚紮實。爲此,他常常語重心長地教育子女要與老百姓一樣,不要搞特殊,並且鼓勵他們去大風大浪中艱苦錘鍊。

1946年春,毛岸英從蘇聯回到延安父親身邊。毛澤東用慈愛的目光不停地仔細打量着愛子,當發現毛岸英患了感冒時,立即拿出自己的毛衣給他穿上。

久別重逢的父子坐在一起,親熱地交談起來。最後,毛澤東說:

【“你在蘇聯長大,進的是洋學堂。對國內的生活你還不瞭解,缺乏實踐,應補上這一課。”】

說到這兒,他思忖片刻,繼續語重心長地說,

【“理論只是知識的一半,你光有外國的書本知識還不夠,還要把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纔行。中國還有個學堂,就是農業大學、勞動大學,你應到農村去拜農民爲師,在那裏能學到外國學不到的有益的東西。過些時候,我給你找個校長。”】

毛澤東是怎樣當父親的


◆1946年,毛澤東與毛岸英。

毛岸英領會了父親的意思,爽快地答應說:“好,我也想去農村,參加勞動,向羣衆學習,鍛鍊鍛鍊。”不久,毛澤東把毛岸英帶到“校長”——陝甘寧邊區的一位勞動模範跟前,並介紹說:“這位就是校長,你過去喫的是麪包牛奶,回來要喫中國的小米,可養人哩。”隨後指着毛岸英對勞模詼諧地說:“我現在給你送一個學生,他上過外國的大學,沒上過中國的大學。我拜託給你,請你帶他上咱們中國本土的‘勞動大學’。”勞模惶恐地說:“咱這叫什麼大學啊,咱啥也不懂。”

毛澤東謙虛地進一步點明說:“我知道的你都知道,你知道的我還不知道。你要教他嘛,告訴他,莊稼怎麼種出來的,怎麼能多打糧食。”勞模這纔信心十足地說:“這些我行。”

臨行前,毛澤東語重心長地叮囑毛岸英:“你要和老鄉們一同喫、一同住、一同勞動,從開荒一直到收割後再回來,等你‘勞動大學’畢業了,再上‘延安大學’,好不好?”“嗯,很好。”毛岸英痛快地答應着。毛岸英換上毛澤東送他的打補丁的衣服和鞋子,背上一斗半小米和幾斤菜籽,來到南泥灣開始上勞動大學。

期間,毛澤東利用去南泥灣視察工作的間隙特地看望了毛岸英。當他發現兒子的手依然白胖少繭時,嚴肅地說:“你還不能畢業呢!”並指着那位勞模手上的血泡老繭說,“他是你的教授,你要好好向他學習。”毛岸英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從此,毛岸英牢記父親的諄諄告誡,有意識地加強鍛鍊,喫苦耐勞,用心學習。他起早貪黑地同老鄉們一起掄大撅頭、起圈裝糞、施肥犁地,學着幹各種農活兒。每次從山上勞動歸來,他還要捎回一捆柴禾,送給烈軍屬。

毛澤東是怎樣當父親的


◆1948年5月,毛岸英(中)在陽信縣何家坊與中央“老區結束土改工作團” 的同事們合影。

1946年下半年,由於胡宗南部進攻延安,形勢緊張,加之要學的農活基本學會了,學了50多天農活的毛岸英回到延安。毛澤東看到兒子曬得黑黑的皮膚,摸到兒子手上一層厚厚的繭子,十分滿意而高興地說:“白胖子變成黑胖子了!你學習成績不錯嘛!不過,今後還得繼續鍛鍊。”

北平解放後,首批進入北平的隊伍中就有毛岸英。他和兩名掃雷專家帶領一個工兵排,承擔了排除重要設施、處所的地雷、炸藥等重任。這其實是一項危險係數非常高的工作,但毛澤東未予阻止,因爲他明白:作爲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必須要有爲革命不怕犧牲的精神。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又讓兒子到工廠學習管理生產,接受工人階級的教育。

隨後,毛澤東還支持鼓勵毛岸英達成參加志願軍的請求。他身邊工作人員曾勸說,毛岸英還是不要去朝鮮參戰了,因毛家已有5位親人爲革命犧牲。可他斷然拒絕了這一建議。後來,當彭德懷就毛岸英犧牲的經過詳細向毛澤東作彙報時,毛澤東萬分悲痛,沉默一會兒卻說:“革命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岸英是一位普通戰士,爲國際共產主義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盡了一個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

1958年,李訥因急性盲腸炎打針,針頭斷在肌肉裏,連續做了兩次手術,手術不順利引起傷口感染,發燒。毛澤東爲此非常擔心,爲解除李訥的思想負擔揮筆草書一封信:“李訥:念你,害病嚴重時,心旌動搖,悲觀襲來。信心動盪……意志可以克服病痛,一定要鍛鍊意志。你以爲如何?”信末還抄錄詩一首:“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毛澤東要李訥充分體驗意志的力量,通過與疾病作鬥爭,使自己意志更加堅強。

1969年,李訥當選九大代表,毛澤東見狀立即提筆圈掉,指定8341部隊補選一名代表。這時李訥已當了北京市委副書記,毛澤東知悉後很生氣。

1970年初,毛澤東爲了鍛鍊李訥,使她日後進步更快,讓她前往設在江西井岡山下進賢縣的中央辦公廳“五七幹校”勞動。李訥對於父親的話是“堅決照辦”,二話沒說立即前往江西“五七幹校”去勞動鍛鍊。

期間,當李訥結婚的時候,毛澤東特地派人送去了滿滿一大包袱的結婚禮物,可待打開後卻讓在場的人都大喫一驚。原來,包袱裏裝的是一套39卷本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毛澤東就是這樣,完全打破了舊時代的婚禮常規,用一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給女兒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結婚禮物。毛澤東的用意顯然是:即便是結婚這一人生大事、女孩子最幸福之時,他依舊非常看重子女精神層面的修養,讓女兒時刻都要注重加強思想理論素養的提升。

足見,毛澤東對子女關愛而不溺愛,不允許他們搞特殊,讓他們在艱苦環境中鍛鍊成才。他悉心指教,用心良苦;他嚴以教子家風的精髓在於:開懷家國事,不言身與家。這就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的寬廣胸懷和崇高品德。(紅色文化網)

相關文章